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江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120-120
订单式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常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精工钢构订单班"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培养铆焊技术人才的方法。本论文重点分析精工钢构特色及宣传、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组织、激励措施、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并以订单班培养为契机,逐步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2):173-176
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则是人才培养的宝贵资源。该文在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职业教育师范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从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施、专业教学环境的创设、现代教育技术在专业教学中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对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介绍我国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比中美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我国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下,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瑛  段鹏 《考试周刊》2011,(90):195-196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学生素质培养、课程安排等方面与本科教育有很多共性,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方面完全翻版本科院校。这样做虽然快捷.但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高职院校应时刻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发挥灵活多变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出技术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重点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起着引领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近年来以竞赛为契机,推动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唐霞  谢利民 《职教论坛》2012,(15):93-96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重视职业素养课、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浅但符合岗位需求、专业课程与人才岗位对接呼应、根据就业方向,学生选修专业课程、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适度.课程结构中专业技术课程比重较大.职业性较强,这些可为我院课程设置所借鉴:设置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练就研发型师资队伍培养辅助研发人才、引入产品研发项目培养学生辅助研发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增强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的专业及方向设置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并根据市场调研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外语+行业知识”人才的复合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优化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加强外语教师实践技能,改革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创新了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交通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从当前交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出发,从拓展专业内涵、调整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七个方面。论述了交通职业院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交通复合型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劳动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创新能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职业院校的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等很多专业都将其作为学科基础来学习,在此趋势下,职业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对于适应社会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职业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台湾大同技术学院和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对比两所职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提出台湾职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和启示,包括准确把握行业需求,确定"全人教育"的课程目标;系统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兼顾学生共性需求与个性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学生专业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型课程模式,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该课程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专业教育为背景,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本文立足当前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的现状,分析职业院校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创新后备技师培养模式,是我们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措施。高级技工学校要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各类企业要加强与职业院校的联系,为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提供必要条件.鼓励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当职业院校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要鼓励各类企业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岗位培训、技术交流、研发攻关等多种形式,促进新技师成长。希望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对话,加强合作,共同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那种纯知识型或纯技能型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的社会要求。为此,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现代技工需具备的技能结构进行剖析,根据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及企业用工的需求,将知识和技术的整合、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和职业水平的提高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辅以整合后的通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职业个性课程,建构了全新的任务驱动课程模式。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内在能力,使其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技能训练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经过程。现实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技能训练缺失现象时常出现,成为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脱节的主要根源。综合分析,其原因既有制度层面问题,也有院校自身教育不足困境。解决人才培育中技能训练缺失,应进一步调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制度导向,强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加强人才培养技能课程的科学设置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那种纯知识型或纯技能型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的社会要求。为此,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现代技工需具备的技能结构进行剖析,根据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及企业用工的需求,将知识和技术的整合、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和职业水平的提高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辅以整合后的通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职业个性课程,建构了全新的任务驱动课程模式。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内在能力,使其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要求,项目组对西藏的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开办该专业院校数量、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西藏的地域和资源特色,要促进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应积极兴办工艺美术专业,挖掘利用民间资源充实师资力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共建共享核心课程,深化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正在高职院校开展,研究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然后根据人才的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包含核心课程、专业支撑课程、通用平台课程以及专业支撑课的课程体系。最后提出,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胜任云计算技术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兴起,社会对装饰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培养合格的装饰专业的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从学生的选拔到培养兴趣,从课程的设置到注重实践,从师资的配置到教学方法的改进,都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软件行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对软件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提出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定位,提升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实时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软件人才等建议,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软件类专业。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承担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现代企业的发展规模、技术革新速度及人员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职业院校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大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小到每门课程的具体设计,都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甲醇生产技术》课程设置在化工专业培养方案中,主要培养学生相关的化工岗位技能和理论知识,使其服务于化工生产一线。为此,课程教学不能只进行甲醇生产理论知识的介绍,更应该注重甲醇生产岗位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甲醇生产技术》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为适应新要求、实现新目标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