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最为重要的反应类型,其有关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应高度重视该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下面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类型归类分析如下,供参考。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常考内容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等。分析时应抓好元素化合价。例1 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2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由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Cl2>SO42-  相似文献   

2.
陈波 《数学教学》2012,(10):22-24,44
2011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已知(x1,y1)、(x2,y2)、(x3,y3)是圆x2+y2=1上的三点,且满足x1+x2+x3=0,y1+y2+y3=0.证明:x12+x22+x32=y12+y22+y32=3/2.文[1]通过转化思想将本题转化为三角等  相似文献   

3.
SO32-存在下检验SO42-应选用稀盐酸作酸化试剂,不能选用稀硝酸作酸化试剂,这在中学化学中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稀硝酸才是检验SO42-的最佳酸化试剂。请看以下实验探究及结果。一、空白实验【实验1】取0.3 g亚硫酸钠固体(新开启的,杭州高晶  相似文献   

4.
基于酸碱电离理论不能解决物质在非水溶液中酸碱性问题的局限性,化学家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在反应中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HCl、NH4+、HSO4-、H2PO4-等都是酸,因为它们都能给出质子;而NH3、CO32-、NaOH等都是碱,因为它们能接受质子。质子理论中,酸和碱并不局限于分子,还可以是阴、阳离子,而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实际上是H+的传递反应,即在反  相似文献   

5.
2019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则x23-4x12+17的值为().A.-2 B.6C.-4D.4这是一道新颖别致、值得玩味的好题,笔者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大纲版)采用省份最多,影响最广泛.我们在研究化学试题时,发现"试题和标准答案"有几处值得商榷,现提出来供参考.一、试题缺少信息,知识涉嫌"超纲"例1(2011年全国理综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含硫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  相似文献   

7.
今年浙江高考数学理科卷的填空题的命制缺憾颇多.1试题缺乏科学性第13题设二项式(x-a/x1/2)6(a>0)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A,常数项为B.若B=4A,则a的值是<sub><sub><sub>.根据浙江考试院提供的答案a=2.解由条件得A=C62a2,B=C64a4,由B=4A及a>0得a=2.以上推理过程中把"C64a4"当作展开式的常数  相似文献   

8.
陈波 《数学教学》2012,(2):29-31
题目(2011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第22题)已知动直线l与椭圆C:x2/3+y2/2=1交于P(x1,y1)、Q(x2,y2)两个不同点,且△OPQ的面积S△OpQ=(61/2/2),其中O为坐标原点.(Ⅰ)证明:x12+x22和y12+y22均为定值;(Ⅱ)设线段PQ的中点为M,求|OM|·|PQ|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题目已知直线l与椭圆C:x2/3+y2/2=1交于P(x1,y1)、Q(x2,y2)两不同点,且△OPQ的面积S△OPQ=(61/2/2),其中O为坐标原点.(Ⅰ)证明:x12+22和y12+y22为定值;(Ⅱ)设线段PQ的中点为M,求|OM|·|PQ|的最大值;(Ⅲ)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D、E、G使得S△ODE=S△ODG=S△OEG=(61/2/2)?若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山东理科卷第22题的第(1)问:直线l与椭圆x2/3+y2/2=1交于P(x1,y1),Q(x2,y2)两点,△OPQ的面积是61/2,证明:x12+x22和y12+y22均为定值.本题从两个动点出发,基于三角形面积的不变性,证明与动点有关的两个定值.行文简洁,引入深思.常规解法主要涉及直线方程、弦  相似文献   

11.
先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59页习题2.2,B组第一题:甲、乙两选手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为0.6,乙胜的概率为0.4,那么采用3局2胜制还是采用5局3胜制对甲更有利?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这样的解答:每局比赛只有两个结果,甲获胜或乙获胜,每局比赛可以看成相互独立的,所以甲获胜的局数X是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1)在采用3局2胜制中,XB(3,0.6),事件{z≥2}表示"甲获胜".所以甲获胜的概率为P(X≥2)=P(X=2)+P(X=3)=C32×0.62×0.4+0.63=0.648.(2)在采用5局3胜制中,XB(5,0.6),事件{X≥6}表示"甲获胜",所以甲获胜的概率为P(X≥3)=P(X=3)+P(X=4)+P(X=5)=C53×0.63×0.42+C540.64×0.4+0.65=0.68256.可以看出在采用5局3胜制对甲更有利.长期以来,这个答案在教师与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争  相似文献   

