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极端的提问     
拖着大队人马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应该想不到,在离开北京差不多半个月后,他的两日行程中最被关注的并不是两国经济上的实质性合作,而是他在北大的演讲。2010年11月11日演讲结束后,一条微博在网上传播。在提问环节,北大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英国的领导人,您能从中国模式中学到什么?"卡梅伦略微思考了一会儿,说:"首先是奥运会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黄美玲 《出国与就业》2011,(14):154-155
18世纪到19世纪鸦片战争前后200多年间,中国与英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连接着两国的纽带竟是两种轻如烟的植物--茶与鸦片。中国为英国送去了光明,但英国却给中国带来了黑暗。所以本文将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在英国的发展情况以及鸦片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探讨中国茶与鸦片给中英两国具体带来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庞泽欣 《留学生》2014,(4):12-16
2010年12月,Alastair Morgan正式就任英国驻广州总领事。为了更顺利地展开工作,在赴华任职之前,他曾接受为期6个月的密集式中文培训。他描述自己工作、阅读和学习中文的状态:voraciously(如饥似渴)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4中国农历新年英文致辞中表示:“中英两国的深厚关系远不仅限于经济上。比如,很多中国学生有机会来到英国的大学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在大连召开的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主动谈及教育的话题。他说,奥巴马总统说美国需要教育改革,美国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一般的大学生,已经落后于中国和印度;英国卡梅伦首相也在讲教育改革,伦敦出现社会动乱就是因为英国教育  相似文献   

5.
乡土是莫言小说创作的源泉。他的作品讲述近代以来山东农村的故事,展现出一幅幅奇异瑰丽、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推动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乡土"不仅和文学相联系,也和中国悠久的历史、高深的哲学和灿烂的文化相联系。莫言的小说让我们深入理解"乡土中国"的意义,让我们回顾历史,认识自己,直面现实,去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6.
英国首相卡梅伦与伦敦市长鲍里斯曾是牛津大学的校友,可谓是“铁哥们儿”.但日前,两人却因是否在伦敦市的希斯罗机场扩建第三条跑道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 在前一次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年度会议上,有欧洲国家指责英国政府,希斯罗机场如果再不扩建跑道,不仅会伤害英国的经济发展,也会令伦敦市与世界其他大城市间的联系变得日渐脆弱.为防止伦敦落后于欧洲大陆的其他竞争对手,英国政府必须扩建希斯罗机场的第三条跑道.“为什么伦敦能成为世界的主要金融中心?原因之一是它把世界各地链接得如此之好.而现在,链接开始枯萎了.”基于此,卡梅伦内阁做出了扩建希斯罗机场第三条跑道这样一个艰难的政治决定.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化和最早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它的发展与进步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也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走上现代化之路的。虽然中国和英国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两国走的都是最终将把人类带向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化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8.
萨科齐作为法兰西共和国第23位总统和第五共和国的第6任总统,其对华政策、对华态度从上台伊始就处在摇摆震荡之中,尤其是他在相关"涉藏"问题上的立场更使得中法关系急转直下,萨科齐对华政策调整的动因来源于法对华外交定位改变、"价值观外交"推行、个人"投机"心态及中国迅速崛起四方面的因素,中法两国目前的种种"不愉快",将使得中法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处在冲突与合作并存的深入调整与重新定位中。  相似文献   

