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国家重大战略议题“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建设”为单元主题情境,通过构建复习单元、确定单元复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群、细化教学评价等,对初中“生物与环境”学习主题进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费浩芳 《现代教育》2023,(8):17-22+33
语文核心素养为本的单元统整教学,旨在通过情境任务、活动实践和动态评价等支架搭建,探寻单元课文最优化进阶融通式实施路径。本文以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整中单篇课文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单元解构·情境创生:从‘孤立’走向‘融合’,指向关键能力培养”“活动开发·任务赋能:从‘知识’走向‘素养’,亲历实践过程转化”和“评价分析·证据设计:从‘学习’走向‘学评’,诊断核心素养达成”三条路径,通过梳理单元语文要素逻辑线、编织学习实践进阶网、创设情境支架任务轴、构建动态化评价链等策略,展开单元视域下描写类单篇课文的实践路径探究,从而达成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必修2“生物的变异”为教学主题,梳理单元核心问题并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围绕“育优良后代”选取单元主次情境,按照“情境-问题-任务-活动-评价”主线,设计各课时教学内容,落实单元教学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为例,阐述单元教学设计应根据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内容要求及学习质量标准,梳理概念体系,制定单元学习进阶目标,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与任务,参照SOLO分类理论设计多元评价活动,促进学生提升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例,通过确定单元主题、解构单元教学概念、确立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单元真实情境问题、创建“任务——情境——问题——活动——评价”为主线的学习任务群,阐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水的旅途”为主题,基于核心概念“区域”“人与环境的关系”重组教材内容,并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任务序列,将零碎的知识结构化,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制订单元学习目标、设置单元核心问题、设计单元任务活动、开展单元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7.
李泯  耿文强 《地理教育》2024,(2):10-12+21
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实现深度学习是地理教学长期关注的课题,其有效实施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思辨等问题。本文结合“成土因素”的教学,探索深度教学理念下的主题情境创设路径,即通过“以‘生为中心’确定情境创设主题”“以‘目标导引’串联教学活动环节”“以‘任务驱动’促进学习能力进阶”“以‘多元开放’推动师生协同发展”等路径实施,使学生经历活动有指导、任务有挑战、精力与情感高投入、认知高水平的深度学习过程,最终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情境任务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本文探讨了基于大单元教学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践策略。首先介绍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意义,然后分析了如何确定主题目标、整合资源、设计情境任务、开展多元评价等关键环节,最后总结了基于大单元教学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解的逆向设计与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谈及的情境教学、任务群教学、教学评一致、学科核心素养等均有不谋而合之处。其主要理念包括“为理解而教”和“逆向设计”。教学设计实施步骤主要分为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三个阶段。能明确大单元学习任务与目标,进行评价量表设计,收集评估证据,整合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锚点。  相似文献   

10.
聚焦重要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要素包括: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选择引领性学习主题;以“任务—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路径;以学科素养达成为导向的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单元教学评价等要素。结合“运动让生活更精彩”单元,阐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地理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遵循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以“如何为千年古镇做好小导游”为单元主题,围绕情境创设、达成目标、核心任务与问题链、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反思,旨在为一线教师开展地理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逆向设计”理论认为好的教学设计应该“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新闻单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要求以活动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以教材编排为基础,以逆向设计理论为指导,细化预期目标、评价方式、教学流程三个步骤,在真实情境、过程评价中学习新闻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为例,通过构建有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分解可测量的单元目标、设计基于综合思维的逆向教学评价、开展真实情境下多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指向核心素养,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笔者运用“逆向设计”理念,从制定科学、精准的单元学习目标,到拟定契合学生实际的可操作的学习评价标准,再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境单元任务,优化教学过程,保障学生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顺应时代发展,高中课程改革立足于素养培育的育人目标提出教学设计的思路。我们倡导逆向设计的美术大单元教学,其注重知识结构的内在关联和现实情境下的转化迁移。通过任务引领、问题驱动和全程评价帮助学生围绕情境主题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过程并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中,“综合与实践”领域是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主要内容域,在其他教学内容中也应有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意识。我们应以跨学科主题教学为抓手,将学习、实践和创造三者合一,真正撬动育人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素养的自然生长。具体而言,由数学主导跨,注重顶层设计和单元结构;将知识变身跨,创设真实情境和驱动问题;以任务推进跨,加强自主合作和持续实践。评价方面,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关注“让教于学”,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注重“逆向设计”。  相似文献   

17.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而实践研究则是教师将“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地实施与呈现的过程。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引导课堂教学变革,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要求将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落实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姜振焕 《考试周刊》2023,(6):134-137
文章围绕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现如今的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共包含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特点的探讨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策略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从教学内容、活动、目标、情境与评价五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与探究;在第二部分中,则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基于单元主题,明确单元目标;把握知识结构,重组单元内容;设置学习任务,展开单元活动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建议,以期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驱动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贯彻与落实,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武当社团课程通常采用主题单元教学,并借助教育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创新教学形式。其中,“大美武当”主题单元是依据艺术课程标准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第二学段学习任务“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设计的,安排在四年级进行教学。“大美武当”主题单元的教学以“探寻武当文化”为情境,以“探寻·传承·弘扬武当文化”单元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为牵引,以系列单元学习活动为载体,以活动评价为保障,具有结构化、情境化、个性化的特点,可以体现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土壤”为主题,组建实施大单元教学。在明确单元主题内涵、知识框架与教学目标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土壤”问题,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活动及评价、作业进行设计,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渗透到大单元教学中,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其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