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介绍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是由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巴甫洛夫先给狗一个无效的刺激(铃声,他称为条件刺激),然后给狗喂肉糜(非条件刺激),而肉糜能诱导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发现通过反复给狗这样的两种刺激——铃声和肉糜,单单铃声也能诱导狗的唾液分泌。将一个原先无关的刺激与一个有关的刺激联系起来,并作出反应,这样一个学习方式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在巴甫洛夫的先驱性工作发表后,经典条件反射和其其他一些学习方式在许多动物身上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物》一处插图有误现行初级中学《生物》二册第88页“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插图Ⅳ80下面的文字说明为:“狗对无关刺激无进食反应示意图”,即只给狗听铃声(无关刺激),狗不表现出进食的活动,而示意图中却有口动、分泌唾液等进食的动作。图Ⅳ82下面的文字说...  相似文献   

3.
正处“黄金时代”的中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他们具备优良素质的重要保证。而在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课题上,生物学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学习习惯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根据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知道: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学生如果能把一天的学习、活动、睡眠等时间合理安排,严格作息一段时间后,就能形成以时间为信号的条件反射。如此就能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避免课上昏睡,晚上失眠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校园板报     
唾液俗称“口水”。唾液具有多种功能。唾液是口腔中的润滑剂。人嚼食物时,唾液使食物湿润,便于舌头把食物搅拌,并很容易地咽下。而喉干舌燥时,说话、吃东西就感到吃力,吃较干的食物尤其难以咽下,这是唾液分泌减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食物对机体引起的兴奋就是食欲,它是机体需要补充营养与热能的一种生理反应。食物进入口腔,接触消化器官,引起消化液的分泌,称为“化学相”分泌;在此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食物的色、香、味、形、温度等刺激可产生条件反射。人们只要看到或嗅到,甚至想到所喜爱的食物,就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这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条件反射两个信号系统相互关系的探讨,在刺激的属性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同认识。而且,这个问题也逐渐突出来了。某些刺激很容易确定它们是属于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然而,某些刺激就很难区分它们是属于第几信号。“……铃声在此具有抽象的意义,属于第二信号。因此对铃声(抽象信号)的反应,当然应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本刊1988年第4期陈连进。)“……我们只能把由铃声(具体信号)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  相似文献   

7.
陈晓君 《湖南教育》2002,(10):48-48
教师出示课件一: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分泌唾液的动感图。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三种分泌唾液的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讲述反射的类型。一种是非条件反射,出生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启发学生各举三个例子。课件二:两种反射的比较表。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填表:反射类型形成反射弧特点神经联系举例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固定不变永不消退吃梅分泌唾液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暂时的、可以消…  相似文献   

8.
食物对机体引起的兴奋就是食欲,它是机体需要补充营养与热能的一种生理反应.食物进入口腔,接触消化器官,引起消化液的分泌,称为"化学相"分泌;在此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食物的色、香、味、形、温度等刺激可产生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9.
有些爱吃零食,不爱运动,营养过剩的同学喜欢吃汤泡饭,特别是没有对味口的菜肴时更是如此。其实这种习惯很不好。我们吃进肚里的食物,先要在口腔作初加工,这对消化食物有三项作用:第一,坚硬的牙齿就像一部粉碎机,细细咀嚼,可把食物磨碎;第二,唾液腺像洒水机那样不断分泌出唾液,舌头又像搅拌机似的将唾液与食物拌在一起,唾液里的淀粉酶,就可和食物中的淀粉发生化  相似文献   

10.
不要泡饭吃     
徐君 《良师》2003,(24)
有人喜欢用水泡饭吃。这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习惯。我们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是一种消化酶。在反复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就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如果用水或汤泡饭吃,牙齿  相似文献   

11.
巴甫洛夫先生和狗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设计了一个著名的试验:他每次给狗吃肉的时候,狗就会流口水——分泌唾液。慢慢的,狗没吃到肉之前,只要看到肉就会流口水,这说明狗是健康的,具有流涎反应。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按蜂鸣器,于是,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就如同让狗看到肉一  相似文献   

12.
口水又叫唾液,它的作用常常被人忽视。在我们吃东西时,口腔中就会分泌出口水,有了口水的参与,食物被湿润变软,更容易被消化。即使在平时, 口腔也少不了口水的润滑,如果没有口水,口干舌燥的嘴巴不仅无法  相似文献   

13.
孙云晓 《小读者》2013,(5):79-80
生活中,有些孩子看起来“很乖”,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警惕了,因为您的孩子很可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发现,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只要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相似文献   

14.
段玉荣 《师道》2004,(11):38-38
俄国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做了一个实验。他让狗看两种图像:一种是圆形,另一种是椭圆形。每当见到圆形图像时,狗就得到一份食物;而见到椭圆形图像时。则挨一下痛苦的电击。如此重复若干次,狗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圆形出现,狗就摇头摆尾流口水,十分高兴;椭圆形出现,狗则紧张害怕,准备随时躲避。  相似文献   

15.
条件反射活动的强弱同刺激强度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条件刺激强度增加时。条件反射量也增大,但是当刺激强度超过某个界限时,条件反射量不仅不增大,反而减小,甚至完全消失。这是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限度,以致大脑皮质接受刺激后由兴奋转为抑制,即所谓超限抑制。如果较弱的刺激作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超限  相似文献   

16.
在19世纪末期,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它们彼此建立起联系,即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7.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体育运动技术是通过运动实践而建立起来的运动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是由教师优美的示范和形象生动的讲解(这些是条件刺激),通过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非条件刺激),在大脑皮质的相应中枢“接通”,再经过多次“强化”后形成的。然而形成这种条件反射的基础乃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这两种基本神经活动的过程。由大脑皮质引起兴奋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叫兴  相似文献   

18.
条件抑制是人和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或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反映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消退抑制:纠正错误动作阶段 在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用条件刺激而不予强化,则条件反射的反应将逐渐减弱至不出现反应,这种现象称消退抑制。在体育教学中,可利用消退抑制的积极的一面,就是有些错误的动作,通过消退抑制,把错误的动作消除掉;另一方面对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如果长期不练,技能将出现生疏,以至不能完成。从生理学观点分析,与消退抑制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这  相似文献   

19.
一忌“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肠道消化活动的规律,容易引起胃病。二忌“偏食”。偏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三忌“蹲食”。蹲着吃饭,腹部受挤压,胃肠不能正常蠕动,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四忌“暴食”。儿童消化器官发育不十分健全,经常吃得过饱,消化液的分泌就供不应求,容易产生消化道疾病。五忌“咸食”。经常食物过咸,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和心脏排血量增加,容易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六忌“快食”。吃饭过快,唾液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七忌“甜食”。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缺钙、肥胖、糖尿病和心…  相似文献   

20.
问:上课铃响了,学生纷纷进入教室,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答:巴浦洛夫把对抽象信号(语言、文字等)作业反应的条件反射定义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把对具体信号(声、光、形、味等)作业反应的条件反射定义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据此,对于上述问题,如下分析: “上课铃响了,学生纷纷进入教室”这是铃声往往引起绝大多数学生产生这样一些联想:“上课了,别迟到”“请遵守纪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