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丑也是现实社会永恒的存在。我们歌颂着美好,摈弃着丑恶。而殊不知艺术的真谛在于丑中寓美,化丑为美。  相似文献   

2.
刘玥含  董晓东 《辅导员》2014,(11):60-60
他看见笼中的美羊羊,高兴得哈哈大笑说:“我终于捉到羊了,我和老婆开荤。”美羊羊见了灰太狼愤怒地说:“灰太狼,你设下机关、暗箭伤人,真卑鄙!”灰太狼说:“死到临头还这么嘴硬,告诉你吧,你追的那只蝴蝶,是本大王发明的机器蝴蝶,就是引你上钩的,哈哈哈哈。”灰太狼说着就到外面提水、洗锅去了。  相似文献   

3.
创意话题 西方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有人说:“时髦就是美。”李白认为,朴素才是美,有诗为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人说:生活是美好的。当你用善感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时,当你用真诚的心去拥抱生活时,你会觉得这世界真美。这人间真好,这人们真可爱!当你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很天然,一切都很精彩,一切都很奇妙!  相似文献   

4.
一、引子:激趣 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们如何练就一双慧眼,在生活中捕捉美,在写作中体现美呢?不妨我们做个猜谜游戏,也许大家会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5.
发现美     
话题:有一个英国人为了研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那个美丽的微笑,把这幅画的复制品挂在自己房间的墙上,早晚都对着它沉思冥想,最后由于没有解开画像的谜,发了疯。他不善于发现美,而今你却善于从生活中认识美。请以“发现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800字左右。(拟题人:高炳坤)【写作前师生讨论】曹耘同学:美的话题最难写,因为它无处不在,无处不存。就像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认识,会反映不同的审美观念。俞晨曦同学:对,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按我们…  相似文献   

6.
美伢:“小新,你又开电视了。”小新:“我又不是要看电视。”美伢:“那你在做什么?”小新:“我在核对报纸上的电视节目表有没有印错。”美伢:“游泳真好。”小新:“美伢,你愈来愈像鱼了。”美伢:“你是说像美人鱼吗?”小新:“不是,你的鱼尾纹愈来愈多了。”美伢:“小新,你看,妹妹考100分,你才考50分。”小新:“我是照你说的话做的。”小新:“我说了什么?”小新:“你说我只要有妹妹的一半就很好了。”小新:“美伢,你说做任何事,必须有始有终,不可以半途而废,对不对?”美伢:“没错。”小新:“那,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7.
学会发现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如此。大千世界,美是无对无处不存在的,它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陌上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曹旭先生说:《陌上桑》“为了反击丑恶与卑鄙,全诗通篇写美,以美压邪。”(《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从以美压邪的角度领悟《陌上桑》的题旨,的确深中肯綮,深契诗心。细细演绎,亦不难发现,诸多的描写都是围绕着人物美展开,剖析罗敷这一人物之美,诗人的写作意图便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9.
欣赏美     
美,无处不在。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则是流转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则是婉转的美。这些美虽然存在,但多在意念之间,看你会不会去欣赏。只要你会欣赏了,你随时会发现美。上课了,老师提着个破旧的花瓶来了。她把花瓶放在桌子上,指着说:“画吧,把它的美画出来吧!”我们大家都疑惑地望着花瓶,那个破花瓶有美吗?里面没有鲜花点缀,外面没有腾蛇乘雾的古味,而且瓶口还是残缺的,我们怎么能把它的美描画出来呢?哦!难道老师是在考我们的想象力,看我们能不能把丑的幻想成美的吗?一些同学自以为是地猜道,并且大笔一挥,开始“创作”。我好一阵迟疑,最终…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现实的美和艺术的美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的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认为我要向你讲述大自然的美景,或是都市的繁华,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多留意却随处可见的生活美。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是生活。”我知道你不是达·芬奇,不过当你走过春天的小路时,别忘了注目路边的小花;我知道你不是贝多芬,不过当你过一条小河时,别忘了倾听那美好的和弦;我知道你不是安徒生,不过在天空下雪的时候,别忘了把伞翻举,给自己留下一片美丽、洁白的空间。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一切都会使你感到非常惊讶,原来生活如此美妙。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美妙的感受,那就…  相似文献   

12.
一次,孩子的家庭作文是《我喜欢的花》。孩子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她最后愁眉苦脸地跑来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的花太多了,到底写哪一种好呢?”我说:“你认为哪一种花美就写哪一种吧。”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画家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中学美术教材中的绘画课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就初级中学美术教材选编的绘画作品来看,绝大多数均为古今中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讲授这些课文,就得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中美的对象的欣赏,萌发美感,培养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一、发掘美黑格尔说过:“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要借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也就是说发现美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的积累,以艺术素养、文…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你觉得数学美吗?你能欣赏数学的“美”吗?最容易感受到的数学美,是几何图形的美。圆是美的,五角星是美的,对称的太极图是美的,那么算术和代数里有没有“美”的对象呢?有。例如同学们一定会觉得以下的公式很和谐、整齐,因而很美观:  相似文献   

15.
平凡中的美     
说起美,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些不寻常的动人心魄的辉煌。其实,好多好多的美,都是在平凡中诞生的。 春、夏、秋、冬是再平凡不过的季节更替现象,然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你能说春不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能说夏不美?  相似文献   

16.
一、破题师:冬天,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冷清萧索的,然而作为欧洲最早 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作家之一的乔治·桑却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冬天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抒情散文《冬天之美》。二、朗读课文师:我们先一起将课文朗读一遍,看看我们是否能从中发现美,获得“美”的感受。(音乐起,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指导。)三、课文鉴赏师:有了这遍朗读,相信同学们对这“美”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鉴 赏本文,揭开那“美”的朦胧面纱。首先请看题目《冬天之美》,如果我们给它加…  相似文献   

17.
荒诞、丑恶的世界在文学中产生审美效应龚宏荣格说:“靡非斯特式的美丑倒置与有意义和无意义的相互颠倒带有非常夸张的色彩,这种方法使无意义几乎被赋予了意义,使丑具有了一种刺激血性的美”。①强调和谐,均衡之美是东西方古典美学的共性,作家大多着眼于现实的正面:...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个小故事 :有个凶手被押往刑场 ,路边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位太太说 :“他是一个强壮的、漂亮的、惹人喜欢的男子。”另一个观众便指责她 :“怎么 ?凶手还漂亮 ?怎么能说凶手漂亮呢 ?怎么能有这么丑恶的想法呢 ?”接着就上了纲 :“大概你自己也好不了多少 !”又一位观众补充说 :“说凶手漂亮 ,就是社会道德败坏的表现。”我们就借用这个小故事来谈谈人的美吧。那位太太说这位男子是“漂亮的、惹人喜欢的” ,是个美男子 ;另外两个观众对这种看法十分愤怒 ,认为这个男子既是凶手 ,就不能是漂亮的 ,或美的。这里实际上提出…  相似文献   

19.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按此说法,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存在,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其实,幸福很简单,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20.
包金荣 《课外阅读》2011,(6):201-202
数学美不美,会不会让学生学起来快乐。难道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强制学生被动的学,还是让学生愉快的主动学。是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中思考的问题。我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无关的”。美西方美学家罗丹说:“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的中学生,我们教师必须抓住美的内在音韵和外在表现形式,让学生感知、感受、感动数学的。以下是“探”数学美的尝试,挖掘展示数学知识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