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月如镜,“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如轮,“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如盘,“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文人笔端的圆月内蕴何其丰富!时到中秋,圆月在焉,不由想起了明朝的解缙。  相似文献   

2.
一、景中寓理 ,含蓄蕴藉刘乃昌先生在《璀璨恢宏的宋代文代》(《中国教育报》1999年5月4日)一文中指出 :“宋人重视思想 ,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 ,使许多诗文寓哲理 ,……”如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借登山观景 ,暗示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的哲理。“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 ,历久不衰 ,在于其景中寓理 ,且含蓄蕴藉。在诗人笔下 ,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 ,借红杏之体 ,由小变大 ,由弱变强 ,冲破墙门禁锢 ,灿然而笑 ,生机勃勃!诗人将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 ,聚焦为一枝红杏 ,赋予它…  相似文献   

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相似文献   

4.
《挂枝儿》的由来及成书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枝儿”又名“打枣竿” ,这一点王骥德在《曲律》卷四《杂论》已明确说过 :“小曲 [挂枝儿 ]即 [打枣竿 ]。”现代学者都倾向于“挂枝儿”与“打枣竿”同调异名的说法。如 ,赵景深在 30年代就已断定 :“《挂枝儿》……与《打枣竿》实是一物的两名。”[1 ]关德栋在《挂枝儿序》中说 :“‘打枣竿’和‘挂枝儿’等曲调名 ,实是一种基本曲调的异名。”[2 ]他们的依据都是王骥德“挂枝儿即打枣竿”的明确断语。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如 ,沈德符说 :比年以来 ,又有 [打枣干 ]、 [挂技儿 ]二曲 ,其腔调约略相似 ,则不问南北 ,不问男女 ,不问…  相似文献   

5.
中考作文各有致胜之道,但具体生动、笔底生花,却是重要一筹。如何把中考作文写得具体生动,让笔底生花?1.巧加修饰语先看三句话:①一枝粉笔。②一枝白粉笔。③一枝无尘的白粉笔。这三句话,①说明粉笔的数量;②还说明粉笔的颜色;③还说明粉笔的质量。一句比一句具体生动,原因是巧加了修饰语。所以要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巧妙地加一些修饰语。如“老师”前面可加“和蔼可亲的”、“慈祥  相似文献   

6.
《诗情画意·轻快活泼》(《中学语文教学》84年第十二期)一文释辛弃痊“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别枝”为“另一枝”。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也持这种说法。细细推敲,觉得犹可商榷。  相似文献   

7.
所谓同字异性,指具有同一字形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显示出不同的词性。如“地”在“刻苦地学习”中是副词;而在“心地、外地人”中显名词词性。还如“荷”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表示“莲藕”的意思,易见其在此是名词;但在“荷枪实弹”中,“荷”作“背着,扛着”讲,是动词。在没理解这类词的具体意义前,如何判断其具体的词性呢?这里专对动、名同形字作一些探讨。通常的方法是看该字后面是否能跟宾语,可跟的就显其动词词性。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这里“荷”后跟一名词“锄”作宾语,易见其在此作动词;或看其前是否能添加形容词或数量词,若可添加的是名词。如“荷花”可写成“粉红的荷花”或“一枝荷花”,可见“荷”在此是名词。  相似文献   

8.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若干词语规范进行了调整,例如,“想像”调整为“想象”,“惟一”调整为“唯一”,“坐位”调整为“座位”等。另外,象声词“丁当”调整为“叮当”,“丁东”调整为“叮咚”。个别词语的组合关系也作了调整。例如,原来指“杆状物”时,量词用“枝”,如“一枝  相似文献   

9.
新版小学数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第二册中,量词“只”、“支”、 “枝”的用法比较混乱,如:课本中第7页的14枝铅笔、第10页的8枝粉笔和10枝鸽子、第12 页的7只兔子、第21页的16只天鹅、第45页的1枝牙膏、第65页鸡鸭鹅的只数、第79页的22只 小船等。那么怎  相似文献   

10.
一、创造语言环境,开导学生“说”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空间相对狭窄,活动有限,语言表达对他们来讲比较困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大量的插图,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有话可寻,有话可说。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然后进行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共有几枝铅笔?”学生会说:“共有5枝铅笔。”学生还会说:“共有5枝铅笔,一个笔筒放3枝,另一个笔筒可放2枝。”学生初步感知到数的不同分解,有的学生还会说:“共有5枝铅笔,一个笔筒放4枝,另一个笔筒可放1枝。”学生对数的简…  相似文献   

