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P-集合(packet sets)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cantor set X)内,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被提出的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internal packet set X^F-)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 X^F)构成的元素集合对,或者(X^F-,X^F)是P-集合.利用外P-集合结构与生物学中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概念交叉,给出外P-信息的显性、隐性概念;给出外P-信息显性特征、隐性特征与度量,给出外P-信息的显性、隐性定理,给出外P-信息的显性、隐性生成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分配P-代数的核理想的构造,给出了分配P-代数的核理想的一些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CH-代数中P-半单元的性质。方法:通过在BCH-代数中引入P-半单元的概念,利用BCH-代数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来研究P-半单元的性质.结果:给出了P-半单元的一系列等价条件,证明了由每一个P-半单元可以诱导出一个交换半群,并给出了该交换半群成为交换群的条件.结论:本文将BCH-代数中的P-半单元与交换半群联系了起来,并证明了不同的P-半单元所诱导的交换半群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P-开集(又称准开集[1](P78-79)给出了一个新的拓扑空间类-Pi-空间(i=0,1,2,3,4)讨论它们的一些性质,继而又给出了P-紧空间,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P-集合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元素迁移的随机性,提出随机P-集合的概念,给出了P-集合的随机生成,P-集合的强随机生成.并根据元素迁移的概率,讨论了随机P-集合的随机特征,给出了随机P-集合的存在背景及在风险投资决策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围绕p-交换P-群展开讨论,在有限p-群正则的前提下,给出了有限P-群是P-交换P-群的一个充分条件和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P-开集(又称准开集川给出了一个新的拓扑空间类-Pi^-空间(i=0,1,2,3,4)讨论它们的一些性质,继而又给出了P-紧空间,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BCI-代数的伴随元与ZTR型BCI-代数的概念,证明了一个ZTR型BCI-代数是一个P-半单BCI-代数。  相似文献   

9.
群图与可靠通信网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给出了群图的作图算法,研究了给定生成元集、给定群、给定阶的置换群的群图的作图方法,并给出若干计算机作图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它由内P-集合与外P-集合组成。文章应用内P-集合的动态特性及其结构,提出内P-集合F-特征值的概念,F-距离的概念,讨论内P-集合系列的结构,获得内P-集合系列关系定理,给出内P-集合系列相容度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P2P网络的最基本特征:网络节点对等,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高效的解决P2P流量识别方法,该方法没有用到应用层的协议,不需对数据包进行应用层解析,只判断源地址、目标地址及端口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执行效率高,并且对加密数据包以及未知P2P应用的数据包都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P-集合的理论和元素迁移的随机性,给出了元素删除和补充的信度和信度函数的概念,提出了依信度生成的内P-集合和外P-集合.讨论了依信度生成的P-集合的结构和特性,使P-集合理论进一步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3.
k可扩图和n因子临界图是近年来图论研究的热点。在本文中介绍了我们发现的新的k可扩图和n因子临界图。我们证明了一个对称设计的关联图是k可扩图。而Harary图则是n因子临界图。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β-萘酚和甲醇直接醚化合成β-萘甲醚,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醚收率达86%。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强化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和进修的意识,促使体育教师学习专业和教育学科新知识、新技能,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从而有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类项链图的超边幻和标号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了项链图类超边幻和标号的求解算法,并结合实例严格证明了项链图是一类新的超边幻和图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关键节点的混合式P2P网络结构,研究了与关键节点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关键节点的选择和功能,以及备份关键节点等.最后结合小世界现象理论,对关键节点可能的应用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_(53)、Bcl-2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对88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石蜡切片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_(53)、Bcl-2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5.68%(49/88)、63.63%(56/88),癌旁移行区粘膜上皮及腺体P_(5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2%(2/64)、31.25%(20/64),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_(53)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显著(P>0.05)。Bcl-2的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大肠原发癌中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原发癌(P<0.01)。而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高于原发癌组织Bcl-2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_(53)、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可能与细胞恶变有密切关系,P_(53)与大肠癌浸润进展有关,与其它生物学行为关系不大;Bcl-2在大肠癌无淋巴结转移前有高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癌,提示Bcl-2的表达参与大肠癌转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专业教师的要求进行了研究,体育教师应转变课程观念,掌握体育课程理论知识,增强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加强校内外合作,开展行动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