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等为理论基础,强调统治集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依靠强制和暴力,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来取得意识形态上的支配地位,获得政治上的合法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祝贺 《华章》2010,(30)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把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作用提高到了首要地位,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先河.本文将从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实现主体及实现方式来探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并阐述其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在对列宁的政治领导权思想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在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意识形态阵地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遭到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威胁和挑战。葛兰西通过探索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形成过程中,欧洲的文化传统,特别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克罗齐的历史哲学以及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都对葛兰西产生了重要影响。葛兰西正是辩证地吸收了这些文化传统,"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才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先河。从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基础、实现主体和实施战略分析葛式文化领导权理论,并阐述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在研究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新道路时提出的革命理论,其中对市民社会的重新阐释"、阵地战"的合理运用和培养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等,构成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党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稳固仍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葛兰西在反对经济决定论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主义原则出发,对意识形态做出新的描述性的阐释,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性的、历史性的存在,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力量。阿尔都塞站在"反历史主义"的立场,反对对意识形态的描述性阐释,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结构主义的考察,得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结论。在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质疑的基础上,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也实现了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被认为是适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革命的新战略。葛兰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意大利具体实际相结合,充分认识到文化意识形态的巨大反作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领导权(hegemony),又译为霸权或文化霸权,是葛兰西思想学说中的独有词汇。所谓领导权就是指,统治阶级通过非暴力意识形态控制,通过思想文化潜移默化的定向与灌输,使被统治阶级自觉自愿地接受其奴役与统治。葛兰西认为,在资本主义诞生初期,资产阶级国家...  相似文献   

10.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意识理论以及列宁的领导权思想,对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着一定程度的启迪。重温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知识分子和阵地论思想,有助于深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所以要发挥有机知识分子领导权主体作用,借助“阵地战”策略,切实有效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围绕市民社会、文化霸权、有机知识分子、阵地战等内容,全面地阐明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的新道路理论,即文化霸权理论,并对无产阶级巩固政权的道路进行了新思考。文化霸权理论对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反对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葛兰西政治理论的核心范畴--"egemonia"的语义和政治意义.由此引申出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即领导权与无产阶级领导权、领导权与市民社会、领导权与认同、领导权与文化领导权、领导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6,(5):75-77
20世纪初,意大利共产党领袖人物葛兰西提出著名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文章认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有三方面重要启示意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使其成为先进文化引导者;通过"阵地战"战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正式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价值实现的本质要求,是应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危机的现实需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便体现了党重建文化领导权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5.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提出实践哲学、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无产阶级政党、阵地战等重要概念,其本质是一种无产阶级革命战略,旨在通过夺取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开辟资产阶级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道路。应用文化领导权理论对苏联解体等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更凸显出加强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娜 《华章》2009,(20)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是基于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而形成的.他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手段不应侧重于暴力革命的形式,而应该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进行"文化-心理"革命,因而,葛兰西提出了通过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来获取整个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革命新战略.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当前我国文化领导权建构有重要意义.我国文化领导权建构面临诸多问题: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碎片化”,思想多元化;文化领导权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的挑战;微文化的发展对我国文化领导权的冲击和侵蚀.对此,建构当前我国文化领导权,可采取的路径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来分析我国文化领导权的建构;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作用,促进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加强网络文化领导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葛兰西理论的核心思想。本文简析了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知识分子”等概念以及它们与“文化霸权”的关系,进而简述了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欺骗性”和研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精神生产现象时揭示了“思想的生产与分配”的规律。列宁和葛兰西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不再一般地谈论意识形态虚假性,而是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实现战略。马克思、列宁及葛兰西在意识形态批判、建构过程中揭示的阶级社会和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宝洋 《考试周刊》2007,27(2):46-47
本文试图以市民社会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市民社会理论在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至为关键的一个理论缺陷便是忽略了市民社会理论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