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艺凡 《华章》2008,(15):1-2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由往日的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大国.国际石油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国际石油资本频繁的投机和炒作,以及由此而引致的人们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预期.作为石油贸易"小国"的我国不得不承担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立足现状,认真、务实地研究当前形势下国际石油资源贸易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石油贸易发展战略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石油安全概念与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安全最早是一个军事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内外对它的界定有一定的差异。石油安全的本质是供求矛盾,合理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导致西方主要石油进口国纷纷实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美日等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实施的背景和措施,对于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近两年国际油价曾一路上涨。因此,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非常重要,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安全战略;提高石油利用率,实行节能政策;实现能源多元化;调整交通运输政策;建立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加强亚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维护石油安全是各国重要的石油外交目标。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剧增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中美两大石油消费国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着竞争,但在维护石油安全方面,中美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石油安全利益。中美两国应当进行"非零和"博弈,建立基于共同石油利益基础上的新型石油竞争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婧  龙志德 《华章》2007,(6):9-9
今天的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货物交易市场,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使得石油消耗量急剧增加.国内成品油的计划定价机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且仅仅是被动的跟踪石油国际油价的变化,无法反映国内石油供求关系.这必然会使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转移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石油市场的波动,本文将探析使用金融手段来保障我国石油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特别是原油进口在我国外贸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国的工业乃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石油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且中国现在的石油对外贸易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全面制定缓解供需矛盾、进口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提高中油集团竞争力等措施,积极开展国际石油合作、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与我国石油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以及世界强国对石油产地和石油海上运输线的控制,构成了国际政治形势与石油安全的特定关系。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和对石油进口依赖度的增加使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构建石油安全战略成为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石油安全是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石油安全直接影响到其改革成就的巩固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謇问题。在解决石油安全方面。由于中亚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中国与中亚极具合作的可能性。本就是通过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中亚石油储藏的现状、以及对中国与中亚在石油安全方面合作现实可能性的分析描绘了中国与中亚石油安全方面合作的新场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扩大和改善国家发展的能源基础,而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石油供给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问题,则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中国在石油利益分配格局中具备的实力、能源安全、宏观调控等角度分析,认为我国有必要、也有能力构筑石油安全防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中亚地区接壤,并与之有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往来,石油储备丰富的中亚地区对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探讨了我国石油安全,中亚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中国与中亚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