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设疑探究法 “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置疑;在学生的头脑中摆设矛盾,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它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抵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 “疑”设得好、设得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思索探究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所有教师关注的大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寻找培养学生产生兴趣的源泉。发现“亲”“情”是学生进入兴趣之门;“疑“”欲”是学生萌发兴趣之根“;新“”奇”是学生产生兴趣之本。  相似文献   

3.
“学贵有疑”。学习中重视质疑问题,勤于思考;善于与人讨论,甚至于争辩是一种很可贵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朱了读书法》阐明朱熹的观点:“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番后,疑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说:“读者无疑者须都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把“有疑--解疑--无疑”作为一个读书的理解过程,并且认为只有驼 境界才会有长进。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课堂设疑是教师运用疑问诱导学生定向地或发散地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设疑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细心研读教材,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设疑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设疑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迅  相似文献   

5.
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学生发展智力的核心, 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立足点。一、无疑处设疑导思所谓“无疑处”是指教材中直接描述地理事物的内容,学生感到似乎无疑,但并非真止的无疑。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做到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制造直观的教学模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设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老师进行适当的辅导,释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中生在生物学学习中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的调查研究 ,发现学生们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水平差异显著 ,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 ;其次是接受式学习 ;再次是讨论式学习 ;兴趣水平最低的学习方式是读写式学习。对这四种学习方式的兴趣 ,男女生之间以及选修不同科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对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兴趣 ,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而对读写式学习和讨论式学习的兴趣却是高三年级显著低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难怪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目前学校学习普遍存在情况是学生只学习怎样回答问题。学会提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和性质。“质疑”应成为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是我们历史科教师孜孜以求,企盼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实践探索,笔者总结了激发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现求教于同仁。 一、质疑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教材设置一些有趣味、有意思、有训发的提问,让学生在好奇心、争胜心的驱使下,积极寻疑、思疑、释疑,从而获得思维上的启迪,领略学习上的快乐。例如讲“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设疑:“当今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问题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翻看近八十年以前的历史,国共两党为何能走到…  相似文献   

10.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师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用很多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设疑引趣,实验引起,故事引趣的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甚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就尤为重要。一、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愈强,学习兴趣就愈浓厚。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12.
注重有效提问,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廷敏 《考试周刊》2009,(28):176-176
古人曰:学则带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疑惑,是现有知识与思维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或开始,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新知识的源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疑,让学生的思维泛起阵阵涟漪呢?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实现的。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认识不够.往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提问,应采用怎样的呈现方式,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明确什么是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设疑、启发、归纳两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倾向。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设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疑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玩扑克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如果能把"扑克牌"引入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欢快、活跃、情绪高涨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以趣激疑,以疑促思,从而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6.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奇促疑,产生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以活促思,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以猜促探,激发学生情感,发展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媒介,巧设悬念,巩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初探高中生对生物学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中生在生物学学习中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水平差异显,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其次是接受式学习;再次是讨论式学习;兴趣水平最低的学习方式是读写式学习。对这四种学习方式的兴趣,男女生之间以及选修不同科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对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兴趣,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而对读写式学习和讨论式学习的兴趣却是高三年级显低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8.
代成文 《成才之路》2013,(21):50-50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授前设疑,激发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让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先提出问题:"你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所学的课程“热爱”了,或者认为“需要”了,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设疑激趣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对某一知识或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精心设计问题,造成…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善于设疑,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