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揭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内在规律,引导和启发挖掘过杆技术的潜力。并通过对基层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技术训练前后的对比研究,探讨提高跳高过杆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完整技术,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如何准确诊断错误技术动作,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方法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出现错误动作最多的和典型的错误动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错误技术动作的诊断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完整技术。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如何准确诊断错误技术动作,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方法对教练员、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出现错误动作最多的和典型的错误动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常见的事故、产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由于它的技术动作节奏明显、速度快而且幅度大。因而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笔者就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易出现的损伤现象,及造成损伤原因作些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9,(2):4-5
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节奏鲜明、速度快而且幅度大,因而运动员在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中身体下肢和背部负荷较大,在教学和训练中容易发生各种损伤。笔者对数年来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损伤现象,及造成损伤的原因等做如下分析,由此来探索学校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损伤产生的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由于它的技术动作节奏明显、速度快而且幅度大。因而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笔者有着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实践,现就背越式跳高中易出现的损伤现象,及造成损伤原因作些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杆上的挺髋动作是顺利完成过杆任务的关键技术动作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初学者往往在腾空状态中肌肉感觉模糊,感知不到挺髋动作的用力部位,常犯屈髋“坐着”过杆的错误动作,延缓了挺髋动作的掌握。在背越式跳高过竿教学中,强调学生在空中运用臀部的左右两部分向中间快速短暂的强力挤压的动作(即臀部的两边向身体中心矢状面挤压,本文简称  相似文献   

9.
内容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的特点及其原理和锻炼价值。
  2.通过学习,60%的学生能原地跳起做出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20%的学生能起跳后适时沉肩,空中做出“背弓”,20%的学生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原地跳起过杆动作;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空中身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一、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在空中完成,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的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要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垫上动作进行练习。(一)平地上放一张垫子,练习者仰卧垫子上,双脚弯曲脚掌着垫,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做向上挺腰、收腹、挺髋的动作,挺起身体停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客观定量地评定背越式空中技术的合理程度,这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与训练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从美国的杰姆斯·G提出H=H_1+H_2-H_3公式之后,人们习惯于用H_3(重心最高点至横竿的距离)值来评定过竿技术。虽然良好的过竿技术能使运动员在H_3值较小时也能越过横竿,可是,运动员腾空后处于无支撑状态,任凭过竿技术如何好,也不可能改变H_3的值。另外,由于过竿余量的存在,用H_3值来评定背越式的过竿技术,实际上有很大  相似文献   

12.
助跑是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研究助跑技术,一定要把助跑和起跳以及过杆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跳高全过程这个整体中来看助跑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时出现的错误动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训练和自己的实践,发现了助跑技术中的常见错误.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并证明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重点难点动作的确定,从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成绩出发,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不常见错误观念和不合理的教学顺序,以及造成的错误动作以及"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教学建议,以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在学校业余田径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在跳高项目训练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是自己多年来,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教练体会: 一、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步骤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初步建立正确动作观念,初步掌握起跳技术和原地模仿过杆动作。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掌握半程助跑起跳技术。初步掌握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第三步,提高半程助跑与过杆技术。初步掌握全程助跑技术。第四步,提高全程助跑的准确性。掌握和改进跳高完整技术。第五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能力。提  相似文献   

15.
    
G823.119,G823.12 9803403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错误动作分析与纠正[刊,中,A]/宫新清,孙守正//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1).-74-79参3(XH)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动作分析//教学//错误动作//纠正本文通过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错误动作概念的确定,从技术动作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常见错误动作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以及“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教学思想,以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G823.114.87,G804.87 9803404跳高运动员竞赛心理准备的教育教学方法探讨[刊,中,I]/姚辉洲//广西体育科技.-1998.-19(1).-22-24(SML)  相似文献   

16.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它的核心是人体在空中成仰卧背弓姿势,使身体各部位依次越过横杆,用肩背着垫。空中仰卧背弓姿势,是过杆技术的显著标志,肩背首先着垫,是顺利过杆的必然结果。依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在相当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其原因不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和动作技术复杂,而是存在其它因素所致。本文揭示影响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习的主要障碍。为消除障碍加速教学过程,提出运用逆进分段法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总结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分析。阐述自背越式跳高技术传入我国后出现的较为明显的两种不同的过杆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对比,发现并阐述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发展过程、动作解剖原理及两种过杆技术的实效性对比。  相似文献   

18.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它的核心是人体在空中成仰卧背弓姿势,使身体各部位依次越过横杆,用肩背着垫。空中仰卧背弓姿势,是过杆技术的显著标志,肩背首先着垫,是顺利过杆的必然结果。依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在相当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其原因不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和动作技术复杂,而是存在其它因素所致。本文揭示影响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习的主要障碍。为消除障碍加速教学过程:提出运用逆进分段法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鸿英  莫静 《体育科技》2023,(3):10-11+14
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如何采取多元和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可充分感受到背越式跳高运动的乐趣,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进行探究。提出背越式跳高训练可从夯实助跑训练、强化起跳训练、重视过杆训练、关注落地训练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过杆时“头后伸”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杆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而过杆姿势又是过杆技术的重中之重。正确、合理的杆上动作,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头后伸”动作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如何改进和提高“头后伸”动作的质量,采用哪些简便而实用的训练方法?本文就此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结合训练实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