12.
文[1]作者得到下列两个性质:①若数列{an}是以口a1为首项,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a1Can0+…+an+1Cnn=(a1+n/2d)·2n.②若数列{an}是以a1为首项,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贝a1Cn0+a2Cn1+…+an+1Cnn=q(1+q)n.文[2]作者得到性质:对于任意以口l为首项,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n}(a1≠0,q≠0),任意以b1为首项,d为公差的等差列{bn},总有:  相似文献   

13.
先看这样一道题:已知x1、x2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求代数式(x12+2x1-1)(x22+2x2-1)的值.大多数同学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的:原式=(x1x22+2x12x2-x12+2x1x22+4x1x2-2x1-x22-2x2+1=(x1x22+2x1x2(x1+x2)-(x1+x22+6x1x2-2(x1+x2)+1.再以x1+x2=-1,x1x2=-1代入,计算出结果为-1.由于上述变形较繁,容易出现失误.实际上,本题可利用方程根的定义轻松解决:因为x1、x2是方程x2+x-1=0的两  相似文献   

14.
试题呈现设x,y,z>0且满足x2+y2+z2=3,求证xyz(x+y+z)+2021≥2024xyz①.式①形式简洁优美,四川成都西华中学的张云华老师给出了如下证明:由基本不等式得x2+y2+z2≥33√x2y2z2,则33√ x2y2z2≤3,04√xyz·1/xyz+2020xyz=2024xyz.  相似文献   

15.
<正>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运用: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相互结合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或者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现将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及部分高考题分析如下:1.离子结合成难溶(微溶)物而不能共存的有:Ag+与Cl+与Cl-、Br-、Br-、I-、I-、SO_4-、SO_4(2-),Ba(2-),Ba(2+)与SO_4(2+)与SO_4(2-)、CO_3(2-)、CO_3(2+)、  相似文献   

16.
题目.(2011年浙江理综化学26题)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3I2+6OH-=IO3-+5I-+3H2O;KI+I2=KI3……(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ub><sub><sub>。解析:依题意知,K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介质不能  相似文献   

17.
数列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列在竞赛中的应用.例1(200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设{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且b1=a12,b2=a22,b3=a32(a12),又(?)(b1+b2+  相似文献   

18.
<正>1试题呈现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理科第23题:已知a>0,b>0,a3+b3+b3=2,证明:(Ⅰ)(a+b)(a3=2,证明:(Ⅰ)(a+b)(a5+b5+b5)≥4;(Ⅱ)a+b≤2.这道试题难度不大,但值得我们去品味,通过对这道试题的探究和反思,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一是两个不等式的多种证法,可谓精彩呈现;二是两个不等式的变式与推广,使我们对问题认识的更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母子三角形"定理及其在解竞赛题中的应用,供初中师生参考.1母子三角形定理如下图,已知P为AABC内的任意一点,EF//BC,KS//AC,GH//AB,记S△PKE:S1,S△FHP=S2,S△PGS=S3,S△ABC=S.求证:S=(S11/2+S21/2+S31/2)2.  相似文献   

20.
<正>题目已知还原性:SO_3(2-)>I(2-)>I-。向含a mol KI和a mol K_2SO_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ol Cl_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_3-。向含a mol KI和a mol K_2SO_3的混合液中通入b mol Cl_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_3(2-)+Cl_2+H_2O==SO_4(2-)+Cl_2+H_2O==SO_4(2-)+2H(2-)+2H++2Cl++2Cl-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_3-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_3(2-)+2I(2-)+2I-+5Cl_2+4H_2O==4SO_4-+5Cl_2+4H_2O==4SO_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