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医药制造业100家公司为样本,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医药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有利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同侪效应”形成。  相似文献   

2.
以4家上市公司为例,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战略对研发投入结构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研发投入结构间接地影响创新绩效;研发投入结构与创新绩效随着技术战略的变化而变化;此外,还发现了不同技术战略下的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发展了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企业技术战略升级和研发投入结构的匹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解学梅  吴永慧 《科研管理》2013,34(12):66-74
本文在总结企业创新文化相关研究基础上,纳入研发强度作为控制变量,分析企业协同创新文化四要素(知识共享、组织创新氛围、协同决策、组织变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团队凝聚力在协同创新文化与创新绩效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10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层次回归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协同创新文化的知识共享、组织创新氛围、协同决策、组织变革四要素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团队凝聚力对协同创新文化与创新绩效两者关系起到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武威 《情报杂志》2013,(2):191-195
以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在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外资研发通过显著促进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进而对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各区域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对外资研发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志军  王晓静  徐鹏 《科研管理》2014,35(3):108-115
本文以企业集团研发协同为研究对象,将企业集团研发协同分为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子公司间研发协同和公司内部研发协同三个维度,构建研发协同影响因素、企业集团各维度协同水平和研发绩效的测量量表。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战略导向、组织文化、激励机制及沟通机制四个因素对企业集团研发协同各维度的影响:战略导向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对子公司间和公司内部研发水平影响不显著;组织文化对母子公司研发协同和公司内部研发协同水平有正向影响,对子公司间研发协同水平影响不显著;激励机制在子公司之间、公司内部有促进研发协同水平的作用,对母子公司的研发协同水平影响不显著;沟通机制对于企业集团各维度的研发协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研发协同各维度的实现水平对集团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母子公司间、子公司间以及公司内部研发协同水平均对研发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12年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就人力资本、内部资金、外部技术和政府支持等创新要素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开发阶段,内部资金、外部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中研发人员比重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中研发人员数量和政府支持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人力资本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外部技术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内部资金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政府支持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创新投入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作用.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基于OP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新估计,本文研究了创新活动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创新投入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TFP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城市研发总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地区并没有在东部地区集中布局.城市TFP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城市制造业研发总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城市TFP;而研发投入的泰尔系数对城市TFP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研发投入在制造业产业间的多样化更利于城市TFP增长.本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环境下,创新投入确实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2—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的规模与连续性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研究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政府补助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规模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政府补贴的连续性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调整企业研发补助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秀强  孙延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0-1637
选取2000-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1470家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该效应在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注册、是否公开上市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相比较财政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好的市场绩效。高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独特制度优势,导致研发投入向市场绩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财政经费资助的影响效应相比高新区外的影响较弱。拥有上市融资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较少,使得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相比未上市而言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7):51-57
以2011~2015年沪深上市为样本公司,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内部控制有效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内部控制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实证检验发现:研发投入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研发投入1期才开始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够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投入当期以及投入1期中分别起到了"雪中送炭"以及"锦上添花"的作用,即内控有效性削弱了对研发投入当期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强化了对研发投入1期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研发投入相比,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新型融资手段,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备受争议。为此,采用我国1994—2012年风险投资、科技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PLS回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研发投入等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研发投入均对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风险投资额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较低,研发经费支出额对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是风险投资额弹性系数的2倍。尽管风险投资额对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但对不同创新产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以专利申请量和注册商标量分别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中,风险投资额对注册商标量的作用更为显著。这种结果的出现与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各项机制不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协同各方决策目标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协同创新RD投入的不足。研发成本协调与政府补贴是改善协同创新RD投入不足的两种可能方式。构建了四个分阶段博弈模型,考虑两个结构变量单独及交互作用时的不同影响,分析如何利用研发成本的协调机制,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政府补贴策略,从而有效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5—2016年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模型,探讨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影响其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外技术引进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相关性,与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内技术购买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产品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3-2017年新能源行业的26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估计方法研究了政府补助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助和税费返还均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意识在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在高管团队意识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同时政府补助对不同生命周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创新绩效调节作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9年-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创新导向和管理层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交互作用。同时检验管理层激励与研发投资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薪酬激励与创新导向对研发投资存在替代效应,而问题导向越明显,长期股权激励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9家高技术企业即294个观测值的实证分析,得到以研发投入作为调节变量,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其中,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还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调节效应的。也就是说,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应该发展国际化战略。但因为国际化程度并不是一直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需要借助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根据结论,研发投入可以降低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同时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从网络中心度、网络强度和网络专业性三层面考察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发投入的直接影响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采用中国2011—2015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弱连锁程度以及网络专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连锁董事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连锁董事网络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可以部分解释为:连锁董事网络可以通过资源和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而研发投入的增加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考察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显示,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具有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N"型关系特征;研发投入的创新促进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得以释放.异质性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资产规模、所属行业和所有权性质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及最适区间有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19.
倪娟  王帆 《科研管理》2020,41(4):220-228
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研究了内部控制、管理层能力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有能力的管理层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而提高了企业绩效,这在理论上验证了管理层能力对研发绩效的正向作用;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限制了有能力的管理层提高研发投入,表明太严格的内控不利于管理层能力发挥作用。因此,应当设置弹性内部控制制度,给予有能力的管理层相应的研发投入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