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舜帝推行孝悌,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始祖;柳宗元倡行尧、舜之道以图"利安元元",是唐代儒学复古运动的一位主要奠基者.笔者旨在研究永州土地上出现过的这两位伟大人物,探寻其内在的思想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2.
朗诵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显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朗诵艺术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根植于传统儒家的"中和思想",朗诵艺术显示出了独特的"中和之美".声音的虚实、语流的起伏、语气的更迭、节奏的回环,使各个部分既各司其职又集中统一,既错落有致又浑然一体,集中体现了朗诵艺术综合的、和谐的、变化的"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籍装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的"过度设计"问题.文章阐述了书籍装帧中"过度设计"的概念、危害和体现;继而分析了导致书籍装帧中"过度设计"成因--设计师主观表现,并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设计师做好与书内容的沟通工作;树立服务于读者和人性化设计的思想;设计师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倡导一种"朴素的中和之美",并将这一传统文化思想贯穿入书籍装帧设计中,即顺物自然,反对过多的雕凿和修饰.  相似文献   

4.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文章所贵者,"道"也.从孔子的"思无邪"到扬雄、刘勰的"文从道出""文以明道",从韩愈、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到今天的"立德树人","道"本"无痕",但"道"融于"文"中,"文"是"道"的物质载体和具体表现,也推动"道"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对初中学生来说,一篇好的作文,是细节和情境的再现,是情感的充分表达与智慧的完整呈现,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美丽折射,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树立和生长.  相似文献   

5.
北宋词坛盟主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又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其创作"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显示出"中和"之美。他的词《定风波》和《水调歌头》体现的平淡、超旷的境界,也与"中和"之美相融通。本文从作者的创作心境、情感和两首词的意境以及审美意义等方面来领悟苏轼词的"中和"美。  相似文献   

6.
黄石公圯上授书时之所以不以孟子所谓"折枝"之类考验张良,而选择"堕履",履的至轻至贱显然是首要原因.但是,黄石公之履又使人自然而然想到西周初年召公赐姜尚之履、<周易·履卦>以及道佛二教中的"遗履仙登"、"只履西归"等文化现象,通过探究"履"在上述现象中的诸多文化意蕴,结合圯上授书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在燕齐神仙方术之说大兴的秦汉时代,"半人半神"的黄石公借履试探张良,又不仅仅因为履是至轻至贱之物.说黄石公之履在时人眼里是他"高士"身份的象征,是张良封疆称侯的先兆,意味着以柔克刚、谦退守礼的修身平天下之术,也并非全是凭空臆测.  相似文献   

7.
老子之"道"的认知与体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老子之"道"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老子之"道",它的提出背景是其认知之前提,涵义考略是其认知之基础,对首句的理解乃是认知之关键.老子之"道"具有"返璞归真"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为依托,对中国艺术中"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机制作了概观性梳理,认为"势"在中国艺术中是通过蕴含性、趋向性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道"的运行状态;"势"的生成是一个"道之势--心之势--形之势"的同构机制:"势"的艺术创造在于"即体成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中国书法创作则追求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强调"书为心画"、"达其性情",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渗透,使二者的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  相似文献   

10.
阅读王田葵、何红斌两位先生<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之前夕,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2005年9月15日在宁远九疑山举行的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祭舜大典结束后,我即乘车从舜帝陵返回永州市区.沿途的山景很美,特别是穿过因新开通的九疑大道而显露出来的"十里画廊"--一段连绵耸立、特别生动的群山,那种人被车子运载而又一路看风景、一路沉思默想的感觉真是很好.几日后,阅读<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时,这种美好的感觉又重新出现.不过,这回是王、何二位先生用他们思想的马车把我从舜文化的源头运载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地带.  相似文献   