11.
植物有姿态     
<正>写作文时,植物是少不了的写作对象,它们似乎有相对固定的“样子”——干、枝、叶等。很多同学以为写好植物,无非就是用心观察它们的色彩和形状,如果写花,再描写一些香气,另外运用一些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春天到了,柳树长长的枝条如少女的长发。桂花像星星一般开满枝头,花香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2.
王芹 《初中生辅导》2015,(25):42-44
相传在夏禹治水时,洛水(今陕西洛河)里浮出一只大神龟,此龟背上有黑白圆圈45个,后来人们把此图(图1)称“洛书”,把图中的小圆圈依次用数字排列起来如图(图2) 洛书的传说始于北宋,又有民间歌诀“四海三山八洞仙,九龙五子一枝莲,二七六郎赏半月,周围十五月团圆”.洛书在数学方面的奇迹是神妙地排列了一至九这九个数,它的横三行,竖三列,两条对角线共八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均为十五.如图2就是三阶幻方问题,“三阶幻方”有一个最明显的性质就是它的横、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我们可以迁移这一性质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下面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是的,课堂如旅行,永远是富于变化的。任凭事先如伺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犯错这一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枝红杏”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4.
星月情缘     
一 “星儿……”远远飘过来一声模糊的叫喊。 “月隐,月隐……”我急得大叫,可周围是拨不开的幽蓝色薄雾,隐约显现的树影却如鬼魅一般伸开枝叉张开在深黑背景下,“你在哪儿?”我声嘶力竭地喊,感到脚下杂乱的碎石透过薄薄的鞋底带来的刺痛,但我却毫不在意,在迷雾重重的空旷世界里脚步踉跄地继续往前追索。 “月隐……”我嘶哑的叫声转为无助的哭泣,“你在哪儿?”泪水蜿蜒地爬满了脸颊,但周围的世界是一片死样的沉寂,再也听不见一点回音。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一边板书课题“杜鹃枝上杜鹃啼”,一边说“:描述鸟发声,有时用‘鸣’,如鸟鸣山更幽,上有黄鹂深树鸣;有时用‘叫’,如雁叫声声心欲碎。为什么这里偏偏用‘啼’?”“因为课文中有诗句‘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作者取其中一句做标题,可以营造悲伤氛围,奠定文章基调。”一位学生抢着回答。“这可能只是一方面”,另一位学生补充说“,我们常常把‘啼’跟悲、哭、泪连在一块用,杜鹃也常与悲伤哀怨的意境相关联,像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秦观的‘杜鹃声里斜阳暮’。或许用‘啼’可以传达一种悲伤哀怨…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歌,尤其是格律谨严的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名词词组。这类词组一般呈偏正式结构,如“风牖”(许敬宗《奉和过慈恩寺应制》:“风辅送花来”)、“软尘”(陆游《三月二十一日作》:“软尘骑马梦京华”)、“藤萝月”(杜甫《秋兴》:“请君试看藤萝月”)等。说它特殊,是因为与散文相比较,这类名词词组的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显得复杂一些,如上面举的“藤萝月”、“藤萝”对“月”既非性状上的修饰,亦非范围上的限定,它们之间也不能简单地插入“之”字,其意义联系需要根据上下文去灵活地把握。这类名词词组在近体…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小词,用通俗生动的口语,描写了作者夏夜在山野中赶路时所见所闻和所感。注释家对第一句“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历来就持有众说不一的见解,他们所作的注释,又都能够解得通。这些散见于各种版本和欣赏辞典的不同注释,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离枝。把“别”字解作“离开”。意为“明月出来,鹊见光惊飞,离开了枝头”。苏轼诗有“月明惊鹊未安枝”(《次韵蒋颖叔》),周邦彦词有  相似文献   

18.
孤枝未必折     
月露山霜,孤枝似乎一无所有。宋玉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其实对于“孤枝”未必尽然。在以枝繁叶茂为高分的考试中,没有枝叶的孤木自然得不了高分。但来年的春风和煦里,孤木却会因没有负累而早早萌发新绿。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小令;人选初中语文第四册教材,又在高中语文第五册《谈白居易、辛弃疾的词四首》(朱光潜著)中加以赏析。本文拟对朱先生的赏析及教参的分析提出两点异议:一、“别枝”一词解人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句中的“别枝”一词,历来众说纷纪。主要观点有两种:1.“别”为“离开”。“别”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开了树枝,把枝上  相似文献   

20.
徐建军 《初中生》2009,(6):34-36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就连古人在写诗时也常运用数字,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含有数字的古诗数不胜数。更有一些诗句把数字加以巧妙拆析——也就是运用加减乘除法,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字变成诗歌里富有意趣的特殊元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析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