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常用办公软件Word一次完成一项查找替换这一功能的局限性,利用VC++调用Word查找替换功能,以数字、字母、汉字、特殊符号等为例设定多个查找替换项,实现对文档内容的批量替换。  相似文献   

2.
如果Word文档中有多余的空行,直接打印会浪费很多纸墨,如果用手工逐个删除,实在累人!其实,你可以利用Word自带的“替换”功能来进行处理。在Word中打开[编辑]菜单,单击[替换],在弹出的“查找和替换”窗口中,单击[高级]按钮,将光标移动到“查找内容”文本框,然后单击[特殊字符],选取[段落标记],我们会看到“^p”出现在  相似文献   

3.
敏敏  李良  阿舒 《现代教学》2004,(4):47-47
活用Word的特殊字符替换功能上海市敏敏点“编辑”菜单下的“替换”,选择“高级”。在“查找内容”和“替换为”中使用“特殊字符”可以实现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功能。比如,网上常有一些文本不到一段就换行或者两行间还有个空行。用手工删除整篇文章中无用的换行符十分麻烦。使用替换功能,在“查找内容”中输入两次“段落标记”,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之类的表述,经常见之于各种教材和试卷的题干上。至于“下面”、“下列”两者之间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又怎样区别使用,许多人则不甚了了,以致乱用一通。例如:  相似文献   

5.
彭亚军 《教师》2014,(28):118-118
正【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word文字处理中的重要部分,在初中信息技术考试中,文字处理是必考的题型,要点是在文章中进行查找和替换的操作。【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可能接触了一些相关知识,但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并不会操作,故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1)掌握用"查找和替换"来对文字材料进行编辑。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表示“用鼻子去嗅”义用“闻”,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嗅”。从人们语用心理因素和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闻”和“嗅”用法演变、替换的内在动因目的是为研究词语的演变、替换提供活体观测。  相似文献   

7.
蓝越 《现代语文》2009,(11):55-57
“喫(吃)”,是继“食”和“饭”之后“食用”类词的又一成员,它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基本活跃于口语之中;五代时在口语中完成了与“食”的义位替换;到了宋朝,“喫(吃)”字大体上确立了在“食用”类词中的统治地位;在现代汉语中它已发展成为“食用”类词的核心。本文拟从词义演变的角度,通过统计的方法观察“吃”在“食用”语义场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求函数极限的方法较多,利用“等价无穷小的替换”求函数的极限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舔”是汉语中表示“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的主要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其词义发展呈现了两个突出特点:施事开始向除动物和人之外的非生物体扩展;所舔的对象由以前具体事物开始向抽象事物扩展。这些变化为其新义位的产生奠定了有利条件。“舔”与“舐”的竞争从明朝持续到现代,“舔”真正替换“舐”发生在当代,但二者在现代方言中的竞争替换情况要相对复杂。关注“舔”之词义发展和对“舐”的替换.为我们深入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和词语替换提供了活体观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量身定夺,切不可生搬硬套。在设计《查找与替换》一课时,为了使课堂教学科学性和趣味性并重,课前我翻阅了很多有关“查找和替换”的知识内容,构思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一、设疑启发,引人入深学习信息技术中word文本这一章节,由于理解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在学习时显得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如认识编辑中的“查找和替换”这一节,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在教案设计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始我便以通知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  相似文献   

11.
“尤其”和“特别”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副词,都表示程度深,隐含比较义,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自由替换。  相似文献   

12.
红星 《现代语文》2004,(6):43-43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论、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采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作品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叫“败笔”;无拘无束地写作叫“信笔”,对某些方面有所感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叫“随笔”,正文结束后的补…  相似文献   

13.
Windows的“文件查找”功能主要用来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让它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清除垃圾文件。平时笔者清除电脑中的垃圾文件,一般都是用优化大师来完成,等了解了优化大师的工作原理之后,发现这项工作完全可以利用“文件查找”功能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语料库标注是语料库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除词性标注外的各类标注一般都较难实现批量操作或自动化.本文介绍了文本处理软件PowerGrep的查找、替换等主要功能及其功能赖以实现的正则表达式。并以自建的电子商务翻译语料库的标注处理为例,说明如何利用PowerGrep在替换标注赋码、添加标注以及校对标注等方面实现批量操作.  相似文献   

15.
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意义是思想,句子的意谓是真值。在复杂语境中,句子具有通常意谓和间接意谓,“保值替换”并不失效。弗雷格没有解释在任意复杂语境中“保值替换”能否顺利进行,也没有对句子具有通常意谓和间接意谓的可行性做出明确解释。  相似文献   

16.
陆琳 《现代语文》2009,(11):27-29
本文对北大语料库和人民网副词“都才”连用时可以被替换成“才都”的语料进行了逐一分析,对可以被替换的语料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副词“都才”连用时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最后分析得出“都才”可以被“才都”替换的两个条件,即“都”的意义和副词凝固程度。  相似文献   

17.
钟向前 《现代语文》2009,(11):153-155
“喝”和“饮”在现代汉语中都可以用来表示把某种液体从口中咽下去的一种行为,但文言文中一般用“饮”。在近代汉语时期,“喝”开始与“饮”具有同义关系。本文从词汇史的角度观照,以期大致描写出“饮”与“喝”历时替换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确定为总目标中的十项具体目标之一.在各阶段目标中,新课标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语文教科书也把“查找资料”写进了很多课文的课前“预习”、“阅读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之中.可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济”、“渡”两词与名词宾语的搭配变化,可以大致看出从上古到中古“济”、“渡”两词的替换关系以及两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何君义 《教育艺术》2006,(5):42-42,26
课件的构成,是将影片剪缉、动画、图片、声音、文字等各种教学信息。根据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使用恰当的软件工具将其组合、排列成一组可控制播放顺序的“幻灯片”,课件的使用,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直接产物。随着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日渐普及,教师使用课件上课,已司空见惯。老师们通过网络查找和享用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下载或自制教学课件,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件使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幻灯片的演示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