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琴 《文教资料》2007,(24):145-147
耳疾逐渐加重,一次次爱情挫折,贝多芬经受着不幸命运的折磨。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贝多芬创作了《热情奏鸣曲》、歌剧《费德里奥》、《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等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不朽名作。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创作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等作品,响彻世界,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就是其音乐创作中的一个代表.这部交响曲无论从旋律、和声上说,还是从曲式结构、长度、风格上论,比他以前的音乐家都有所发展,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创作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等作品,响彻世界,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就是其音乐创作中的一个代表。这部交响曲无论从旋律、和声上说,还是从曲式结构、长度、风格上论,比他以前的音乐家都有所发展,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4.
许多音乐评论家对贝多芬的《黎明》这首奏鸣曲极为称赞,认为它是一首欢乐的生活颂歌,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先声。如果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8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步重大的准备的话,那么Op.53是明显的第二步。在第一乐章和最后乐章中,时代的鲜明轮廊是十分清晰的。巨大的尾声几乎相当于  相似文献   

5.
交响曲,即交响音乐。“交响曲”一词源于古希腊文“Syvrphonoia”,原意为“和声”,是同时发响的意思。人们经常把它喻为音乐之国的神圣殿堂。它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奏鸣——交响套曲),其曲式结构不一,典型的交响曲含有四个乐章,除此之外也有三个乐章、五个乐章、两个乐章甚至一个乐章等形式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6.
在贝多芬完成9部交响曲的创作之后,其他作曲家的交响创作出现了危机,勃拉姆斯在如此巨大的压迫感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后人喻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音乐学者都认为勃拉姆斯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深受贝多芬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进行结构和音乐的分析,试图寻找其中贝多芬的影子,并且探索勃拉姆斯是如何挣脱巨人的束缚,开创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  相似文献   

7.
英美人都非常喜欢音乐。无论是古典音乐中的圆舞曲(waltz)、奏鸣曲(sonata)、交响曲(symphony),还是现代音乐中的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爵士乐(jazz)、摇滚乐(rock and roll)和流行音乐都拥有大量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朱勇 《教师》2010,(11)
弗兰克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对法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与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晚期写的唯一交响曲的简略分析,总结了该部作品的主要和声运用特色,体现出弗兰克作品中传统与浪漫相互融合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9.
朱勇 《教师》2010,(14):124-125
弗兰克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对法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与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晚期写的唯一交响曲《d小调交响曲》的简略分析,总结了该部作品的主要和声运用特色,体现出弗兰克作品中传统与浪漫相互融合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0.
作为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酝酿和创作与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处在同一时期,作曲体现了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痛苦,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相似文献   

11.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浪漫主义文学在音乐中的体现 ,文学性集中体现在乐曲的叙述性、戏剧性和抒情性方面 ,其象征性的音乐主题和表现手段 ,也富有鲜明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2.
普罗科菲耶夫是本世纪苏俄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大师,其一生的创作遍及音乐艺术的各个领域,所作七部交响曲在其全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现代主义音乐作品,第二交响曲所使用的音乐语言、艺术手法和结构布局明显不同于运用传统手法创作的第一交响曲。它是一部对于技术的探求多于情感表达的作品。最突出的特征是采用结构主义和近似无调性的表现手法,讲求对比,而且是多重对比  相似文献   

13.
交响曲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音乐素质,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人们的交响曲欣赏水平还不高.提高交响曲欣赏水平,应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本知识,把握欣赏规律.一般而言,可以借助标题,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分析、把握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熟悉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形式,在较高层次上辨析、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14.
布拉姆斯一生共创作了四部交响曲,交响曲中包含着深厚的古典因素:第一是古典音乐形式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乐曲的整体结构、每一乐章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创作手法等几个方面.第二则是音乐中所折射出的理性思维,如审慎的创作态度、严肃的社会性、"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思维逻辑等.  相似文献   

15.
海顿     
十八世纪后期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派音乐大师。1732年3月31日生于奥地利的一个贫苦车匠家庭。六岁开始学习音乐,八岁进教堂唱诗班当歌童,刻苦自学理论作曲,1761年起任宫廷乐队指挥达三十年之久。他的作品甚多,有交响曲一百零四首,弦乐四重奏八十三首,钢琴奏鸣曲五十二首,神剧五部,歌剧十九部,以及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其他还有室内乐、弥撒曲、清唱剧、独唱康塔塔、歌曲等,其中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交响曲《告别》、《惊愕》、《时钟》最为著名。他一生始终保持平民意识,在创作上又与其故乡民间音乐保持联系,作品中充满民族的淳朴、明朗、幽默、愉快的乐观主义精神。在音乐上最大的贡献是由他初步确立了古典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形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交响乐之父”。  相似文献   

16.
西贝柳斯是十九世纪末北欧音乐界一颗冉冉升起的闪耀新星,他的音乐几乎包括所有的音乐体裁,其中交响乐是他创造的音乐中最为优秀的部分,也是最能够体现西贝柳斯音乐天赋的体裁,本文拟对西贝柳斯的《a小调第四交响曲》创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管弦乐是贝多芬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领域,其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他的革命精神及创作热情正是在交响曲中得到了体现。本文仅从英雄主题这一角度来浅析贝多芬九部交响曲在艺术上的特色。从他的音乐中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全部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创作中心的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罗斯社会运动高涨的条件下出现的一个社会文化力量——"强力集团"的重要人物,鲍罗丁可以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六十年代末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鲍罗丁一生创作了三首交响曲,而《第二交响曲》对于鲍罗丁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部作品体现出了古俄罗斯勇士昔日的英雄业绩及其大胆、豪放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也体现出了鲍罗丁在音乐中对生命的渴望。本文将从鲍罗丁的生平、俄罗斯"强力集团"以及鲍罗丁的《第二交响曲》这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埃克托·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法国作曲家,创造了交响乐音乐效果。在音乐史上他对标题音乐有两大功绩,那就是"固定乐思"的运用和新管弦乐的创立,《幻想交响曲》的卓越与魅力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他通过音乐创作不断地达到自由,一次又一次从苦难走向欢乐,九部交响曲是他这一心路历程的完美体现.虽然康德、黑格尔、席勒等德国美学大师很少提到贝多芬,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决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的创作年代基本与德国人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德国古典美学形成和蓬勃发展时期相一致.因此,贝多芬九首交响曲应该是辨证思维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关系得到印证,我们有必要对对他的交响曲的哲学思考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