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中小学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小学学生学习内容的脱节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反差两个方面。做好小学升初中的数学教学衔接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上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 ,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 ,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 ,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教学中,一般可从内容的衔接、方法的衔接,思维的衔接三方面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既全面发展又学习很好,但是进了中学以后却成了学习差生,表现出多种学习问题或行为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小学升入初中的教育衔接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班主任,如果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工作,不仅能够尽快缩短学生的“过渡阶段”,促进学生早日步人中学生活的正常轨道,而且还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安旭明 《青海教育》2007,(11):38-38
随着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了英语课,同时社会力量从事的低年龄英语教学也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从不同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教材、教师、学校、基础等原因,在英语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方面差异很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这一教学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给小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为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作必要的准备。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小学双边的共同努力。这里主要从小学的角度来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一、加强相联知识教学,做好教材内容的衔接工作。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有许多内容紧密相联,如初中代数教材内容中的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分式的加减乘除等,初中平…  相似文献   

7.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一进入到初中会明显地感觉不适应,学习状态出现了起伏,并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这种情况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顺利地做好中小学衔接。为此,今年我们专门组织了中小学衔接研讨活动,中小学老师相互听课、相互看学生作业、举行座谈。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从中受到了一点启发,现从中小学衔接有所欠缺的层面,大胆地从五个方面作简略的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永阁 《辽宁教育》2012,(15):17-19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一直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其症结在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存在很多问题。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拿出策略。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1.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从教师、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材内容的角度,中小学教育教学存在着客观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因此,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无缝对接,是需要中小学数学教师攻克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研究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做好衔接工作的基础1.数与代数领域的衔接。"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在小学,主要学算术数,到初中,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无理数、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史泰元初中教育在小学到高中教育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搞好初中教育,必须首先重视中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中小学教育的客观差异(一)教育对象──中小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1.
中学和小学的教学在内容的衔接和联系上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其中作文的衔接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小学作文在学习中形成思维和行文特点与初中教学目标没有达成一致,同时使学生在转换学习思维的过程中很难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从中小学中作文衔接教育问题展开探究,并在解决这种方法的举措方面提出创新。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吉林省长春市东光学校针对学生在小学向初中、初中向高中过渡中出现的心理、学习行为衔接不连贯等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办学体制的优势,在“十一五”课题规划期间学校确立了“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校本课题,进行了中小学、初高中过渡期衔接教育研究的有益尝试,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具有东光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学习衔接问题,是近年来基础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三学段教学安排,为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教小学想中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在衔接阶段的教学中渗透初中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初中学习做好铺垫与准备,让学生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使之进入中学后在平稳衔接的同时平稳起飞。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时期,是重要的基础教育。要办好初中必须从重视初中、小学的衔接开始。而要做好中小学的教育衔接工作,必须研究学生在这期间有哪些发展变化,存在哪些不适应,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工作。为了抓好衔接,学校教师要特别注意到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适当改变方法,为学生适应中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五六年级——初一年级既是少年期的起点期,又是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结合部,小学毕业一般在6月下旬,中学上课为9月初,长达2个月  相似文献   

15.
在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既全面发展又学习很好,但是进了中学以后却成了学习差生,表现出多种学习问题或行为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小学升入初中的教育衔接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班主任,如果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工作,不仅能够尽快缩短学生的"过渡阶段",促进学生早日步入中学生活的正常轨道,而且还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一直是困扰初中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其症结在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存在很多问题。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拿出策略。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1.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12,(44):28-30
小学和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紧密相连:小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基础,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就数学教育而言,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学习内容、方法、要求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致使许多小学生刚刚升人初中后较难适应这种差别带来的变化,在数学学习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中小学教学衔接不良的问题已经困扰我国教育界多年,  相似文献   

18.
农恒新 《孩子天地》2016,(8):244+246
虽然初中与小学同属义务教育阶段,但由于各自的管理体系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上有明显的差异。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区域内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尤其是本乡镇"对口"中小学)需要加强沟通、了解,做好衔接工作。本文从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含义、必要性、衔接不连续的原因和衔接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从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上看,又分为各个不同的阶段。小学阶段居于起点,属基础教育。初中居于过渡阶段。学生由小学到初中,再由初中过渡到高中、到大学,每个阶段之间就自然有一个衔接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中小学却存在不相衔接的状况。初中教师埋怨小学教师教得不好。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难教。小学教师则埋怨初中教师质量不高。升学时的优等生一到初中成绩就下降。这种状况给我们中小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一点,目前已引起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和一些专门教研机构的重视,并开始着手研究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但怎样加强衔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超前知识的合理渗透,扎实基础的自然衔接要使学生进入初中后,顺利地迈进新的知识领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从小学六年级升到初中一年级的这个过渡阶段是很重要的,这是关系到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重要阶段,能否很好地过渡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初中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