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良家风传承面临的挑战、优良家风传承的原则,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提出高职院校建设优良家风文化的路径:加强顶层设计,以党风政风建设推动家风文化建设;拓展新渠道,以和谐社风引领优良家风的传承;构建文明家庭,发挥优良家风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优良家风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多次会议中反复强调家风,逐步形成了系列相关的重要论述,有效解决了家庭领域的一些现实问题。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家庭为根,以家庭教育为枝,在领导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下创新家风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营造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3.
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是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之一。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是家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体现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的做人风范,为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优良家风的必然遵循。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具体包括:以传统美德为依托建设家风,以红色家风为标杆建设家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建设家风,以领导干部为着力群体建设家风。其重要论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领党风、社风形成新气象,丰富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日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优良的家风在新时代具有相当重要的德育价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优良的家风不仅在塑造家庭成员个体人格、维护家庭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家风的建设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家风的实现路径,挖掘家风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注重优良家风的培育与传承,使优良家风的德育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关系着社会的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落实离不开优良家风,优良家风和正确价值观有着共同的文化根源和价值认同。优良家风是培育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首先优良家风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奠定了道德人格基础,其次优良家风架起了传统文化与正确价值观的纽带。最后优良家风促使正确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传承优良家风需要家长、社会和个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塑形,另一方面也要铸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是关键,而家风文明是乡风文明的缩影。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新农村家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家庭结构简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学校德育教育不全面等问题,提出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的合力来有效推进新农村家风的传承和发展,促使优良家风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最小单元,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旗帜和灵魂。从传统家风文化到历代党的领导人,都明确了家之于国,家风之于党风、政风的重要地位。进入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学习实践中完成了角色成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碰撞、原有家风与新型家庭脱节和现代家风与党风政风交汇的历史语境下,青年党员要积极承担起传承传统优良家风、倡导先辈红色家风和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风文化的重任。家风建设需要青年党员的力量,青年党员亦需要在家风建设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8.
优良家风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道德支撑,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熟识度和认可度,而且还可以促使其细化、深化、日常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挥优良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必须以和谐家庭作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奠基石,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大优良家风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将家风建设融入生产、生活,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拓展和深化新时代家教家风教育方式和内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中去,优良的家风家教作为规范家庭道德,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每一个人成长的发展阶段,引导人成长成才,不仅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更塑造着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工作,把家庭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家庭观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不仅是党和政府对新时代家庭发展重大问题的客观把握和科学应对,也全面预示了中国家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前景。本文对新时代家庭观形成的背景、理论内涵、实践策略进行阐释,以期为新时代构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2019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秉持“上善共生”的德育理念,采用“1146”德育工作模式,以家风培育及文明家庭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新文明家风培育和新文明家庭建设工作。实践证明,新文明家风培育和新文明家庭建设有效发挥了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弥合家校教育鸿沟、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国共产党也历来重视家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家庭教育事业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蒙曼 《中华家教》2021,(2):49-59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视家庭价值的特性,也因此形成了悠久的家教传统和优良的家风,传承有序的家教、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观念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重视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筑牢德育本色、重塑健康家庭等方式弘扬悠久的家教传统,探索出一种既关照文化传...  相似文献   

14.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氛围、精神风貌的总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风具有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引导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方向、评判和约束人的行为等德育功能.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充分开发利用红色家风资源,集家庭、学习和社会合力,能促使红色家风和德育系统及其各要素的有效互动,实现红色家风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和社会实践,习近平多次阐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从家风与家庭、家风与社风、家风与党风、家风与政风的关系维度论述家风在家庭建设、社风建设、党风建设、政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为根基,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推进家庭风尚与社风党风政风建设的创新性时代性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统一、当代性问题意识与实践性目标导向相统一、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和时代特征。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赵姗  王小琴 《文教资料》2021,(1):39-40,89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大局观着手将家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本文就新时代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建设,阐述家风的概念、呈现出的特征及家风的呈现载体,总结新时代家风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优良的家风蕴含着家庭的和谐温暖,它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优良家风所表现的是一个家庭文化内涵,也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因此,一个家庭的家风优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而幼儿文明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应该是人之初的"必修课",除了在幼儿园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外,在家庭里,我们也要以优良的家风引领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因为幼儿从小讲文明懂礼仪对于弘扬我国优良的文明礼仪传统,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幼儿完美人格,促进其文明素质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有助于家庭的健康发展、家庭成员的进步及其道德提升,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探索家风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素质修养,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滨州杜氏家族是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家族在绵延明清两代500年长盛不衰的历程中,形成了力倡子弟以读书为志业、秉承儒家的孝悌忠信、为官从政清正廉洁、仁爱万物、致中和与乐天知命等传统家风。杜氏家族的家风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家风存在一定距离,但研究杜氏家族的传统家风并汲取、传承其中的有益因素,有助于重塑新时代家风家教、化解家庭矛盾,改进地方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对于增进区域文明、形成高尚文明的道德风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和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对良好家风的弘扬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弘扬。女性在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为此。女性要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