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的“1 1”分钟,是指讲读课文前1分钟和讲读课文后1分钟。 一、课前一分钟说话,重在培养表达能力,同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教育打好基础。 现在很多教师在讲读课文前安排了一两分钟的说话训练,或背诵摘抄的片断,或朗读自己的日记,或干脆放手让学生随意说几句话。这样对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有一些帮助,但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理性的朗读训练,即注重整合、注重情感、注重发展、注重创新的朗读训练。在指导朗读训练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训练的单一性,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力求做到"训"得艺术,"练"得愉悦。我在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归纳整理出了几种特殊而实用的课文朗读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情。它说明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顶点。文章内容简单,语言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幸听过这样一堂课。 一位教师执教课文《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在认真思考,充分交流后,教师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连忙向小鸟求救。  相似文献   

5.
第二册第六组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南京浦口实验小学朱秀云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观察训练、词句训练、朗读和说话训练。要注意的是修改后的教材有两课说话训练。训练学生学习课文叙事方法,完整地说清楚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并提出具体要求,这样可为培养学生从说话到写话逐...  相似文献   

6.
正一、潜移默化,描绘阅读教学"真读"模样1.科学安排朗读训练的程序。一般情况,朗读训练可以按如下程序进行:(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精读课文,确定朗读基调;(3)自由练读,体会思想感情;(4)试读互评,丰富朗读感悟;(5)再次品读,传递朗读感受。当然,根据需要有些环节可以省略或再进行若干次反复,以达到真正提高朗读水平的理想效果。2.确保充分朗读训练的时间。课后,教者说课反思,听者评课反馈,往往都会提到朗读训练的时间不足,  相似文献   

7.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重点。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朗读训练的形式、方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有效"诵读,使语文课堂"读"出心裁1."有效"导读——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叶圣陶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学生认真思考、充分交流之后,我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无穷无际的大海,吓得它忙向小鸟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要传达的意蕴,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和意蕴感。但如何加强朗读训练?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性”。一、注意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加强朗读训练,并不仅仅是多读,而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否则便成了乱读、瞎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训练朗读,即必须注意朗读训练的层次性。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教学目的,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或…  相似文献   

10.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训练。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课文思想感情靠读,积累语言也要靠读。低年级读的训练尤其要注意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让学生通过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按初读、再读、细读三步对学生进行指导。一、初读识音辨意,重在读通课文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案例】《祁黄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则历史故事。课文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于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适合进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文。教学本课时,我本意是立足文本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朗读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刚初读完  相似文献   

12.
这里介绍的,是关于“说读”的教学手法。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以学生的语言活动为中心,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它以课文品读为目标,以深入理解为目的,在课文阅读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这既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法,也是一种高效教学设计思路,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当它能够支撑整节课的教学的时候,它又是一种新的课型。如《卖炭翁》的说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朗读———读得顺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说性语言表达训练)。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  相似文献   

13.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教学这篇课文要以识字为重点,加强朗读、说话训练。识字教学要注意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朗读教学,注意指导读好教材第一次出现的问句。说话训练,要与学习课文融为一体,提供句式,  相似文献   

14.
刘永军 《辅导员》2013,(30):49+52
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像其他能力一样,只有通过逐步训练,才能形成。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显然,语文教学要讲究训练。从模仿开始。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训练须紧密结合范文进行。朗读、背诵和接近原文的复述,是经常性的训练。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常用词语、句  相似文献   

15.
课文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丢失骆驼的商人在一位老人指点下找到了骆驼的事。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能力训练的传统教材。教学本文,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全过程中,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3.领悟“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作好铺垫1.和生词朋友打招呼。长期登山失望不知不觉石阶到达展现一级一级2.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画:青蛙大海;板书:困难)【词语的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供了载体。】二、朗读感悟1—3自然段1.自由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2.交流:(1)山高:①…  相似文献   

17.
李慧红 《文教资料》2012,(22):56-57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普遍不爱"说话",究其原因,主要有:不够自信,害怕出错;不够投入,害怕出丑。有学生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以下几条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策略:消除胆怯心理,激发表达欲望;教给表达方法,培养说话习惯;创设课文情境,享受"说话"过程;利用课件、课文插图加强"说话"训练;利用特定的话题训练"说话"能力;利用活动实践训练"说话"能力,这样初中语文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活水,永不枯竭。  相似文献   

18.
《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根据课文的编写意图和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若采用"初读感知、演读明理、朗读激情、拓展导行"的教学思路,容易使学生通过人物对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什么?让学生读通课文。在对一个班级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快速了解学生们的语文水平?让学生朗读课文。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读通课文"。那么,如何训练学生读通课文呢?一、明确目标"读通"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个训练目标,教师要了然于胸。"读通"只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标点符号和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读  相似文献   

20.
<正>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像其他能力一样,只有通过逐步训练,才能形成。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显然,语文教学要讲究训练。从模仿开始。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训练须紧密结合范文进行。朗读、背诵和接近原文的复述,是经常性的训练。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常用词语、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