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语言的研究在语言学界是最具挑战性和重要价值的研究领域之一,但关于早期儿童语音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文章是对儿童的语音产出数据所作的个案描写和分析,包括对该儿童语音发展各个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语音习得特点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早期儿童语音习得的一些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综述从20世纪80年代国外关于语音范畴感知模型的提出及实证研究到从语音产出研究出发的中介语音音系研究及优选论的提出,希望对语音感知和语音产出两方面在对于二语语音习得的重要性方面及二者关系进行梳理,归纳和评析,以此建议语音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注重语音输入与语音输出的动态互补关系,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把握语音习得的教学重点,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股学习汉语的热风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汉语重视起来,系统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作为汉语最基础的汉语发音是学习汉语中最难最易混淆的一个部分。本文通过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汉语语音习得的教学建议与对策,希望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运用语音分析的相关理论,结合音系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等理论,以大连学生为被试,通过田野调查,探究大连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表现,并探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解决方言语音影响的途径。研究发现:大连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主要表现为负迁移,学生往往用方言母语中的音[e]代替英语标准音[ai],用方言中的[lei]代替英语[li],用[t]代替英语的[d],用[s]代替英语的[∫],用[i]代替英语的[r],用[t’]代替英语的[t∫],用[v]代替英语的[w]。而方言语音的正迁移使得大连学生的英语[v]的发音更地道。对此,在英语语音教学和习得时,应重视大连方言和英语两种语音系统的差异,以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5.
Baddeley和Hitch在1974年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的子系统-----语音回路,本研究详细回顾了该系统与词汇习得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被试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而言,语音回路在词汇习得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假设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证实,但也有少数研究持相反的观点。目前,一些研究更倾向于前两种观点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二语习得问题一直被国内外知名语言学家研究探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篇文章对二语习得近些年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梳理。着重回顾国内外关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习得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影响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学习的因素以及相关对策两个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即普通话儿童在自然交际中潜意识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的过程。文章对有关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研究做了综合性回顾,旨在总结主要研究成果,探讨这些成果的理论意义,以及造成不同语言儿童语音习得的共性和差异的因素,为普通话儿童语音标准量化表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娱 《考试周刊》2011,(79):87-88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作者以湖南地区的日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语音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软件分析,发现湖南地区的日语学生存在的一些语音习得特征。通过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对该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找出出现该特征的一系列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系统介绍日语音位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音体系;利用已有的中间语信息进行强化对比练习;加入川柳、歌曲等进行趣味教学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海外的汉语语音教学,缺少现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在规则指引下比较容易习得单字调,但是一旦进入语流,仍然普遍存在洋腔洋调的现象,这是教学中没有重视连续语流的韵律结构造成的.多数学者认为,在构成语音韵律的音长、音高、音强三要素中,音高是决定汉语语音自然度的主要因素.然而,我们通过对德国学生汉语发音的听辨实验发现,音长对于汉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样重要,音长偏误也是产生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训练单字调的同时,更要重视训练多音节词的音高与音长模式.本文结合第一作者在澳大利亚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日本留学生对汉语语音习得是个难点。本文主要对一些语音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于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尤其是对母语为无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声调是汉语语音习得的一个难点。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实验室训练的方法提高二语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语音感知能力,这种训练方法也被称为知觉训练。其中高变异语音训练法是运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主要的知觉训练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考察高变异语音训练法对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感知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考察发音人变量对声调感知训练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6,(4):92-97
本研究以对比分析假说、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选取朝阳县高中30名高一的学生为被试进行语音调查,旨在探究朝阳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朝阳方言语音对于当地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既有负迁移的影响,也有正迁移的影响,但主要体现在负迁移方面。具体表现为:朝阳地区学生用方言语音[?e]代替英语语音[e]、[?]和[ai];用方言语音代替英语语音;用方言语音[ei]代替英语语音[i];用方言语音[v]代替英语[w]的发音。而方言母语语音的正迁移使得朝阳本地学生英语[v]的发音更地道一些。针对朝阳方言语音对于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在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对比普通话及方言音位和英语音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将重点放在困难音位上,以纠正方言区学生的发音错误,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语音教学至关重要。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受到母语或英语负迁移的影响,很难发出正确的语音。洋腔洋调的汉语发音让学生自身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试以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实际教学为例,阐述语音习得难点,并找到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调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论文从语调的定义、研究现状、研究难点及出现的问题四个方面对当前对外汉语语调习得研究进行粗略的梳理,以期能理清对外汉语语调习得研究的脉络,找出语调习得研究的重、难点,从而为对外汉语语调习得研究的深入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和英汉对比分析理论为基础,以丹东本地学生为被试,对丹东本地学生英语语音进行采样,重点进行丹东方言语音和英语语音的比较教学,探究丹东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并对丹东地区英语语音学习和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习得法语音素正确发音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陌生而困难的音,只有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针对法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音障碍,通过描述法语和汉语各自所拥有音素的语音特征,试图从中找出解决这些语音障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第一要素,本文一反长期盛行的重文本而轻语音的院校作风和陈腐的学术偏见,强调了语音训练对二语习得的决定性意义:锐化语音的生理感知,树立优良的语音形象并力主发音的准确和正确性,从而克服"以错误的理解取代正确的语音感受"的严重弊端。在对比分析假说和言语学习模型的框架下,结合多年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理论著述的研读,并实验性地借助语音分析软件Praat,在元音、辅音、音节等音段层面全面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若干现象和问题,并借此机会向读者提供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研究的发展状况,指出语音教学研究已由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日益影响语音教学,总结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有效原则及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二语习得中,习得者通常会出现中介语、混合语揉融现象.通过对文白异读现象发生的解释,可分析出习得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语音错误以及原因,并揭示出人们在学习或者模仿语言时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此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二语习得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迁移方式,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帮助汉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就少数民族大学师范生入校前的英语教育情况、英语语音习得、母语使用情况以及语音错误归因方面从二语习得、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分析民族学生英语语音习得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