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不是知识的汇集,而是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数学不仅可以造福人类,而且也是美的乐园.数学的广泛应用不仅在于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而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为人类提供了最高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数学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它对形成完美的人格,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播是人类文化延续发展的基本形式.传播对文化的影响,不仅具有持续性、深远性,而且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当新媒体时代来临,网络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作为个性化的符号体系,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对人的精神的塑造和行为的指引.企业文化传播具有塑造功能、深化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传播不仅对于企业文化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高校文化建设具有必然的联系,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不仅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的角度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作用阐述了体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反映文化才有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精通两国的语言,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能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仅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文化意义上等值.文章从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说"三"道"四"     
"三"和"四"是普通数字,但它们不仅具有一般的数学和语言学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和"四"与我国古今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挖掘其文化内涵,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的文化中,数字不仅具有简单的计算功能,而且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文章分析了数字"九"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并概括出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下对这一数字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文化思想凝聚了毛泽东对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思索和探讨,揭示其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内涵.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理论的构建和文化发展问题的解决,不仅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而且在把握当代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仍富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色彩词语的广泛运用说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英汉色彩词语的内涵意义并不完全对应.许多英语色彩词语不仅仅表示色彩,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通过揭示部分色彩词语的丰富文化内涵,以求帮助读者拓展思维,正确理解和使用色彩词语.  相似文献   

10.
和谐思想博大精深,有着深远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内涵.关于“和谐”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著述颇丰.追溯它的发展历史,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本源,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字起源的研究误解甚多 ,人们多以为汉字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 ,其实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也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 ,更不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 ,相反却是那时一种职业性的落后的“变文” ;甲骨———金文———竹简书没有先后的继承关系 ,它们只是书刻文字材料的进化过程 ;汉字的起源不是考古学的问题 ,是心理学的问题 ,是人类文化学的问题。我们不能将文字与书写文字的物质材料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绘画进一步抽象出来的甲骨文,因其与造字之初并非遥远,其中留下了不少先民思维的痕迹。先民虽无纯粹意义上的审美,但已伴随着功利性行为和享乐行为出现了审美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3.
商代器物繁多,数量巨大,蕴藏大量的文化信息,对甲骨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甲骨文器物字为桥梁。讨论器物字所反映的古人的居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商代社会性质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一八九九年殷墟甲骨卜辞发掘以来的一个世纪里,随着史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商代社会性质逐步成为先秦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商代社会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先秦史发展的规律,了解民族化源流传承都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同时它将极大有助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最终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5.
商末周初,纣王无道,微子启数谏不听而率族奔周。在商灭亡过程中,以微为族称和方国名称的微氏家族、微史家族及微方、微国的称谓频频见于甲骨文、金文、史籍等。微子启作为商末微地的封君,与文献中的微氏家族和微方、微国在族源上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殷商易代之际,周初统治者为证明其所建新政权之合法性,极力宣扬以德得天下的理论,并从西周初期开始,逐渐构建起了“以德治国”的新的政治理念。传世典籍对此过程本有多方记载,在此则以相关文字从殷商甲骨文到西周金文的演化过程为基础,对西周早期“以德治国”思想的形成略作考究,以期从另外的角度更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从殷商甲骨文到秦小篆,古"埶"字经历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的演变过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以字形已有重大讹变的小篆作为分析字形、探求字义的依据,释"埶"为"穜"(种植),这个释义不可靠。本文从分析古"埶"字初文﹙甲骨文""字﹚的形体结构入手,据形索义,进而考察其用例,以验证通过据形索义所获得的字义是否正确无误,再用先秦典籍中的有关语言材料加以印证,然后作出自己的结论。结论认为:甲骨文""字的本义是"黍、稷等人工栽培的草本粮食作物的幼苗及其生长趋势",简言之,就是"禾苗及禾苗的长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红崖天书"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比殷代甲古文更原始的图画会意文字,或称古图形文字,它应该是一则古时的"公告"。  相似文献   

19.
甲骨金石文献中有大量押韵的诗歌和精美的散文 ,可以算作上古文学的启蒙作品 ,因而文学史应当重写  相似文献   

20.
晚清孙诒让是中国20世纪古字研究的开创,其金成果代表了乾嘉至晚清金研究的最高峰,同时又是历史上甲骨研究的第一人。孙诒让所《契举例》作为第一部甲骨研究作,其开创意义是公认的。但学术界在肯定其开创之功的同时,对孙氏的甲骨研究本身,则多有保留,甚至否定,说“谬误居十之八九”。这种评价是不客观的。对孙氏作的调查发现,尽管孙氏难免开创的局限,但在甲骨研究方面不仅有价值的成果比例较大,而且有很多精辟的见解至今还被甲骨学界所沿用;更有甚,孙氏的考释又有后人所不及,乃至孙氏已作正确解释而后人至今还作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