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这三篇著作,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发,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命题是幸福,而能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至善,至善实现的路径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关于政治伦理方面的具体思想。因而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就有必要抓住善这个核心概念,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其政治学的核心范畴,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对现代教育理论具有重大贡献,实际上他们的教育思想大都由讨论政治问题延伸而来,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有明显表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与之也有类似之处,三者的政治理想都离不开对公民的德性教育,而公民的善与城邦的善是一致的,由此追溯西方教育思想的政治源头。  相似文献   

3.
"教育"几乎贯穿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全书,尤其集中于最后两卷(卷七后半部分和卷八)。一般认为,与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王制》中主要谈论哲学教育不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主要论述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不过,亚里士多德在论教育时又特别重视"闲暇",认为闲暇"自身就有快乐、幸福以及享福的生活",这与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静观"之自足的描述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教育也指向哲学教育。本文将首先分析教育在《政治学》文本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教育与政制的关系,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教育的一面;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政治学》中教育与闲暇的关系,并结合《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相关论述,挖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之可能。  相似文献   

4.
自由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史上的教育思想,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著作中提出。其实,作为儒学经典的《论语》,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由教育思想。一、重视教育的作用,打破"学在官府"的界限,提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提出的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已成政治学领域的一句名言。这一命题体现了亚氏的国家观:思想上,反对政治冷淡;理论上,论证国家是社会组织,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政治上,提倡整体主义。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创者,深入理解亚氏的这一命题,对于全面理解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以及西方政治学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透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本真和完整地理解文本,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改变一维性的传统文化精神状态。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从"治理""善治""法治""权变"和"分权"等维度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管理思想。在古代哲人的启示下,有必要重新考量社会管理的主体、理念、手段、方式、机构等若干问题,进而适时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政治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公民教育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培养公民善德、实现和保障善治的途径。亚里士多德重视公民的德性教育以及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美好品德,对后世注重实践等教育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公民德性与城邦关系入手分析公民教育对当时城邦至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是古典政治学说的代表。他的国家政治学说中有关国家理论和国家制度的学说,被早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们所继承。马基雅维里和波丹在政治学说中几乎是全盘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三段论说”、在国家目的论上的“国家至善目的论”、在国家政体上的六种政体优劣说。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第一次打破了中世纪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观和国家观,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想模式,促使了古典政治学向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存有“善治”的治理思想,其中,公民教育、依法治理、公平正义三个方面,对我国基层治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政治哲学家们通常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善”的概念,但亚里士多德所描述“善”并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他所认为的人类社会一种完满的状态,这就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城邦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实现这种“善业”.这一思想对当今政治活动有着深远的启示,国家一切政治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于帮助人类实现幸福完满的生活,政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政治学意义上的“善”.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求探究法治之要义,以期对当今中国之法治建设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西方古典思想来源问题,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史关系的研究,虽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点。本文认为,在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资本论》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西方古典思想背景是不可或缺的,亚里士多德是《资本论》最重要的古典思想来源。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吸收、改造与发展,为《资本论》在"古今对比"的视野中把握资本主义文明的基本特性与历史命运、建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点。《资本论》中经过改造与发展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也进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汲取古希腊思想源泉,开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视域的重要思想媒介。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的德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以德治国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治国理论的特色,在西方的政治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德治思想。   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一千多年的西方思想史表明,传统的西方政治学与伦理学就是内在不可分割的。西方的这个传统实际上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因此,我们首先看看亚氏的德治思想。亚氏的有关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中。亚氏的《政治学》不仅有着丰富的伦理学内涵,而且是以德治理论为…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有许多关于实践的独到观点,无论是在其形而上学中,还是在其伦理学、政治学中,实践都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哲学范畴。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实践范畴的核心内容是指以善为价值取向的行为活动,人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彰显自我和确证自我。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思想的挖掘,可以梳理出其实践本体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即潜能———伦理———政治———善———幸福———思辨。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实践本体论最终是要实现抽象思辨和具体实践、向善之思和向善之行的统一,也即知和行的合一。  相似文献   

15.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不仅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国文艺美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奠基者。孔子的文艺美学观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主要渗透在《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中。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也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集中表现在美学专著《诗学》、《修辞学》中,此外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中也时有文艺美学思想闪现。孔子文艺美学观与亚里士多德文艺美学观的相似点,主要表现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批评的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燕琳 《华章》2008,(7):17-19
"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善"包含丰厚的思想意蕴.本文试着从"善"的内涵及类型;"善"、德性以及幸福之间的关系;"善"的评价及其理论现实意义等三方面内容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他的一些社会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据其《政治学》中的阐述,分别从社会起源、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社会冲突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晨 《教育科学研究》2012,(2):75-77,80
一、《政治学》基本情况《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该书另一个重要主题则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纽带,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公民职业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从而与柏拉图等一起将教育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认识也成为西方重视教育这一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最后两卷提出对于理想政体的设想,其中关于政治教育系统的安排是建构理想政体的核心问题,诗乐教育在理想政体的政治教育系统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青少年品格与德性的培养就是通过诗乐教育(包括诗歌教育和音乐教育)来完成的。本文从最佳政体和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入手,结合《政治学》第七卷、第八卷和《诗学》的相关文本,尝试对亚里士多德的诗乐教育理论予以完整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