11.
舜帝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始祖,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史前人物。对舜文化的研究,是本世纪以来一个新兴的话题。随着"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话题越来越普及,"舜文化"一词也逐渐成为流行语,因为无论是"以德治国"或是"和谐社会建设",都需要到舜文化中去寻找思想资源;再加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推动作用,对舜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成果也越来丰富。然而,能展示集体研究实力的厚重成果则还是比较少见。今年3月,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和永州市舜帝文化研究会的同仁共同合作,出版了一套包括10部著作的《舜文化研究文丛》。一次性推出如此有分量并达到较高水平的集体成果,这在全国舜文化研究领域尚属首次。5月14日,由湖南科技学院、永州市社科联和永州市文联联合主办了一次"舜文化研究与《舜文化研究文丛》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40余人,提交论文和书评20多篇。这里选编了6篇书评的主体部分,以笔谈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王文不仅将孙奭之疏误作了林氏的观点,而且误会了孟子"因先王之道"的"因"字.<孟子>该章前半部分言说的重心乃在于"以"和"因"字上,"以"作动词"用"解;"因"则作动词"就"解,为靠近、凑近的意思,引申为利用、实行、操作、实践等,而非王氏所认为的作为××的标的或依据."因先王之道"、"以不忍人之政"("以仁政")和"行先王之道"同属动宾结构且语义完全一致,而"先王之道"和"尧舜之道"则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前者指汤武式之仁政,后者指尧舜式之善心(仁心).王文认为孟子"徒善一徒法"之句乃在于强调"先王之道",如制陶"模范"一样的"规整"功能,即强调"先王之道"作为标的或依据之重要地位,这就不仅未深究孟子"先王之道"的具体内涵,而且也否定了孟子"徒法不能以自行"(法不能自己行)的明确论断.  相似文献   

13.
舜,亦称虞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冀州人.<尚书·舜典>赞之日:"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记>中称颂道:"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始祖.如果说,黄帝文化是政体文化,炎帝文化是农耕文化,那么,舜帝文化则是道德文化.他们共同构成了蛮荒的远古文化三道亮丽的风景线,共同奠基了苍凉的远古文化三座巍峨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新解释闻一多"诗言志"三义回忆、记录、怀抱.指出诗乃"止于心上"即记录,与拍拉图"诗言回忆"同一命题;诗即"誌",是诗人以记忆为源,用语言记录审美意象,使诗美摇曳生姿;诗即"志",乃"心之所之",诗人的心态是诗的内在形式.呼唤把蕴藏在人民群众生活矿藏的诗美挖掘出来,记忆诗美、记录诗美、弘扬高尚诗美,表现崇高理想,显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5.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6.
金庸笔下的武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是武侠小说中描写武当的经典文本,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其中武当山、武当武术、武当道士等艺术形象,小说字里行间浸润了"道"之神韵,体现了武当文化的精魂.它们作为一种"能指",旨在表达了对"所指"--诗性精神的高扬,和对道家传统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全景式问题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中最能体现其理性美的重要一类,其理性美主要表现为"批判之美"和"关怀之美"."批判之美"体现在对反面事件和人物作真实客观的描述以及大量的议论之中."关怀之美"则既可从选择的关注对象看出--多为弱势群体,多为关乎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的大事情;也可以从作品对弱势群体的感情倾向看出--一方面同情他们的遭遇,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去启蒙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舜帝推行孝悌,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始祖;柳宗元倡行尧、舜之道以图“利安元元”,是唐代儒学复古运动的一位主要奠基者。笔者旨在研究永州土地上出现过的这两位伟大人物,探寻其内在的思想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19.
舜,亦称虞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冀州人。《尚书·舜典》赞之曰:“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记》中称颂道:“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始祖。如果说,黄帝文化是政体文化,炎帝文化是农耕文化,那么,舜帝文化则是道德文化。他们共同构成了蛮荒的远古文化三道亮丽的风景线,共同奠基了苍凉的远古文化三座巍峨的里程碑。(一)*任何文化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环境密不可分。大舜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呢?我们认为:大舜生活在人类经过漫长…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华夏族即形成对远古中华历史文化认同观念--黄帝是华夏族的共同始祖,尧、舜等人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中国谱牒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是对这一认同观念的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