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惯子如杀子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因犯罪被官府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提出要见他母亲一面。当他的母亲痛哭流涕来到他面前时,他要求母亲能让他吸最后一口奶。当这位慈母将乳头放到儿子嘴里时,儿子竟狠狠地咬了一口说:“都是你害了我啊!”从昏死中醒过来的母亲,回味着儿子最后说的这句话,如梦方醒——正是自己对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家规,不讲国法,造成儿子善恶不辨,性情放荡,走上邪路,真  相似文献   

2.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听奶奶讲过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一个江洋大盗被捕后,被官府判了死刑,临刑前,他要求再吃一口母奶。一贯娇惯儿子的母亲答应了儿子的最后要求,当母亲将乳头露出时,儿子上前一口将母亲乳头咬了下来,母亲疼得  相似文献   

3.
四个神职人员的母亲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儿子。“我儿子是个教士。”第一个骄傲的母亲说,“当他走进一个房间时,人们会说:‘您好,教士。’”第二个母亲接着说:“我儿子是个主教。当他走进一个房间时,人们会说‘:您好,主教阁下。’”“我儿子是红衣主教。”第三个母亲继续说,“当  相似文献   

4.
当我翻开小学第九册语文课本时,一篇名叫《秋天的怀念》的课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到底秋天会怀念什么呢?为什么不是春天、夏天或冬天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好奇地读了起来。原来作者史铁生因为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就悄悄躲出去,待他平静下来后再安慰他要好好地活下去。母亲因为肝病疼得晚上睡不着觉,白天还强忍着疼痛推儿子去外面看菊花。由此可见,母爱是多么伟大和无私啊!说起母爱,我也深有体会:当我生病时,母亲总会给我端水送药,问寒问暖;当我郁闷时,母亲就会成为我的开心果;当我犯错时,母亲就会严厉地批评…  相似文献   

5.
【题目】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时,有人打电话向他的母亲表示祝贺:"你应当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他的母亲回答说:"我也为我的另一个儿子骄傲。"祝贺者问:"你的另一个儿子在干什么?"这位老太太自豪地回答:"他在地里挖土豆。"要求:根据以上材料,提炼观点,写一篇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北京科技大学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暑假期间每天清晨4点起来,帮做环卫工的母亲清扫马路,当记者提出要采访这对母子时,这位母亲担心因为自己是环卫工人而使儿子被别人瞧不起,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但我们间接了解到,小伙子曾对母亲说:“没有环卫工人,市民就好像生活在垃圾场一样。”儿子的坦荡与母亲的顾虑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什么让母亲畏惧?也许正是“清洁工没地位”这样的偏见让母亲用拒绝采访的方式来“保护”儿子。笔者认为,儿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有着特别的光彩,不仅仅是他陪同母亲劳作的行为,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从容而平等地…  相似文献   

7.
本刊启事     
《中学生数理化》2007,(7):31-31
四位母亲聚在一起谈论各自的儿子. “我儿子是个牧师.”第一个母亲骄傲地说,“当他走进一个房间时,人们会说‘您好,牧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谎言     
佚名 《家庭教育》2011,(1):91-91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9.
四个神职人员的母亲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儿子。“我儿子是个牧师,”第一个骄傲的母亲说,“当他走进一个房间时,人们会说,‘您好,阁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他们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中学,学生每…  相似文献   

11.
瓦匠     
从娶母亲的那天起,父亲就盼望着能有个胖儿子,可母亲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邻居们就和父亲打趣,唤母亲为"瓦窑",唤他为"瓦匠"。父亲每次都笑着敷衍过去,他相信母亲会给他生个儿子的。父亲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当母亲生下第三个女儿--我时,恰好赶上计划生育"大行动",父亲想有个儿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  相似文献   

12.
三袋米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rú)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相似文献   

13.
宝贝对不起     
一个母亲,很多年前,把年幼的儿子弄丢了。 18年后终于相遇时,母亲激动地上前拥抱儿子,儿子也抬起了手,但是准备拥抱母亲的手臂举到半空却无力地落了下来,他不能想象这样的女人,竟是自己的生母,她看上去是那么苍老沧桑,就像是奶奶一样。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母亲悲伤地凝视着儿子比利,他饱受白血病折磨,刚刚满6岁,人生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她曾经像其他母亲一样,希望儿子能够顺利地长大成人,然而,恶性白血病却击碎了她的期盼。母亲希望帮儿子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实现一个梦想,她握住儿子的手问道: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有什么梦想?”儿子想了想,苍白的脸上露出笑意,他说:“妈妈,我希望长大后能当一名消防队员。”妈妈对儿子说:“明天我去消防队,看看能否让你实现愿望。”她说这话时心里很没底,心想也许自己在异想天开,消防队每天面临的情况都是十万火急的,哪里会让一个生病的小孩子掺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便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了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娘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孤寂生活。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皱着的脸上充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在黛绿中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  相似文献   

16.
浙江台州一位母亲来电咨询:我的儿子上二年级了,在一次家长观摩课上,当老师宣布班上要举行一个什么竞赛时,好多孩子都十分踊跃地举手参加,我发现我的儿子好像无动于衷,没事人一样。老师说他一向都是这样的,对各种竞赛活动不怎么积极。  相似文献   

17.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他是作家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  相似文献   

19.
正[开开心心——阅读]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帮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像是在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  相似文献   

20.
母亲     
母亲,我祝福你因为你知道怎样把你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他走了,现在让我们谈谈他的归来。当你在一个节日,看见一个回乡的旅客,手里闪烁着珠宝,那趾高气扬的神情——是傲慢?还是炫耀他的金钱和鸿运?你别去迎接他,他可能不是你的儿子。母亲,如果当你倚门盼望而感到悲伤,那时候在短墙外面出现一个远近闻名的旅客,他带着宝剑,披着盔甲,头上戴着胜利的桂冠,扬扬得意地昂首前进。也许有人以为这是了不起的,其实宝剑、黄金和威名又算得了什么。你别去迎接他,他可能不是你的儿子。母亲,如果在一个黯淡萧索的秋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