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语法从句法层面研究被动句,认为被动句是主动句转换而来的。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被动句发挥着独立的功能,这一点往往被二语学习者所忽略,从而使被动句成为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难点。文章试从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出发,对被动句在语篇和语用文体两方面的功能进行评述,希望有益于二语习得和英汉对比。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从最简方案视角对汉语"被"字语类特征的研究.最简方案理论把汉语"被"字的语类定为轻动词和功能语类,它较之以前各种假说更具解释性和分析性,给汉语被动句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新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冬莉 《考试周刊》2012,(32):84-85
在翻译日语被动句时,我们往往倾向于译出一个"被"字。可事实上,"被"字并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如题目中的「昨夜、子供に泣かれてよく眠れなかった。」这句话,由"泣かれて"这个动词的被动形式就可判断出这是一个被动句。但翻译为"昨晚,一整晚被小孩子哭,没睡好"的话,明显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本文通过对日语被动句中哪些需要翻译为中文主动句和中文不含"被"字的句子中哪些要翻译为日语被动句这个角度,来具体论证在进行被动句的日汉互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语主动句转化为被动句的必备条件是:主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但是具备了这个条件的主动句并非都可以转化为被动句,笔从以下八个方面谈谈无相应被动语态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实际上,被动句是叙述句的一种,被动句之所以被归为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特殊句式,主要是因为句中的主语受到了动词谓语的动作支配和干预。古汉语中的被动句有两大类型,即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本文针对以"于、为、见、被"为标志的被动句的使用策略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汉语"得"字的语义分析,将"得"分为实意动词和结构助词(结果性补语句中的结构助词,描述性补语句中的结构助词,可能性补语句中的结构助词),运用完形理论,阐释了实意动词"得"语义中的因果关系原型的隐喻性延伸,揭示了"因果关系"正是实意动词和结构助词的"得"语义中的概念相似性,基于概念相似性的隐喻认知机制是"得"语法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使役句和被动句作为ボイス表现文,其关联性很强,经常被讨论,但是,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本文在从中日使役句转化为被动句这一点上,对可转化的使役句的种类和动词种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日汉语的异同点。只有他动词才可以转化为被动句,语法上的使役句可以转化为被动句。其中主体为自我控制不可能型的语法使役句不能转化为被动句是日汉语的共通点;在日语中,状态动词、自然现象动词和方向、姿态动词不能转化为被动句,而在汉语中,结果动词、创造动词,带有表示标准的补语的动词不能转化为被动句则是各自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被动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下面分别加以说明。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的主语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主动者,即通常所说的主动句(或者叫主动式);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即通常称之谓被动句(或叫作被动式).所谓被动,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种被动式的叙述句,我们称之谓被动句.例如:(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例(1)“兵”是被“挫”的,“地”是被“削”的,主语都是后面动词所表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便是被动句.例(2)有“为”作被动的标志,“父母宗族”成为被戮的被动者、受事者.这也是被动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存在名词移位,其移位受格的驱动。而德昂语的移位主要体现在特殊疑问词、动词和名词的移位,当移位现象产生时,名词移位后导致句法的功能由主动语态向被动语态转换,但是特殊疑问未发生句法功能和词形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德昂语中陈述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差比句的基本词序分析,揭示德昂语中名词、动词、特殊疑问词在句中移位的条件,进一步探讨了德昂语移位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被动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旬,又叫意念被动旬。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所谓被动句,是针对主动句而言的。主动句,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被动句,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动者)。现  相似文献   

13.
在双宾句中,"给"和"走"不应该分析为下层V或功能语类G的显性表现形式。"给"是复合动词"V-给"的主要成分,而"走"(以及"跑"、"掉"、"下"等)在语法上跟"给"没有对等关系,只是动补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已,不一定出现在双宾句中。  相似文献   

14.
日语的「ラレテイル」是由被动形「ラレ」加上体「テイル」组成的,这种表现表达的语法意义是"结果继续"。在形式上,与日语「ラレテイル」对应的汉语表现为"存在句""自然被动句""被字句",对应的韩语表现为"被动形 "。通过实例调查可以得知日语的「ラレテイル」在汉韩语言中如何表现。研究发现,日中韩3语形成了"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被动形 "的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在这组稳定对应表现中,它们都存在着表示"结果继续"的要素。另一方面,"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的对应率与"ラレテイル—被动形 "的对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应该是缘于汉语、韩语与日语的语言类型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动词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一,但仍保留动词的某些特点,即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它又兼有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特点,因此在句中可作主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等成分。动词不定式的一般式有to do(主动)和to be don(e被动)两种形式,具有十分明显的表"将来"的语言功能。1.动词不定式可用来表将来时态。  相似文献   

16.
李琴 《考试周刊》2010,(43):115-116
被动句是日语语态中的典型形式之一,在日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动句的了解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汉语和日语的被动句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汉语则通过介词来表示.有时还从语意理解被动与否。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  相似文献   

17.
形动词是高三俄语语法中的重点,学生把形动词学好了,就为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课本中关于形动词的语法部分,实例较少,课文中也只有三处出现带形动词的句子。我就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用独立定语、非独立定语来调换形动词独立语;有的形动词独立语还可以叫他们用定语从属句代替,使他们熟练地掌握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和它的互相调换的方法。但是讲清形动词的基本概念之后,学生在阅读带形动词这一语法现象的句子,或者运用形动词进行练习的时候,常会碰到一些困难,如:分不清词组、句子的主动与被动,分不清被动形动词长尾与短尾用法的区别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我就举些浅近的例子把道理说清楚,再引导他们学习带有形动词的句子,区别各种形动词的不同之处。例如: 一、区别形动词短语的主动与被动。我告诉学生翻译形动词短语或带有形动词短语的句子之前,应该先判定它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举了下面的例子: a.在会上作报告的那个同志  相似文献   

18.
被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历来是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突出难点。结合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对日语被动句表达法进行分析,探究其偏误的深层原因。在“被”字句教学中建议:教授主动句受事有所属格时,注意区分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注意日语中的间接被动句与汉语的被动句有显著的差异;区分被动句使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语法学界普遍认为:被动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被动关系的句子;被动句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受事或受动者,而不是施事或施动者。可是,与主动句有零主语句一样,被动句同样有零主语句。因此,我认为,被动句就是用被动结构充当谓语或者谓语含有被动语义的句子。所谓被动结构,是由“被”、“为”、“所”、  相似文献   

20.
别把主动句当做被动句陶蔚南,王尔楷句型分类由广义而言,被动句也是叙述句。二者的中心词都是谓语动词。由逻辑的概念间关系讲,被动句与叙述句不能平行并列,它只是叙述句中派生出的附类。常见的语法书章节排列先是叙述句,接着为被动句。这只说明表层的先后顺序,并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