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比较液体的深度;或在深度相同时比较密度,从而判断出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但有时会遇到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入容器后,液面的高度也不同的情况,尤其是密度大深度小或密度小深度大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应用公式p=ρgh判断,这时可采用下面的特殊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判断不同形状容器中液体压强大小是中考的常见考题,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关键是认清题目中是求解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还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然后厘清题目中一些物理量的等量关系,如液体密度、深度、质量和容器质量等,最后利用压强公式p=F/S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题,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压强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固体产生的压强,液体产生的压强,气体产生的压强,在初中阶段,固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公式p=F/S求解,液体产生的压强通常用p=ρgh求解,但是有时候一些题目用常规解法较麻烦,容易出错,有时无法求解,现就有关压强的计算,介绍一些技巧方法。1、在计算液体压强时,常用公式p=ρgh,但有时候用p=ρgh计算比较麻烦或不能计算压强的大小,而用p=F/S进行计算比较方便、快速、准确。例1由三只完全相同圆柱体容器,在其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盐水>ρ水>ρ酒精)。A.水最…  相似文献   

4.
武银根 《物理教师》2007,28(6):30-31
初中教材中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液gh,由此可导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公式为F浮=ρ液gV排,这两个公式的应用只适用于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情况,如果液体本身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两个公式就不能应用了.图1问题1:如图1所示,容器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液体中深度为h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化问题已成为中考压轴题。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化,有些题目单纯应用p=ρgh求解,思路曲折,难度较大。本文想转化思想,根据液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单位面积上受力发生变化造成的,可见对此公式的灵活运用,不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现将两种方法分析如下;方法1、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可先求出水位变化,再计算压强变化,可称为“水位差变化法”。方法2、简单快速的为“浸物变压法”公式为ΔP=ΔSF,即计算所投入液体中该液体压强的改变量。举例如下:例圆柱体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液…  相似文献   

6.
徐秀梅 《考试周刊》2014,(52):137-137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适用于所有压强,P=ρgh适用于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基础题多直接用公式,而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提高题,要记住解答压力、压强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7.
一、理解公式p=ρghp=ρgh是由压强的定义式p=F/S推导而来,一般用来计算液体的压强。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被研究点到液面的深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质量等均无关。公式中的h指的是研究点到液面的竖直高度而不是指液体的长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压强公式P=F/S和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进行计算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涉及的题目情境复杂,解法多样.有的用P=F/S,有的用P=ρgh,还有的两式兼可.学生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常把两公式张冠李戴,造成错解.由于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造成繁解.有无突破这一难点的恰当方案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公式p=ρgh对于计算液体压强是普遍用的,它表明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和液体的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重和容器形状等均无关.例1求图1中A处煤油的压强.分析:公式p=ρgh中的h是深度,即液体内部计算压强的那一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不是那一点到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此距离为高度),也不是倾斜的容器的长  相似文献   

10.
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gh,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这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总,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FS。例1三个形状不同的容器A、B、C的底面积都等于S,分别装有相同深度h的同种液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试比较:图1(1)各容器底面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2)液体对各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大小;(3)如果各容器的重力不计,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分析:(1)三个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也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A=pB=pC=ρgh;(2)根据压强公式p…  相似文献   

11.
鄢裕 《初中生辅导》2010,(14):37-39
看到公式P=ρgh,大脑闪出它是液体压强的通用公式,无论液体的种类如何,盛放液体的容器如何,都用之计算。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h表示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  相似文献   

12.
李忠义 《甘肃教育》2008,(11):55-56
初中物理教材中告诉我们,液体深度为h处的压强P=ρgh,也就是液体某一深度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那么有如下的问题:有甲、乙、丙三个如图所示的容器,容器的高度均为h,底面大小相等,容器内盛满液体时,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3.
很多同学在学习了压强公式P=F/S和P=ρgh之后,对两者关系以及解题时公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惑.在此,我浅谈一下两公式的关系及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理解掌握,熟练应用. 公式P=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决定式,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适用.但要特别强调公式中F表示的是垂直作用在受力面积S上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而公式P=ρgh则是P=F/S的推导式,该公式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物体压强的问题中,常用到公式p=F/s和p=ρgh,但是每个物理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合理、灵活地运用公式才能顺利解决问题。对于形状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压强而言,这两个公式都适用。当容器形状不规则(上下粗细不均匀)时,要首先分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内部问题)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外部问题)。对于内部问题(液体问题),要先算压强后算压力;对于外部问题(固体问题)要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p=F/S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计算公式.它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由定义式可推得两个常见推导式:①p=ρ液gh(九是液体深度),它只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②p=ρ物gh(h是物体高度),它只适用于密度均匀且上下尺寸、形状一样的柱体,如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流程图解题,学生按图索骥,可操作性强,大大降低了解题难度,学生在"游戏"中搞定!效果较为理想. 首先让我们认识p=F/S和p=ρgh这两个 公式,前者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固、液、气产生的压强,后者仅适用于静止液体产生的压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固体粗细均匀,水平放置,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推导也是p=ρgh.  相似文献   

17.
在有关液体压强的习题中 ,常见到两个容器装入液体后 ,压力大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问题 .如下面的问题 .题目 如图 1所示 ,底面积分别为 S甲 、S乙( S甲 h乙 ,S甲 相似文献   

18.
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用不同的正确解法求出一题目的答案,可谓殊途同归。请看下面这道题目: 容积为2立方米,高为1米的容器,盛满某种液体,所盛液体重为15680牛。求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强,(不计容器厚度) 解法一 液体的质量 m=G/g=15680牛/9.8牛/千克=1600千克。 液体的密度 ρ=m/V=1600千克/2米~3=0.8×10~3千克/米~3。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gh =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1米 =7840帕。  相似文献   

19.
液体的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在求液体压强时直接用p=ρgh公式,而且适用任何形状的液体.求固体压强时,如果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产生的对支持面的压力,而且固体是柱形的,用p=ρgh公式往往会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20.
P=F/D和P=ρgh是处理压强问题的两个重要公式.在学生们的认识中,压强公式P=F/S主要用于固体压强问题的处理,几乎不单独处理液体压强问题;而液体压强公式P=ρgh更不会去问津固体压强.现在,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先看看P=F/S是怎样处理液体压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