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用心构思     
构思,是作者着手写作前一系列的思考活动,其中包括根据掌握的材料和主题的要求来选择角度,谋篇布局,选用最适当的体裁和表达方式等等。1988年,我采写的“一家与港商合资的村办服装厂为什么破产倒闭”一文,写作前就经历了一番颇费苦心的构思活动。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唐山市新区三里屯村,与外商合资兴办了一个服装厂,由于过分相信外商,没有依靠海关、商检、外贸、银行等部门,对外商的信誉、资金、履约能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写作问题一般来说,随着采访获得材料的时候开始,报告文学的写作构思也就开始了。这时候,作者在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中,在跑外围获得的材料中,在现场观察的感受中,都有一些东西撞击着作者的心,震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引起作者的玩味与思考。这实际上就是构思的开始。不过,这时候的思考还是片断的、不完整的、不定型的、甚至是散乱无章的。直至采访结束的时候,当你回忆深思,或者打开笔记本,重新检阅得来的材料时,你的思想会渐渐明晰起来,会对你的采访对象有个基本评价:这个人值不值得写?写他什么?如何去写?这时候便进入了总体构思。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选择“突破口” 在构思中自然要考虑到选择角度和选择定位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发点”也是“突破口”,“角度”也是“定位”。怎样进行构思:怎样选好角度呢?这里有一个“切口”需要选择。 突破口,从军事上讲,就是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从新闻选择上说,就是为采访写作定位——确定行动的方向,打开“入门之道”。因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喜欢文学的青年。我常听一些有经验的文学作者说,要进行文学创作,首先要进行艺术构思。我想请你们解释一下什么叫艺术构思? 南阳黎军黎军同志: 我先给你打个比喻:人们要想盖一座大楼,备好了沙、石、水泥、钢筋等材料,并不能施工,还要设计一个图纸或模型,然后才能按照这个图纸或模型把大楼盖起来。如果把文学作品比作要盖的大楼,这篇作品的艺术构思就是盖大楼前的设计图纸或模型。不过文学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写成提纲用文字表  相似文献   

5.
报告文学构思有着自己的特点。它必须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必须是新闻事象的真实而艺术的反映。构思的内容大体包括:炼材、炼意、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确定焦点,以及框架构想、意境的创造、情调的设置、氛围的渲染等。  相似文献   

6.
新闻怎样选择,有很多方法。我认为,新闻选择的关键在于抓“统帅”,抓“出发点”,抓“突破口”。 抓“统帅”——新闻选择的构思 “统帅”就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同样,要想使采访能抓住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使文章条理分明,就得抓纲,抓起指导作用的原则——纲领。 写文章,材料多了显得累赘,所以要“提炼”,要“择优录取”,要去“杂质”、抛“废料”。怎样才能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出来呢?需要提纲挈领。“纲”就是“全局”。胸有全局,才能落笔有神,使文章“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 古往今来,凡写作之人,均重“构思”二字。所谓构思,是作者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7.
<正>摄景中的艺术构思是一种形象的思维活动,是摄影前的思想准备。例如对拍摄主题的确定、主题形象的选择、光线的运用、拍摄的角度、拍摄时机的把握、前后景的选择、景深的控制、影调和构图形式的确定、后期制作效果等的考虑,统称为摄影构思,它贯穿于摄影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是每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样的一个材料,出自不同水平作者的手,或者选择报道的角度不  相似文献   

