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晓雪是我国白族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从1956年<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开始,到新世纪的今天,晓雪一直在从事诗歌评论.其诗论不但平实朴素、很有见地,而且融诗人的悟性和理论家的哲思为一体,对各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给予了重要指导,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对民族诗歌的批评和理论构建上,有比较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读晓雪     
在民族文学界以及国内文坛,晓雪先生首先以白族诗人闻名。其实,他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文学评论家、一位民族文学事业的出色组织家。在我所熟悉的朋友中间,尊重他的人很多。 虽然共和国纪年开始的时候,晓雪还只是一位14岁的少年。但是,今天的民族文学界,却已经公认他是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的开拓性代表人物之一。这位出生于苍山洱海美丽山川之间的白族文化骄子,以聪颖、好学和勤奋,崭露头角在50年代的中国文学领域里。其后,他40年如一日,葆有初登文坛时的衷情,向当代文学宝库里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奉献。  相似文献   

3.
晓雪是我省著名白族诗人、诗歌评论家,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去年底在北京,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舒乙同志主持,召开了晓雪作品研讨会。冰心、艾青、藏克家、张光年、王蒙等为研讨会写信或题词表示祝贺。袁鹰、邹燕祥等近70位同志参加研讨会,对晓雪同志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研进行深入研讨,给予高度评价。现将袁鹰、艾克拜尔·米吉提、关纪新、范平四位同志在会上的发言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同志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二十多年来,出版了七本诗集和诗歌评论集。还有一部分诗作散发在《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这些诗讴歌了各民族人民的斗争生活,描绘了边疆的绮丽风光。属于那种感情灼热,思想睿智的一类。它们主要不是以客观  相似文献   

5.
出生于云南苍洱之间的晓雪是一位优秀的白族诗人,他以诗评崭露头角,又以诗歌创作驰骋文坛。在他几十年的创作历程中,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苍山洱海始终是他笔下的着力点,浓郁的乡恋贯穿于其诗歌之中。他一方面尽情书写富有边地风情的白乡故土,捕捉着奇异的民族风,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关注、思考民族和故乡的历史命运,并以神话叙事诗的形式来展开书写。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馆将月光由现代作家转向当代作家,这是一种具有胆识的新举措,将引起文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饶有意味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有关当代作家的第一个研讨会,是关于著名白族诗2人、评论家晓雪和他的作品。我们为这不仅令是一种巧合。晓雪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诗人之一,四十多年来,他勤苗创作,佳作叠出,在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广泛影响。所  相似文献   

7.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5,(Z1):60-62
王晓雪的口头禅——我真的不快乐!同学们都觉得奇怪,你人不大心大啊!哪儿来那么多烦恼?同学们哪里知道晓雪的情况,只有晓雪的好朋友天天,最清楚晓雪不开心的原因。就这会儿,原本天天和晓雪玩得挺好的,天天无意间说,爸爸给自己买了一副羽毛球拍,还买好了运动馆的年卡,这样就可以和晓雪经常去打羽毛球了。天天绝对是好心,她知道晓雪的心事。王晓雪父母离异,她和妈妈一起生活挺艰难的。平时,天天总会在“不经意”间,给晓雪一些照顾。比如,天凉了,天天让妈妈买来两顶一样的毛线帽,送  相似文献   

8.
俞国良 《家庭教育》2000,(12):37-37
晓雪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在她3岁的时候就把她放到外地爷爷奶奶家,直到去年,晓雪该上小学了才把她接回身边。晓雪回到了父母身边。可她并没有像父母期待的那样高兴、快乐,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去找小朋友玩,从不主动和父母说话,脸上也没有小孩应有的笑容。一开始,爸爸妈妈以为这是因为晓雪刚回来,一切都还比较陌生,心想过段时间就会好的。可是,都快一年过去了,晓雪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显得非常孤独寂寞,一个人独来独往,别的同学早已在班上找到了好朋友,晓雪却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显得孤单可怜。  相似文献   

9.
生命之花     
一天,我走进教室,习惯性地扫一眼学生,发现晓雪两眼红肿,我向她投去询问的目光,她却垂下了长长的睫毛。下课后,我来到她面前:“晓雪,你怎么啦?”她似有难言之隐,不肯开口,只给我久久的沉默。这时晓雪的妈妈在教室门口出现了,来到办公室,她悄悄告诉我:“朱老师,晓雪来月经了。”“哦?她才十一岁啊。”我脱口而出。小小的生命已开始发育,而她却全然不知是怎么回事,把美丽的生命之花当成一种灾难、不幸,因而那么恐惧、忧伤。如今的女孩营养好,青春期普遍提前,班里又何止晓雪一人如此呢?我立即私下问了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女孩,还真有几个呢!她们都…  相似文献   

