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希腊古瓮颂》一诗的分析与赏读,从意象、音韵及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的唯美特性。并对济慈诗歌中“美”与“真”的内涵,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崇拜永恒的美和不朽的真理,其作品中有着一定的唯美倾向.长期以来,西方评论家把济慈看作唯美主义的先驱.本文结合济慈的诗歌作品,分析其内容和审美思想,最终得出济慈不同于唯美主义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济慈批评中,长久以来存在着唯美论和唯政治论的拉锯,其中又有一个基本恒定的共识:济慈的政治退避论或对抗论。对济慈诗歌和书信的系统性研读发现,他的诗歌创作是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从分离、冲突走向交融的过程。前期诗作激情讴歌民主和自由、抒发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并在自然和诗歌中寻找庇护,美学追求与社会现实各自为阵;中期作品着力营造神话和梦幻世界,同时激烈批判现实社会,美学追求与现实社会短兵相接;后期作品从美学的高度接纳人世间的疾苦,现实社会与神话梦幻浑然一体,孕育了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的交融。对诗歌艺术和美学的执著追求是济慈诗歌的表征,深厚的社会政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是其诗歌的底蕴。  相似文献   

4.
济慈认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对于和谐之美的追求是济慈诗歌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对济慈诗歌美学意蕴的总体分析,指出“和谐之美”是济慈诗歌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秋颂》是英国烂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最后一首颂,作者应用"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等美学思想将秋季温暖、唯美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体现了济慈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济慈认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对于和谐之美的追求是济慈诗歌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对济慈诗歌美学意蕴的总体分析,指出“和谐之美”是济慈诗歌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相当一批欣赏济慈的评论家和读者都将济慈视为一个唯美是求的诗人.他们认为济慈的诗歌远离社会现实.但事实上,济慈所追求的美并非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他的许多诗作都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正是由于济慈对现实生活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并且把探索中所获得的对生活和人生的更深刻的感悟与他的诗歌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促使他的诗歌创作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称为唯美的或感觉的诗人,并把他的那些深刻优美的诗歌纳入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大潮之中,这种作法虽然确实精当地把握了这位伟大的英国诗人的某些特质和风格,但不可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抹煞了这位才华绝伦的青年诗人丰富多彩的艺术个性。事实上,济慈作为一代扛鼎的诗人,在诗歌创作和艺术思想领域都有双重建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景化是诗歌语言的显著特征。在诗歌赏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前景化在诗歌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秋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精品之作,语言精妙,秋日在济慈的笔下显得尤为鲜活灵动。文章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探讨诗歌《秋颂》中前景化的特征,聚焦诗歌语言中的偏离常规的变异现象,旨在深入领会诗歌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与济慈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有许多相通之处,都善用清词丽句、象征以及典故。二人的作品都呈现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但又略有不同:济慈的诗歌中优美占主导地位,创作显示外在化倾向,李商隐的诗歌则是伤感贯穿始终,显示内在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73):29-30
本文旨在分析济慈颂诗中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现象,以期发现语法隐喻在济慈诗歌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济慈诗歌主题的贡献作用。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在济慈诗歌中有一定应用,一些需要由句子表达的信息直接由名词代替,体现了济慈颂歌凝练的语言和自由的表达方式。语气隐喻的使用频率较高,诗人借助语气转变,抒发了情感。情态隐喻的使用频率较低,诗人更多选用了非明确主客观的非语法隐喻的用法,这与颂诗直抒胸臆的特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济慈和徐志摩是英国和中国诗坛上不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厚死薄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徐志摩对死亡的吟咏,有着济慈生死观的深刻烙印。本文旨在以徐志摩诗文中的死亡意识为切入点,探讨济慈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从徐志摩的诗歌和言论中挖掘出能证明这种关系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生态诗学能够为诗歌的传统研究提供全新的思想和活力,约翰·济慈生态诗学思想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其中的艺术观以及美学观均得到了文学界极大的肯定。在20世纪后半叶,济慈生态诗学思想及其艺术观与美学观在社会以及政治发展中又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审视济慈的作品,可以发现其生态诗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审美。约翰·济慈的生态诗学在审美价值体系重构中做出了贡献,他的生态诗学思想内涵在于其审美理想,他的诗歌体现了生态诗学的整体原则,也蕴含着生态断裂、生态和谐、真善美的本质等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文体中,作者会运用某些衔接手段来达到意义上的连贯,表现主题。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其达到连贯的衔接手段有极为独到之处。本文以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和约翰.济慈的《无情的妖女》为例,分析了英语诗歌为实现连贯而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以期为英语诗歌学习者更有效的分析和理解诗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王敏 《海外英语》2013,(23):237-238
济慈对于美有着极其敏锐的体悟,丰富多彩的对于美的题材的赞美是他的诗歌的一大主题。在他的作品中,慢节奏之美的诗歌占据着一席之位,包括诗歌中的精心挑选的词汇的发音,大自然中各种植物意象,以及诗歌里的人物那种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不同于湖畔派诗歌的崇高美,济慈笔下的美多了几分精致与淡定,它们恬静地阐述了诗人独特的慢节奏的审美内涵。济慈诗歌中的的慢节奏对于忙碌的现代人同样有警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美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17-119,141
济慈的诗歌和诗学观点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精神和独特的生态智慧。对国内外生态文学研究现状、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现状、济慈研究现状以及济慈生态研究现状的系统性梳理和分析发现,基于语料库的济慈生态智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鉴于此,特探讨建设一个动态的、自动与手工相结合的英汉平行的济慈书信和诗歌语料库、建立济慈生态智慧的理论体系以及探析比较研究视域中济慈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以期对济慈其人其诗的研究以及济慈生态智慧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补缺、修正作用,为语料库辅助英诗研究提供参考,促进中西学界在生态智慧研究方面更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秋颂》往往被评论家认为是济慈诗歌理论“自我否定力”的成功典范。本文在重新阐释济慈诗歌理论“自我否定力”和把握诗歌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对《秋颂》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对该理论的遵循与背离,进而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挖掘,提出了济慈为诗也有其个人自我解脱的目的,不完全像以往评论家所说的化解社会矛盾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唯美诗人.其诗歌具有鲜明的唯美一颓废倾向,他被认为是中国唯美-颓废的代表.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研究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因而,作者试图从邵氏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唯美译介和诗歌创作方面来探讨邵洵美的诗歌,其目的就是使我们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唯美诗人。其诗歌具有鲜明的唯美一颓废倾向,他被认为是中国唯美一颓废的代表。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研究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因而,作者试图从邵氏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唯美译介和诗歌创作方面来探讨邵洵美的诗歌,其目的就是使我们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郑兴茂 《海外英语》2014,(9):225-227
历史进程进入19世纪,生态意识在这一阶段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中又得到充分的体现,具有了关注生态的现实性特征。济慈是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诗歌的价值取向以自然为主,大多赞美自然、关注自然。该文以济慈的诗歌《夜莺颂》为例,从生态视觉的视野下解读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诗人既看到文明渐渐远离自然,表现出对生态现实的忧思,又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