9.
四十年前,当我初学写诗的时候,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一位编辑在给我的退稿信中写道:“一首诗首先要有一个完整新颖的构思,再有一两句警句,它就是一首好诗了。”她的话永远地记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写诗所遵循的原则。 构思二字的起源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诗的人无不在构思二字上下功夫。一首诗的成败主要在于它的构思巧拙和选取角度所决定的,然后才是语言的新鲜和形象的选择等一系列工程。我自己也曾把诗的构思比喻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一首诗和一座楼应该看成同是一项工程,一座楼首先要确定它是高层还是低层,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的历史,从历史和设计实践的角度分析陈列设计的规律。四十年来国内外陈列展览新思想、新材料的应用,可供博物馆陈列设计者参考和借鉴。作者在文中对新的革命史陈列设计构思,以及方钢管框架和“格栏设计”的结构、材料、工艺加工技术等作了简要介绍。成功的陈列设计应具备合理、经济、独创和审美四个方面。陈列设计应表现博物馆的特色和个性,即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李晓东 《记者摇篮》2005,(10):48-48
新闻视角,是指采写者选择把握新闻角度的着眼点。在相同的新闻事件中,由于选择的视角不同,作者写出的新闻作品就会大不相同.表现出新闻价值也是良莠不齐、有高有低。因此,选择好新闻视角.是新闻采写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对外报道中,选择好最能引起国外读者共鸣的角度,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报纸上的新闻之所以不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不讲究新闻写作角度,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是角度不新,就是角度相同,没有个性。 新闻角度,就是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新闻角度又分为选题角度、取材角度和写作角度。同一事件、同一人物,可以从不同侧面予以报道;同一主题,也可以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可以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新闻角度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能否成功。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一篇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可能因为没有选择好角度而流于一般化;而一篇题材一般的稿件,可能因为找到一个新角度而获得成功。 六十年代,焦裕禄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也应该这样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抓的问题和别人一样,  相似文献   

13.
魏明清 《新闻窗》2012,(3):112-112
在摄影创作中,精确地再现现实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酝酿到作品的艺术处理以及后期制作,无不体现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没有构思的艺术创作是不存在的。实践证明,一幅平庸的纪实照片和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的区别,恰恰在于是否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认识熔铸进去,并通过特定的艺术构思体现出来。正由于摄影往往是在极为短暂的瞬间完成,因此深入探讨摄影艺术构思的特点和规律,就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14.
写作思路是形成文章结构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要训练学生将零散的材料有序化。不同类型的议论文会产生不同的思路,产生思路的过程,是从论点出发,将文章内容分析、综合、概括,使文章的写作规律化的过程。这种思路,在写文章时往往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这种模式,从思维角度讲,以一定方式组合成有规律的系统,它有助于我们快速构思文章。当然,在训练了一定程度之后,要突破这一模式。才是训练的初衷。 议论文主要类型的写作思路要根据命题者的角度和所给的材料的不同而设立。据此,议论文主要有这样几种思路:阐述型、评述型、批驳型…  相似文献   

15.
画面编辑是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前期摄取的画面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它要求编辑具备操作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技能,需要编辑具备对画面的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画面编辑是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它既是前期节目构思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又要根据材料对前期构思加以完善。一个称职的编辑能够运用编辑手段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日,与一耍笔杆子的朋友聊天,谈及写新闻报道、搞经验材料的秘诀时,均感到选择“角度”的重要性。就如同摄影、绘画一样,写文章讲究找“角度”,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颖 《编辑之友》1996,(4):48-49
心理契合的达成周颖【梅河口】作者、编者、读者是构成发表作品的主体要素。三者间心理契合的达成,标志着作品的成功。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这三者间的心理契合呢?我认为:第一,作者在行文构思前必须研究编者的需求心理。从著书立说到新闻报道,其中的作者、编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读物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为更好出版纸质图书,本文以制作图书的材料为基点视角,帮助编辑和作者了解各类纸张的大致特点,进而围绕图书内容、品质定位及外观形式,选择适合的纸张材料制作封面、正文,以达到预期设想的目标.此外,从制作角度提出若干注意事项,从而保障图书成品的质量及制作周期.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选择上。就新闻写作而言,选择更是一门学问。采访,要选择题材;立意,要选择主题;构思,要选择角度;表达,要选择语体。选择的水平和技巧,往往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成败。本讲着重对语体与题材、语体与描述对象、语体与语境、语体与语言的民族化等问题作些探讨。一、误体与题材  相似文献   

20.
写小小说,贵在有新意,选择题材,确立主题,构思角度,着眼点都应在这个新字上。在我的桌面上放着编辑部转来各地读者写的小小说。读后,有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首先在选材上缺乏新鲜感。有不少业余作者都想写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的深刻变化,但所选的素材大都是“讨饭村”变成了“电视村”,“穷光棍”变成了“万元户”,要么就是某某人富了之后捐款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