10.
王晓雪的口头禅——我真的不快乐! 同学们都觉得奇怪,你人不大心大啊!哪儿来那么多烦恼?同学们哪里知道晓雪的情况,只有晓雪的好朋友天天,最清楚晓雪不开心的原因. 就这会儿,原本天天和晓雪玩得挺好的,天天无意间说,爸爸给自己买了一副羽毛球拍,还买好了运动馆的年卡,这样就可以和晓雪经常去打羽毛球了.天天绝对是好心,她知道晓雪的心事.王晓雪父母离异,她和妈妈一起生活挺艰难的.  相似文献   

11.
在南永前的图腾诗中,诗人将民族的图腾文化与自己创作的民族文化心理相融合,借图腾来言说民族志向,表达民族情感,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表达。诗中展示出一幅又一幅瑰丽美妙的"图腾"文化画卷,其深蕴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内涵,正是诗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审美追寻的体现。在诗人看来图腾文化所内具的亲族关系,可以帮助走入困境的现代人重拾往日的美好,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审美感受的真实流露。南永前的图腾诗大都从特定的现代视角反思现代人的行为,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着诗人关爱自然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的侄女晓雪,今年16周岁。她经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观看色情淫秽录像,甚至夜不归宿。得知此情况后,我立即告诉了兄嫂,并要求他们严加管教孩子。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叫我不要管那么多闲事。无奈,我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主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请问,我的兄嫂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读者石原  相似文献   

13.
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然而在爱尔兰长期被殖民的民族历史下,诗人深感身份缺失的苦闷,其诗歌表达了对民族强烈的守望之情,富有浓重的乡土意识。诗人以故乡斯莱戈为基点,试图通过重塑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歌谣,重建爱尔兰民族救亡之梦,而拜占庭是叶芝理想的艺术殿堂,诗人从中看到了未来的爱尔兰。  相似文献   

14.
161、7世纪是英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当时文人对诗人何为进行了严肃的追问。这种对诗人角色的追问规定了当时英国文学的诸种表现形态。文学的民族性、高雅性、娱乐性、宗教性,无不与英国文人对诗人的角色定位有关,体现了英国诗人力图通过文学参与政治、宗教、民族身份、个人生存诉求等诸问题的入世热忱,也彰显了英国诗人的艺术自觉意识,构筑了入世情怀和艺术自觉的英国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诗歌以其特殊的视角和不同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土家族诗人冉仲景的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民族性和地域性对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影响。冉仲景是目前少数民族诗人中一直把民族和地域作为诗歌叙述背景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始终扎根于他所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反映了他对少数民族特质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师荣 《教师》2011,(10):128-128
中国古代的咏物诗,其所咏之物,都表现了一种诗人的精神,诗人的每一种精神都有庞大的民族文化作其支撑。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是诗人们喜欢歌咏之物,诗人歌咏菊花,其实是在歌咏诗人主体。因为在菊花身上,集中了中国古典诗人的穷达观、进退观、显隐观,也承载了我们炎黄子孙的美好品质、崇高精神和心灵憧憬。  相似文献   

17.
边塞诗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鉴赏边塞诗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相似文献   

18.
诗评家谢冕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说:晓雪是“令整个白族都为之骄傲的年轻英俊的美男子”。如今文学界朋友相聚.提到年近八旬的晓雪.还是经常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丰富和文化的逐渐发展,各民族审美心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我们从乌玛尔阿孜.艾坦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对本民族审美心理既有认同与回归,也有批判与超越。诗人既通过对野性力的呼唤、图腾意象的再现和游牧意象的展示表现了对民族传统的执著守望,也通过对跨文化意象、走出意象的选择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诗意超越。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的时候真是烦恼多多——晓雪在为青春痘着急,那重重叠叠的小痘痘,就好像是和晓雪过不去似的,任她怎样挤,就是顽固不化;阿伦阴囊的皮肤老是痒痒的,也说不清是发炎了还是……李焕和同学去游泳,大个子看了他的小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