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知识型激趣法、故事导入法、前后知识联系法、巧设圈套导入法等。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学科.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灵活应用虚拟情境导入法、真实情境导入法、实践情境导入法、问题情境导入法等,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情境导入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王伟红 《考试周刊》2011,(92):45-46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音像造势导入、温故知新导入、诗词警句导入、作者简评法导入、悬念法导入、图画法导入。  相似文献   

5.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精心设计"导入"的教学情境,不仅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还可以提升无意记忆,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成功的导入法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情境创设是课堂导入的重要环节,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史的导入是情境创设的一种,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数学史的导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把握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数学史的导入过程中应注意其实效性、启发性、连贯性、机智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非常重要,其不但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让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观。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在通过复习导入法来进行教学导入时,教师不但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要注重教学导入的联系点、问题情境的设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营造气氛。例如,在  相似文献   

8.
王晓可 《考试周刊》2014,(94):182-182
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导入式方法,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导入式教学可以采取情境导入法、阅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自然导入法和影视导入法等。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巧妙地运用会话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新语言知识创设情境。会话导入法可分为设疑导入法和FreeTalk导入法。一、设疑导入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抓住文题,激趣导入;巧设圈套导入;设置悬念导入。  相似文献   

11.
实验导入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实验导入法,可以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能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设计有效的新课导入环节.科学的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有效的导入方法有新旧知识衔接法、情境创设法和实验导入法等.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导入难,难在它必须起到集中精力、酝酿情绪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把导入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自然又加一重困难.但只要教师明确导入设计的目的,把握好教材、教师和教育对象三者的关系,绝妙的设计便会出现.以设计形式分类,不下十种之多.不管是情境法、谈话法,还是偶发事件法或表演法,其设计关键都在一个万变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14.
赵晓菊 《教师》2012,(29):78-78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生动、有趣的导入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简笔画导入法、多媒体情境导入法、诗歌朗诵导入法等方面,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相似文献   

15.
情境导入是较为重要而特殊的一种,其鲜明特点和最大优势就在于"以情动人,以境入胜",通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特定情境诱发学生情感体验,进而调动其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作为一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有着自身鲜明的优势,一线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并勤于总结,以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结合具体案例系统探讨了小学语文情境导入法的几种具体方式,即语言描述情境导入、图片或视频情境导入、实物演示情境导入、现场游戏情境导入,冀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徐春芳 《教育艺术》2007,(11):64-64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对力学教学导入法的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从教学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借助图片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联系时事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等。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温故知新导入;巧改标题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设置悬念导入。  相似文献   

19.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设疑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时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因此,教师从情境设疑、实验设疑、生活设疑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学课堂运用设疑导入的技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20.
柴侠 《考试周刊》2010,(36):73-74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别出心裁地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