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具备终身阅读的习惯。当前,我们的教育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并经常性的进行阅读,是语文教师要努力达到的教学目标。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动、自发地进行阅读,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69):20-21
教师用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好习惯,通过阅读让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加强学生阅读技能培养,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24):55-56
目前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其数学阅读的习惯,通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更好地让其观察、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数学知识问题,并通过合作、思考等方式进行解决。文章具体对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传授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和内容,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够符合目前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1]。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灵活地进行教育,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学生从心里获取语言文字分析的过程。要使学生真正走进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于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和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好的方法。笔者对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还对怎样提高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输入知识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思考,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主动思考、积极阅读中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这种阅读方法使学生缺乏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在新课改进行中,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要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到作者的观点,能  相似文献   

8.
王四平 《成才之路》2014,(15):60-61
有兴趣地阅读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生成功的关键。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愉悦地阅读,转变教学思路,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中使学生逐步进入高效阅读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和创意性阅读,注重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和阅读范围,让学生在拓展性阅读训练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阅读作为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和基础,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通过阅读方式和阅读范围的延伸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大量的文本阅读中  相似文献   

10.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阅读习惯作为学习习惯中核心组成部分,更应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其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更可以让学生积累实用的语文知识。通过从小强化学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到趣味和高尚情操的熏陶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不断创新阅读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主动去阅读、去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玉昌 《甘肃教育》2020,(6):155-15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这可以为他们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通过整体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大声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教师简单化、僵化的阅读教学并不能真正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只有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才能真正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与方法二者缺一不可。文章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怎样让学生学会阅读等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推进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一、尊重"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多读教材,读好教材,教师还要联系范文点拨写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并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教师还要在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积累进行仿写、写读后感、写日记等。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面对小学生这个群体的时候,需要格外地注意他们的内心活动。在小学期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候,在这个时期,学生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都比较容易。因此,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把握学习的主导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地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做了一个简单的探讨,分析运用怎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好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读"是小学生的四大学习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思维与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阅读内容融入数学教学案例,通过丰富的阅读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读懂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阅读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贯穿个体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小学阶段开设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让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的过程中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乎学科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从能力的角度入手,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自我完成阅读理解,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攻克的难题。本文就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自我完成阅读理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行阅读活动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当前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阅读不但能够美化心灵,丰富阅历,而且也是学会获得知识和培养正确的认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依照大纲教学,而完全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当前的教学工作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当前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学方面提出了群文阅读。文章也对群文阅读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性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因素主要有教师和学生两大因素。语感在语言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采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语感;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感;通过比较词语在句中的效果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想象文章的情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