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漫笔(二十五) 学习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的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当今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往往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很难想像,他(她)今后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这是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人才观、质量观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是由老师灌输出来的,乃是靠学生自己去经历一个实践、感悟、内化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应该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创新成为其核心特征,也成为生存于这个时代的人最不可缺少的精神和素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教育入手,这就要求学生用"创新性学习"方式去学习,也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术的培养,全面开启学生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充满着竞争。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的竞争。学习的目的不仅是继承,更在于创新。为创新而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必须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参与,发挥学生潜能数学是科学的思维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然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学会用自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主动获取知识。   一、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激发学生想成为…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当我们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时候,就会意识到,创新精神作为一种意识来讲,它是整合在一起的意识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存在,它有许多相关因素,我们只有对其相关因素作出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目标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我认为与学生的创新精神息息相关的有以下九种意识: 一、主人意识 主人意识是指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主人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进行学习。它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是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自…  相似文献   

7.
尹恒俭 《小学生》2011,(1):21-2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  相似文献   

8.
进入现代社会,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一种必要的能力。真正的学习应当理解为主动的学习,它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究答案,而不只是机械地接受别人给出的答案,它教学生自己去想象一个未来的世界,而不只是记忆一个过去的世界。身边很多事物、现象所蕴含的探索价值往往都是因为缺少发现的眼睛而不能被很好地加以改造、实现和利用。在新课程实施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要重点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文探讨如何在科技教育中以创新的教学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每个小学生都有一种心理能力,那就是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创新精神的核心部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前提——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只有为他们提供创新发展的教育条件,才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轻松、平等、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减少心理压力,可以有一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后谋生的重要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知识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驾驭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且有利于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提高素质。本文就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技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校长肩上担子重、责任大,唯有不断学习与工作,用情、用智做教育,才有可能把学校带到一个高起点。用"情"成就教师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时时刻刻感染、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激情会让身边更多的教师把工作压力转变成追求成功的动力。当校长满怀激情地去追求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时,他就会对教育事业、对教师和学生充满感情。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和创新的欲望,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全体师生心中的火焰。要求教  相似文献   

13.
张克利 《教育》2011,(25):54-55
学生要想写出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就需要打破框框,争取"自由"。这种"自由"包括"精神的自由"和"笔墨自由"。所谓"精神的自由",就是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心灵去感悟。所谓"笔墨的自由",指写作内容是广泛  相似文献   

14.
<正>一、激励和激励的教育功能从课堂教学的本质我们可以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组织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促进者,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去读书,去感知,去观察分析思考,去理解和掌握规律。教师所能做的是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师要为孩子着想,引导他们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够从音乐中找到快乐、感受音乐的美。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课中,必须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音乐想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用音乐开发智力,用音乐浇灌心灵之花。  相似文献   

16.
何日忠 《中学文科》2007,(10):145-145
众所周知,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班风。好的班风能够激励人,改造人,使这个集体拥有一种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去构建良好的班风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中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为培养各级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上,就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解放他们的大脑、嘴巴和双手,让他们乐于去想、去说、去做。为了充分…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和感官、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感官吸收精神营养。古作品中的某种精神、情感,只能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心神去领会,这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智活动——体验性学习。这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的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和精神。创新精神是一种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要贯穿于所有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创新精神使教师不能再用唯一的固定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从现有知识出发,尽快地生出新知识、新观点的能力,尽管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或策略,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用不同的方式去感知知识,使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转变学习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意识,建立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奠定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