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孩子由不成熟开始过渡到成熟。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了矛盾冲突,渴望独立与自由,但又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行为和想法常常脱节。这个时期的很多家庭也因此矛盾重重。给孩子立界限,可以让父母变"教育"孩子为"应对"问题。事实上,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单纯地教育常常显得苍白无力。立界限能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享受自由,但同时又不缺乏规则的约束,孩子在"责任田"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后果自己承担,既享受了想要的自由,又在界限之内合乎道德地生活,真正做到负责任地在爱中成长。和孩子立界限是青春期家庭教育的一条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时学生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学生在这个时期心理等方面都尚未成熟,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不仅需要对孩子要爱,还需要严,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诠释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3.
十五六岁,正值生理发育已近成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之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乐于探秘,喜欢猎奇,但又缺乏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稍不注意,就会被邪恶淫秽的东西扭曲了灵魂。  相似文献   

4.
何楠 《家教指南》2008,(4):24-26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爱告状,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一般来说,7岁以下的幼儿大多有这个“爱好”。从孩子“告状”的目的看,主要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常常手足无措,于是想“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题。总的来说,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李亚男 《家长》2008,(1):6-6
《家长》问卷问题五:您该怎样处理孩子玩"网游"甚至沉浸其中的问题?A.坚决杜绝,决不允许孩子碰"网游"B.适当允许孩子玩一玩健康的"网游",但要控制时间C.没有成熟的想法面对这个问题,选择各项的家长比例相差  相似文献   

6.
3月,又到妇女节。许多女同胞也许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几年前那个没有孩子的自己对妇女这个称谓多少带点排斥情绪,虽说妇女是指所有成年女性,但印象中总觉得妇女的形象应该是:身材微微发福,带着孩子操持家务,为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牵绊。然而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和宝宝一起成长的日日夜夜让我们欣然接受了妈妈这个身份,并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成熟女人的自信与满足。  相似文献   

7.
丁一 《新读写》2014,(1):42-45
一个生命要走向成熟,不是事先设定一个理想,然后通过这个理想的设定者告诉我们的手段去努力就能达到。父母和老师如果有理想,当然是好事,但只能让孩子自己去努力。而不是父母设计理想。或者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让孩子去完成。  相似文献   

8.
《家长》2007,(Z1)
半大孩子最难管,他们不再是我们翅膀底下的小鸟,他们有了自己的圈子。圈子是一种认同和归属,也是一种制约和束缚。我们与其站在圈外担心着尚未真正成熟的孩子是近朱者赤,还是近墨者黑,不如跟随《家长》调查小组从社会学这个专业视角走进孩子的朋友圈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时代,女性对自己的生活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要求,同时也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她们的价值观不断地更新,她们的思想不断地成熟,她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然而,生育对女人们来说,无疑还是一件人生的大事,孩子是女人生命的延续,孩子丰富了女人的生活,并使一个女人真正走向成熟与完满……对于一个自立、自主和自强的新女性而言,何时拥有自己的孩子才最合适呢?  相似文献   

10.
梦想是盏灯     
在2007年第6期64页的"我的声音"上,我们选录了李超群同学给本刊的来信,没想到这个自称"被上帝遗忘的孩子",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直关心、支持本刊的柳守忠老师,更是向这个孩子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为她送去了深切的关怀和鼓励。让编者深感欣慰的是,李超群点亮了自己心中的那盏灯,这个懵懂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  相似文献   

11.
郭彦霞 《山东教育科研》2014,(20):I0008-I0008
对于所有的家长和老师而言,青春期的孩子是最让人头疼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难管教,正在走向成熟的他们,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来的是叛逆、不听话,难管教,可是,青春期对所有人来说又是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家长和老师都不敢怠慢。  相似文献   

12.
前几日,笔者一个当班主任的朋友在他的班上进行了一次调查,承认曾经偷拿过家里的钱的孩子占四成,经常偷拿的孩子竟占三成,而且绝大部分家长都不知情。这个调查结果应该说是令人触目惊心。笔者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现在的孩子对钱是比较敏感的,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难抵御钱对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有出息的聪明的孩子,没有几年就能独立自主地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遇到问题时,他能够尝试着用一些新方法或者是意想不到的窍门来解决它。对父母来说,有许多能够使孩子变得更成熟和更有自立能力的方法。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孩子有机会看到和接触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更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不懂事到懂事,从幼稚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然他(她)以后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并且要生活得尽可能的适意,那就要学会明白这个世界的道理。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特征、品德素质,大多数是在幼年的时候形成的,这个阶段的早期教育最为关键,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侯捷 《河南教育》2011,(11):26-27
每个人的心理成长发育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对自身心理成熟都有促进或延迟作用。为什么有些学生心理比较成熟——“懂事”.而有些同学则幼稚、不成熟——“不懂事”?其实,这种成熟与不成熟都是一种社会适应状态.它反映出一个人社会化完成的水平。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懂事”的孩子常常会让不少教师感到棘手或困...  相似文献   

16.
许孝友 《中学文科》2009,(3):132-132
高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都到了十七、八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从生理上来说,正在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叛逆或者是反抗的心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攻心为上,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之友》2014,(1):57-59
很多孩子因为讨厌老师,从而失去对这个学科的兴趣,那我们当老师的责无旁贷。老师碰到这种情况,不能责怪学生任性、不成熟,而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讲,当你特别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别指望这个人很喜欢你。  相似文献   

18.
马彩萍 《教师》2012,(1):105-106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和家长往往不太注重孩子的情绪。总是认为孩子情绪多变是由于年龄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成熟了。其实不然,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成熟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作为教育者,有义务让孩子学会拥有成熟快乐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都到了十七、八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从生理上来说,正在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叛逆或者是反抗的心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攻心为上,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3月,又到妇女节。许多女同胞也许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几年前那个没有孩子的自己对妇女这个称谓多少带点排斥情绪,虽说妇女是指所有成年女性,但印象中总觉得妇女的形象应该是:身材微微发福,带着孩子操持家务,为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牵绊。然而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和宝宝一起成长的日日夜夜让我们欣然接受了妈妈这个身份,并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成熟女人的自信与满足。母性是本能,但当妈妈仍是需要时间去感知和探索的。并不是从宝宝呱呱坠地起,一个妈妈就豁然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