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清源,是日籍华人围棋圣手,1914年5月19日出生在福州。原名吴泉,排行老三,同年移居北平。父亲是北京北洋政府平政院科员。吴清源7岁学棋,在父亲的支持下,棋艺提高极快。不料1924年他11岁时,父亲因患肺病治疗无效去世。家中生活一时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2.
俞颂华名垚,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1893年3月9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正月廿一日)生于上海。今年是他诞生九十周年。俞颂华在上海澄衷中学和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毕业后,于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得学士学位。在日本时,就开始研读马克思等的著作。1916年年底,曾回国至北京,与钱梅先结婚,婚后又去日本。他在中学时代,就喜爱阅读报刊杂志,关心时事,立志成为于国于民有利的新闻工作者。从日本回国后,于1919年4月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这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开始。同年9月,《时事新报》发行《解放与改造》杂志,  相似文献   

3.
前两天转发了一条微博,说的是我喜欢的一位男演员张震,说他拍《赤壁》,为演孙权熟读三国;拍《建党伟业》,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 有人说仅仅是一部电影,张震也只不过是一个演员,如此付出有必要吗?张震不悔,不悔,是一种多可贵的东西,不悔,也是一种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李秀卿 《编辑之友》2011,(9):116-119
一1931年3月16日,学新闻学的袁殊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创办了一份报纸《文艺新闻》。袁殊当时还没有接近左翼文艺,所以报纸政治色彩不突出。鉴于当时国民党当局"文化围剿"的恶劣环境,冯雪峰想到将这份报纸发展为"左联"外围刊物,以为左翼文  相似文献   

5.
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  相似文献   

6.
8月12日黄昏,华灯初放,我来到周口市第二高中院内,4岁半的徐华兵一见到我便问:“米伯伯,陆爷爷和毕阿姨怎么没来?”我告诉他说:“他们回郑州和北京去了。这围棋就是他们给你买的!”他看着围棋竞抹起眼泪来了。小华兵是个早慧儿童,现在不仅能读《康熙大帝》、《365夜》、《十万个为什么?》等长篇小说和科普读物,能背诵160多首诗词,对小数四则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篮球峰会上大放异彩之后,王哲林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人们在热议他数千万的身价以及他能否成为下一个姚明刚回国,王哲林就接到了父母的"警告"。"我们第一时间提醒他,国内媒体都在说你,你要做好自己,在国家队集训练好基本功,不要关心外面说什么,不要被媒体干扰。"王哲林的父亲王昌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隔一段时间就会提醒他一下。我们讲什么他都能听进去,不叛逆。"4月上旬,王哲林受邀赴美参加篮球峰会,这是集合了美国及全世界优秀青年  相似文献   

8.
《围棋报》是1988年3月14日创刊的。创刊之际,正值中日围棋擂台赛紧锣密鼓之时。为此,在创刊号上,《围棋报》就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为振兴围棋事业鼓与呼”的评论员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地表明了我们的办报方针,为振兴围棋事业、弘扬民族文化鼓与呼,也可以说是对社会的承诺。《围棋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得到不断发展,就是创刊伊始的这种高度社会责任感,使我们始终坚持了正确的办报方向,奉献给读者一份高品位的精神食粮所得到的回报。 一、社会需要是《围棋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客观原因。在众多因素中,社会需要是最根本的一条。《围棋报》的创办和发展,首先是适应了振兴我国围棋事业,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在酝酿创办《围棋报》之初,我们就得到了中国围棋协会和国手们的热情支持。陈祖德、聂卫平等国手一听说我们拟创办《围棋报》,就对我们予以热情的鼓励,挥毫泼墨为尚未诞生的《围棋报》题词,并积极为《围棋报》组织稿件,提供信息。《围棋报》创刊号出版发行,引起了社会和围棋爱好者的强烈反响,并得到新闻界的重视,《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作了报道。当年出版的《中国围棋年鉴》,也以专门的条目介绍了《围棋报》。  相似文献   

