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家校合作模式已经在很多中小学广泛开展,而班主任是家校合作教学中的桥梁,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班级管理的能力,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培养班干部,成为家校联合教育的使者。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正>主持人语:家校合作共育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班主任应当深刻关注班级学生在家校之间的真实生活,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立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展适合班级学生终生发展的一系列有规划、可进阶的教育活动。家校合作共育活动只有实现课程  相似文献   

3.
小学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探究了苏教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模式,旨在深入了解其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培养学生品德以及社交技能方面的价值。通过研究家校合作模式,我们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策略,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家校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小学生的教育。区别于传统中把所有的教育都推给老师的模式,让家长和家庭回归到小学教育里面的呼声正变得越来越高。而事实也证明,只有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进行配合,才有利于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也才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内容从小学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小学家校合作所能够发挥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论述小学家校合作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付玉萍 《学周刊C版》2019,(25):154-154
家校合作是小学班级教育的主流趋势,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活动,方便班主任与家长强强联合,关注学生成长,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运用家校合作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途径,促进师生和谐,提高家校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A3):1-2
文章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提出要从班级管理机制、班级文化布置、班级课堂氛围等角度营造一份绿色生态化的班级心育氛围,通过家校合作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多元化来搭建一个常态化的家校心育平台,从而打造一个适合学生健全人格、精神生长、灵魂发育的"心育"软环境,实现家校间的长效合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进入到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来创建全新教育学习环境和方式的阶段。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平台,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的手段。如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建立班级博客,从而增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在班级博客中,教师已经不再是主体,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三位一体,这无形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家校间的协同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将德育教育融入各个方面。在初中教育中,家庭、学校是最关键的两个德育教育主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效果,就需要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对此,本文就初中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家校合作路径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是成长的摇篮,学校时其成才的沃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奠基性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其特点,各具功能,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家校合作共育是现代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如果能够找到有效的途径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合作,对学生养成习惯、拓展兴趣、提升认知、培养品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小学班级建设的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下面十种途径,能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家校合作共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价值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受教育的途径日趋丰富,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的模式已经被打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利用每周五早上20分钟的时间开设"晨光课程",引导家长合理规划,积极参与到班级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中来,这不仅有利于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拉近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实现家校合作共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英 《成才之路》2021,(11):18-19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在班级工作中需注重开展生命教育,强化学生对生命存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和生活。班主任可以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开展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构建家校合作教育平台等方面入手,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赏识教育,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家校合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将"关爱后进生,温暖班集体"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文章从学校与家庭、教师、班级三个角度论述了家校合作的多种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对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增强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共育成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家校合作观念不一致、家校共育方式差异巨大等问题,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困扰。本文以麦道卫博士六A教育理念为路径,通过在班级建设和家校共育中的实践,探讨六A教育理念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引导家长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科学,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家校合作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首先探讨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家校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然后分析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家校合作教学的探索路径,最后以圆柱与圆锥为例进行阐述,旨在多维度、多层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智障儿童说,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学校,都需要得到爱与关怀。作为一名老师,对智障儿童,更应该做到特殊照顾。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除了要格外注重师生合作,还要着重注意家校的合作问题,尤其是在对低年级智障儿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但是由于目前种种特殊因素的制约,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学校被家长们赋予了更多的职责,而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本文就智障儿童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互通是构建沟通的良好平台。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家校合作的教育意义,合理借助家庭的力量让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具价值,本文中我将以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为例,从改变家长的从属地位、从实处开展家校合作及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三个方面浅谈在初中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绝大多数教育者把关注点放在城乡、校与校、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均衡教育上,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硬件"教育资源,却忽视了班级内学生间"软件"的教育均衡,而学生间的教育均衡应该是对学生影响最直接也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中职班主任心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心育工作开展有难度;家长心育意识不强,心育能力急需提升,家校心育合作困难;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欠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广西中医学校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中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通过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程关注全体学生,分阶段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关注学生,全方位落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以爱为核,凝聚班级教育共同体需要用心"看见"。"看见"并成全学生的生命成长,对准家校合作的焦点;"看见"并回应家长的迫切需求,打破家校合作的壁垒;"看见"并发挥所有任课教师的价值,融入集体并表达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