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育和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对高年级的学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小学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从生活中得到升华。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用生活的方法解决实际美术教学中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活化美术教学淡化学科中心,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以美育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人文素养。以初中为例,对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活化教学所指的是,我们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地将学生课堂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一起,从生活中汲取教育素材,拉近学生课堂与现实生活间的距离。生活是我们实施教育的重要核心,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又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去。为此,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实施是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的责任,必须抓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美术教学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将多样化生活元素渗入美术教学,实现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巧妙链接是小学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本文从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链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构建了新的教学观,新课改同样强调“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和引导生活”。在生活化视域下,如何将小学美术课堂导向生活,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切实打造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生活化教育的内涵、意义,就生活化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6.
生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站在生活化的角度,利用生活 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并创设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场景’再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和传统的美术教育相比较,生活化视角下 的美术教育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它不仅是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创新行为,还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并且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整体c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将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以帮助学生利用美术知识及美术技能将生活美化,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领悟美术的魅力和价值。为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有必要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教学当中,使美术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同时通过让学生体会美术的美好而更加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8.
刘国元 《考试周刊》2014,(35):47-4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生活化,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生活的充分联系。小学作文教学更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导到生活中,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学生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文时才会有素材,作文才会不空洞,表达的情感才会更丰富、真实。生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作者就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这一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小学美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课程,美术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多种类型的画作、手工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的美术教学不能离开生活,需要引入生活元素,将教学生活化,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的慧眼,使学生能够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基于以上原因,对生活化美术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29):17-18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创建生活化的场景来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因为语文学习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二者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二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以生活为教育的中心,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语文学科知识,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框架。因此文章从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出发,重点探究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育与教学方法,以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美术生活化教学是将“美本身”还原为“生活本身”的教学,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教学。它淡化学科中心,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以美育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素材、活的方法,展开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生活化知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美化生活服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从创设生活情境、选用生活素材、展开生活探索、组织生活活动、鼓励生活创意等方面出发,打造生活化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师生对美术教学也都越来越关注。在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师应使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生活化,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有效方式积极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美术是对学生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通 过美术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小学美术 可以说是对学生艺术教育起到一个启蒙作用,其内容包括多种 类型的作画和手动设计等,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有关的,这也 是基于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的教材。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 时候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需要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中,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本文主要就小学美 术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是当今时代教育的呼唤,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笔者从多年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了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策略,以期待与一线岗位的小学教师共勉。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作为美术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化的课内外相结合的美术教学,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真正让美术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初中美术教学必须贴合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使教学变得趣味化和生活化,通过回归生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本文从分析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入手,阐述了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设计要点,并提出了几点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术学科是一门源于生活的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提升。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探索中实现美术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强调我们的学习应当与生活进行紧密的练习。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校教育不能够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分割开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从生活角度出发进行美术教育也成为了当下教学的重要趋势,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获得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将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美术的价值,本文围绕"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微"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柏 《亚太教育》2021,(2):134-135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力推行,小学教育阶段对美术学科教育的重视也逐步提高。美术教育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开发其心智。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如今的基础教育阶段应用极为广泛,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尝试基于生活化视域去探究小学美术教学策略,通过更多样、更灵活的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