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传安 《班主任》2011,(6):18-21
新学期首次教师会结束后,有人问我:"你怎么还当班主任?"我笑答:"是啊!""既当办公室主任,又教两个班的语文,还当班主任,学校是怎么安排的呀?"我又笑笑,却没说这个班主任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否则对方在夸我"能者多劳"的同时,一定会觉得我神智不正常。  相似文献   

2.
马彦红 《宁夏教育》2011,(11):54-54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同心县级暑期骨干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给我的感悟却是相当深刻的,当教师20年了,教学上谈不上游刃有余但还说得过去,在学校受领导器重,受学生欢迎,被家长认可,每天回家认认真真准备明天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应该怎么教,可从没有静下心来用心思考过:作为教师,我到底还需要什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窦建芳 《江苏教育》2012,(Z1):88-89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觉得自己很无  相似文献   

4.
从事教学工作已有20多年,我理解的"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上,学生想学、乐学,教师主要是组织、引导,这样上课不辛苦,也不用加班加点,还有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努力地探求这种教学方法,教学的乐趣、教学的心结就在于此吧!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懒"教师,在教学的伊甸园中,我苦苦追寻。我愿为此"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实践中我深知:教  相似文献   

5.
我是幼教岗位上的新教师,在"如何提高青年教师驾驭教育教学能力"专题教研活动中"教"与"研"的实际练兵平台上,我亲身体验到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  相似文献   

6.
1977年深秋的某一天,大学招生恢复考试的决定公布了。那时,我正在老家的一所中学做高中代课教师,教语文和政治课,还当着班主任。说来有点荒唐,我才是个高中毕业生,居然敢教高中;更富有时代特征的事又要发生:跟自己的学生一起去考大学,我还就考上了。这一切,是与我的两个老师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教师,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早已经迈入社会。他们约定要搞一次"毕业二十周年同学聚会",并"隆重"邀请我参加。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再加上他们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所以我对这些学生有着很深的感情,自然高兴地接受了邀约。聚会在当地一家酒店举行。当年那些"毛头小子"或是"黄毛丫头"如今已经大变了模样,我几乎是个个都不认识了。要不是他们自报家门,我还真难以一口喊出他们的名字。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叙旧。聊着聊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年,我当你们的班主任,挺‘凶狠’的,在座有没有‘恨’我  相似文献   

8.
本人有幸在"国培计划"影子教师培训中担任带教教师,和"影子"学员一起学习、备课、讲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不同地域的一线教师,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属于不同教学环境下英语教师的风采,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更加确定教学是要在不断学习和观摩中提高的。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我们把学校比做山头,而教师就是"山大王";曾经,我们把学校比做一座神庙,教师就是"神";曾经,在我们眼里教师是"知识富豪",是"完美无缺"的。长大后,我成了教师……教育专家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说,"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现在,同样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终于明白:教  相似文献   

10.
张素澍 《考试周刊》2014,(24):116-116
<正>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古人云:"正人必先正己。""教人者自教。"赵亚夫说过:针对学生而言,"教历史"是个工作,针对自己而言,"教历史"是个职业。所以,"教"最要紧的是在循环往复中吸取经验。有责任心者,除了教经验之外,还关注"教"的技能和方法。下面我就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历史教学的专业发展展开论述。一、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1.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找寻‘适我’的教育写作之路"这一选题源自第29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大会期间的一次研讨活动。其研讨主要指向于一线教师如何强化"写作元认知",探寻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适我"的教育写作,有助于教师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艺术,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支持,从而创造自我宣言,表现自己的个性,增强表达的说服力;有助于教师保持强烈的自我指向意识,以本我体验作为研究起点,回到自己身体的现场,完成自我重写与展示;有助于教师看清自己,并窥见教  相似文献   

12.
正诗人哈扎拉尔说,现在我既不清贫,也不乏味,大概可以做一个教师了。我们大多数人在还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时,就做了教师。教师是要教学生的,可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什么,还有怎么教。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他肯定做不好教师,因为他可能根本估计不了教的困难,他经常会在烦乱焦躁中丧失思考能力,会失去对广大思想的把握,会作为毫无趣味的人望着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失败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施玲玲 《教师》2014,(27):74-74
正"我能",做人要有一份自信;"我行",不空谈,要付诸行动;"我成功",点滴做,分秒抓,想多远,才能走多远。我能我行我成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自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可圈可点。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不学,教也白教;学生自主,举一反三。一、我能我行,教师搭梯子,学生上架子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  相似文献   

14.
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是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但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听了之后的反应可能多是抱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也不例外。不过,在经年的磨砺中,我慢慢地读懂了这句富含哲理的教育口号。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应该把握好一对关系——学生与教师。众所周知,师生关系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呈现为一对矛盾。从教师的视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孩子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教你慢慢地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梳头……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令我怀念不已!所以,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你给我点时间,等我一下,  相似文献   

16.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  相似文献   

17.
每位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优秀教师"都需要过程,其中公开课(尤其是选拔课)是检验和提高教师水平的很好途径.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自己所教的7个班级,花费近三年的时间,将教学任务承包给学生,通过大量的"我当老师来上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将"问题"有效地转化成"主题";将方法指导有效地转化为学生需求;将探究过程有效地转化为成长过程;将活动总结展示有效地转化为经验积累等,打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相似文献   

19.
外公今年六十一岁,高高的个子,身材略微发胖,还有点"小肚腩"。因岁数比较大,头发都快掉光了,只剩外外围一圈。别看外公外表看起来跟普通老头儿差不多,外公下象棋可厉害了,还得过全省象棋比赛第二名呢!我的象棋启蒙老师就是我亲爱的外公。还没上学,他就开始教我认识棋盘上的车、马、炮,还教我在棋盘中如何摆放棋子以及下棋的基本规则和章法。不仅如此,还经常不厌其烦地跟我喂招、过招。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不只是教师对自身教与学问题的系统探究过程,还应是教师与同行公开、交流、评价和建构教学成果以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学学术思想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表现为:能改变"重研轻教"观念,实现教研相长;能改变"重教轻学"观念,实现教学相长;能打破"教学隔离"状态,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克服"道德两难"困境,提升专业道德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高校应以实践与反思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以学位、社区、校本模式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教学学术评价制度激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