9.
“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人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开展的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人成才联系紧密,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突出。深入持久地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经历了直觉、理性、人心三个阶段,他的直觉说有两层含义,一为认识的直观,二为本能的良知良能,随着认识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用"直觉"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妥,遂而提出了"理性"与"人心"的概念,而且梁漱溟对"理性"和"人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通过对"直觉"、"理性"和"人心"(梁漱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解读核心用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得与失。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对"良知良能"的来源试图结合现代的生物科学予以新的解答,这是对"人心"或曰"良知良能"的终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读了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上的《从语文味到人文语文》(以下简称"《从》文")一文,觉得他关于"语文味"教学理论的阐释偏离了他的课堂教学实践,且给人蹈虚之感。同时,其"语文味"教学理论中还存在一些理论和观念的错误。一."语文味"理论概念模糊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中的"味"与中国古典美学联系起来,并用朱立元教授的话说:"中西两种美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与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戴维·卡梅伦出生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是英王威廉四世的直系后裔.他的父亲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从男爵的女儿.卡梅伦出生于伦敦,在英格兰东南部长大. 卡梅伦上学时也曾是个"坏学生",他曾吸食过大麻,这种事情对一个贵族出身的政治人物来说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13.
苗向东 《课外阅读》2010,(14):10-11
2010年英国大选已经落幕,保守党领导人大卫·卡梅伦赢得了胜利,5月1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卡梅伦为新一任首相。43岁的卡梅伦成了近二百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  相似文献   

14.
差生     
如果生在中国,这位英国新首相会得到一个称呼:“差生”。 小学时,他的拉丁文和数学成绩是班上最后一名,其余各科成绩都在全班“垫底”。8岁的卡梅伦曾参演学校组织的《蟾蜍宫中的蟾蜍》,扮演一角,却依然“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他”。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由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组建的卡梅伦联合政府上台执政,这是英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联合政府。卡梅伦上台后就把"责任"二字置于首要地位,其中实行教育问责制成为卡梅伦政府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包括:确保清晰透明的信息公开,强化教育标准局的权威性,制定专业的学校管理标准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殿清 《历史教学》2007,(14):44-48
历史上,宫廷建筑是中外统治者加强王权(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政治文化传统使中、英两国16世纪宫廷建筑消费呈现出很大的差异.首先,两国的宫廷建筑消费在"公""私"属性上存在观念上的差异英国都铎王朝的宫廷建筑消费被认为是国王的私事,受到国王自理原则的限制;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宫廷建筑消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皇帝可以动用国家赋税修建宫殿.其次,在两国限制宫廷建筑消费上存在制度差异都铎王朝的议会从制度上保证了英国国王不能将全民赋税用于王室宫廷建筑;而中国明代政治体制中缺少这样的监督机制,对皇帝的制约缺乏刚性.  相似文献   

17.
越南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密切,文化异中有同。越南与中国文艺之间在"互识"中有共鸣,在"互证"中有共识,在"互补"中有利于共进。《西游记》等电视剧在越南的热播、追看和翻拍就是一个证明。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宫廷建筑是中外统治者加强王权(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政治文化传统使中、英两国16世纪宫廷建筑消费呈现出很大的差异.首先,两国的宫廷建筑消费在"公""私"属性上存在观念上的差异:英国都铎王朝的宫廷建筑消费被认为是国王的私事,受到国王自理原则的限制;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宫廷建筑消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皇帝可以动用国家赋税修建宫殿.其次,在两国限制宫廷建筑消费上存在制度差异:都铎王朝的议会从制度上保证了英国国王不能将全民赋税用于王室宫廷建筑;而中国明代政治体制中缺少这样的监督机制,对皇帝的制约缺乏刚性.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中旬,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每日邮报》发表署名文章,支持英国教育大臣戈夫正在推动的英国价值观教育倡议,并将倡议中未曾明确的价值观具体内容阐释为"崇尚自由、包容他人、担当责任、遵守法治"。他希望英国价值观能成为英国中小学教育的指定内容。在瑞典召开的一次小型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卡  相似文献   

20.
钟义见 《教育》2011,(2):42-43
2010年11月11日,中英两国正式宣布启动中英教育合作伙伴项目,以资助两国的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进一步创建合作伙伴关系。据《教育》旬刊记者了解,此项目是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所举行的中英教育部长峰会成果之一。此次峰会的重点在于支持并鼓励更多的英国学生及学术机构与中方进行交流,这不仅意味着增加在华学习的英国学生数量,同时也意味着进一步加强教师及学术间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