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不同层次的创新实验,从感性体验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到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在实验事实和认知循环冲突中,认识定量测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价值,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提升学生概念认知能力,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以基元化学反应方程为化学知识单元的科学学概念,并构造了化学知识单元的智荷空间。发现诸多化学反应在智荷空间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一、引言为评价科学论文的学术质量,文献中提出“知识单元”(Element of Knowledge)的概念。所谓“知识单元”就是能够用数学公式表示的科学概念。从知识单元的角度看,任何学科中的定律、定理等被创造的过程都是光把前人结晶了的知识单元游离开来,然后又在全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科理解的不足,发现有教师或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认识误区,选取“物质溶于水,熵一定增加吗”“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正的吗”“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吗”“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吗”四个问题,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深度探析,破解《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中的认识误区,提高学科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前者揭示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后者揭示了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速率等问题。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内容,目的是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作为高中化学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教师对这部分的教学可谓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常将二者混淆,  相似文献   

5.
以“乙烷脱氢制乙烯工艺发展研究”为主题,融合STEM理念,开展高中化学主题式学习。通过完成“乙烷热裂解制乙烯”“乙烷蒸气裂解制乙烯”“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等3个子任务,巩固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核心知识,发展化学学科能力和工程思维,形成化工生产三维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6.
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为例,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开发出更严谨合理、操作简易的创新实验,利用数字化实验直观形象的效果,来探究不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方式要富于变化,对不完善的实验方案予以调整,尽可能体现出实验的创新意识,让实验现象变得更直观明显,促使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得到提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实行“一标多本”,针对新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模块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从主要内容选取、教材编排结构、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一线教师灵活使用教材提供新的视角,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性建议,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是新课程赖以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对“化学反应速率”观摩课进行剖析,可以给正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教师以理论与实践的引领,促进化学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Ⅳ=(αS/T)+(1-α)G/T,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系,对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进行难度定量分析,可知鲁科版的课程难度与课程标准基本吻合.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课程难度均高于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它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教学、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化学因其固有的学科特征,教学语言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严格遵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化学是一门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因此,在教学中对化学概念、物质性质、实验现象等的描述要准确精炼,字斟句酌,符合科学性.在讲授化学概念时,要力求准确、严格,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例如,讲解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向学生指出,有四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一是,“在一定温度下”;二是,溶剂的量必须是100克;三是,溶液必须为饱和状态;四是,溶质也是以克为单位.还必须认真抓关键词字的教学.如酚的概念要强调“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其中“直接”两字,否则不为酚.又如催化剂的概念要强调“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中的“改变”两字,包括加快和减慢.  相似文献   

11.
王丹  叶兰 《西藏教育》2023,(4):39-42
<正>一、问题提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凝练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化学观念中的“微粒观”是探索物质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中学化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能对宏观世界的本质追根溯源。微粒观的运用能很大程度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与分类、化学变化的本质等,这点在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板块更为突出。酸碱盐知识涉及的物质种类多、涉及的化学反应和需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也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30日,笔者在上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2中的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内容时,做了一个“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具体内容如下:(课本P28,活动与探究实验1)“取两支大试管,各  相似文献   

13.
以高三一轮复习课“广义水解”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建构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电性效应”思想渗透到化学反应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模型建构和学科思想的渗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避免了学生机械记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大概念为统摄,根据化学学科大概念创设真实且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开展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本文以化学学科大概念“能量”为化学大概念,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化学事实,按照“化学事实—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核心概念—化学大概念”步骤反推出大概念,以此来设计教学思路,完成结构化教学,最后回归于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性议题碳中和作为大概念,选择零碳冬奥的主题式情境,以“CO2的性质和用途”为例,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复习课。围绕“零碳冬奥”设计三个主要环节,以“化学反应的合理调控及应用价值”的学科重要概念选编内容,组织学生模拟“碳中和”“碳失衡”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思考化学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的相互关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如何深度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笔者在上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2中的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内容时,做了一个“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同时强调要从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知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认知、本质探究以及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应。因此,在教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化学反应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问题在高考中是热点.它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围绕的问题有:(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与计算;(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与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联系的综合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化学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二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三是与自然现象、环保、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综合. 一、化学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化学反应速率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核心概念。虽然中学教材讨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仍会遇到很多困惑。从鲁科版教材中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出发,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试图澄清一些概念,为该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