9.
1956年春,大概是三月间,我到纽约胡适之先生家里去看望他和他夫人。胡先生见到我就说:"你知道我这几天作甚么?我在写丁在君(文江)的传。他曾经告诉我说,《野叟曝言》里写的中国西南地理,大致不错。你有《野叟曝言》没有?"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谈话第一次谈话是1978年12月2日,记录稿大约1600字:这个谈话是邓小平在准备把他写就的"讲话提纲"交给于光远的时候,就"提纲"内容所做的讲解。一开始,邓小平说:"讲过了,与外国人讲过。"这大约是指此前他同日本、美国客人的谈话。据《邓小平思想年谱》记载,邓小平在11月26, 27和29日分别会见了日本民社党访华团、美国专栏作家  相似文献   

11.
宋扬 《今传媒》2003,(4):72
《西安晚报》5月14日摘编了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在美国NBA打球最近应召回国参加集训,备战亚锦赛的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5月20日托人给国家男篮秦皇岛基地打电话,转达了他的两点“要求”:一、得知国家队想自备两台衣服烘干机,姚明要求由他出钱为队里购置,供全队使用,国家队离开后留给基地;二、姚明提出,到秦皇岛后,集训期间不搞任何特殊,生活条件跟别  相似文献   

12.
艰难的第一轮融资1996年,我正处在创业初期。当时我去找美国知名风险投资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资深教授爱德华·罗伯特,见到他时我就跟他说,"我想创业,你看我回国这段时间的业绩,能不能给我投一笔钱。"我以前就认识罗伯特,他对我做的事表示"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有兴趣,但没有敲定。这是当年4月的事。到6月我就又回到美国,再找罗伯特谈,他说他愿意投资,但是先按200万美元估值。他表示可以投一笔钱,但是必须还要有另外两个人一起投才行,因为一个人投风险太大。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9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并将日本殖民者驱逐出中国领土,继而控制了东北的局势,而日本在殖民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大量资产被苏联拆运回国,关于该项资产是作为苏联的"战利品"还是中国抗战胜利对日索赔的一部分,文章将从法理和对日索赔两个角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报发现有一个词语经常见诸报端,那就是城乡结合部。举例如下:《人民日报》1至4月就出现了十多条这样的写法,如2月27日5版《感觉他跟亲人一样》:道里区城乡迎宾社  相似文献   

15.
战后携子寻夫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流亡日本多年的郭沫若决心回国参加抗战.7月25日凌晨,他告别了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驶向祖国的海轮.7月27日下午,顺利到达上海.  相似文献   

16.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第五册收入与绍兴有关的古籍辑校本五种:《范子计然》、《魏朗子》、《任奕子》、《志林》、《广林》。后四种的作者都是绍兴人,《范子计然》作者不详,但范子即范蠡与绍兴关系密切,所以鲁迅也特别关注,予以辑录。鲁迅对故乡绍兴先贤的著述情有独钟,从日本回国后即有集印之意,他1911年4月12日致许寿裳信中有云:"迩又拟立一社,集资刊越先正著述,次第流布,已得同志数人,亦是蚊子负山之  相似文献   

17.
1.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傲慢与偏见》)2.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4.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22):22-25
<正>作为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第一位特约新闻评论员,杨禹当前备受国内外关注。几年来,央视多数重大时政直播中均由杨禹担纲新闻评论,出镜栏目包括《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环球视线》《共同关注》《焦点访谈》《中国新闻》《今日关注》等。10月26日,记者在成都对他进行了专访,就新闻评论、记者成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央视与自媒体不是"上风"和"下风"的关系记者:考察你的从业历程,2009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点。这一年,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个名记者叫黄远生,1885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一个书香之家。16岁即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又做了“进士”。但他无意立即为官,受新思潮影响,他设法到了日本留学。1909年,才回国做了清政府的邮传部员外郎,兼参议厅厅长。但他后来弃绝官场,在民国初年,做起了新闻记者。他先后担任过《申报》、《时报》等报的驻京记者,并积极为《东方日  相似文献   

20.
正《白日焰火》横空出世,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刁亦男接受媒体群访时,谈及今天的成功坦言,其实面对重重困境,他一直在跟随时都会妥协的懦弱斗争。继张艺谋、王全安之后,又一位陕籍导演柏林"擒"熊,而且首次入围就拿金熊大奖,他的名字叫刁亦男。乍一听,或许你觉得冷门,殊不知,他在此前身为编剧的履历也是牛哄哄:张扬导演的代表作《爱情麻辣烫》、《洗澡》,内地偶像剧的经典作品《将爱情进行到底》。转型做导演后,作品屡屡受国际电影节青睐,低调做事的风格,造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