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试析     
一、强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是初唐时代的诗人。初唐的诗歌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宫体诗的影响。张若虚是致力于摆脱这种影响、力求建立新诗风的诗人之一,在文学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这首《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史上,有些文豪巨匠因创作了鸿篇巨制而名垂青史,而初唐诗人张若虚却只因《春江花月夜》这一“孤篇压全唐”的诗歌获得非同凡响的声誉,被视为“诗中之诗”,成为古典诗歌的名作,一直为古今读者所喜爱、传诵。笔者认为《春江花月夜》之所以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利平 《现代语文》2007,(10):41-41
一、课题性质《春江花月夜》是我所任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一个篇目,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著名诗篇。该诗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将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春江花月夜》表现出的对此岸世界的眷恋这一主题入手,给该诗以另一种新鲜的赏析,同时肯定了诗人所代表的初唐社会人们对情感实现的健康追求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对此岸世界的眷恋与热爱。  相似文献   

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其独到的艺术构思,优美的意境,清雅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深妙的哲理,登上了初唐诗歌艺术的顶峰。作为一篇几近完美之作,它如一轮明月照彻亘古的诗河。  相似文献   

6.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一代名篇,自其诗学价值发现以来,大批学者对其进行了美学、哲学等诸角度的分析。本文仅从其哀而不伤的生命基调及宏大的宇宙意识、韵律节奏的音乐美两点切入,以期能够在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方面,迈出一小步。  相似文献   

7.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后期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静美瑰丽景色,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等五种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奥秘的探究。该诗十分讲究修辞艺术,本文从广义修辞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实录】一、初读美读,《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师: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在我们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长河中,诞生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和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首"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旷世佳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9.
<正>唐诗中的月亮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它给情思一个载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是中国文化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象征物。阅读《全唐诗》,一大批诗歌的题目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春江花月夜》《月夜》《望月怀远》《月下独酌》《把酒问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真是月意缕缕,月光无限。月亮,本无生命情感,是唐代的诗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  相似文献   

10.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很有影响的乐府诗。有人说它“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透过格式塔意象再造的理论,对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不同英译本的分析研究,阐释其翻译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对《春江花月夜》的各个英译本对译作在处理格式塔意象再造现象包括心理实现和语言实现两个方面的做法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2.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在《全唐诗》里,只留下了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闻一多对这首诗给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话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位现代大诗人对它是何等推崇!  相似文献   

13.
初唐诗人刘希夷的代表作品《代悲白头翁》历来被评价为次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但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光芒并不能遮蔽。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试从结构主义思想的角度对该诗作进行解读,揭示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吴中四杰”之一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仅存诗二首(收在《全唐诗》中),但他却因一首咏月诗《春江花月夜》而流芳千古。闻一多先生盛赞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是“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对“明月”之咏叹一直婉啭于神州大地,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183;陈风&#183;月出》),  相似文献   

15.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诗《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曲调始创于陈后主,但作者张若虚一洗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浓艳空洞,并变五言短篇为七言长篇,借诸多美好意象抒写真挚的情理,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更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使诗歌的内容和形象达到了完美统一。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春江花月夜》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而"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相似文献   

16.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之作,闻一多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中国古代灿若群星的诗篇中,这首诗发出自己最明亮最独特的光芒。如果说从齐梁以来浮艳奢靡的文风至初唐的一些宫廷诗人还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的话,那么张若虚以其非凡的艺术才情所创作的这首诗,不仅彻底地洗尽了此前诗歌在形式上的铅华,而且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题材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初唐诗坛上,刘希夷和张若虚采用乐府旧题,创造出了新的诗歌意境,并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形体。他们的代表作《代悲白头吟》和《春江花月夜》在诗体、意蕴和语言上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在题材内容、观察视角和格调、用韵诸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同。两诗在表现技巧和驾驭语言能力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又被明确认为“出刘希夷《白头翁》上”。  相似文献   

18.
初唐诗人张若虚一生只留下诗歌两首.一千多年来,他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作者也因此“孤篇横绝。竞为大家”。诗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句.作注者大都认为“白云”为实写,如中学课文《唐诗宋词选读》中注为“白云一片悠然飘去”,而《唐诗鉴赏辞典》亦称白云飘忽,象征扁舟的行踪不定。其实,从全诗来看。此处“自云”如解为“白帆”更为妥当。诗人在此运用借喻手法。将远逝的孤舟比作飘行不定的白云。  相似文献   

19.
李泽厚在评价《春江花月夜》时说:“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李先生认为,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春江花月夜》便是一个典型。其实,早在隋朝时,隋炀帝杨广已经创作出了《春江花月夜》(其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宁静浩荡的长江,开得正艳的满岸春花,随波而去的月光,顺潮而来的星辉,共同组成一幅  相似文献   

20.
诗人张若虚 ,为魏晋“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开放的文化传统所哺育 ,得益于初唐“四杰”等人反对齐梁萎靡文风的开拓性成果 ,更为由初唐到盛唐这现实的“春天”中鲜活的时代精神与审美风尚所感染和激发 ,他神往于青春生命的掘发与人生根底的探究 ,沉醉于如梦似幻的情感意兴和美的追求之中。这一切使他在《春江花月夜》中抒写了意象华美幽婉、春情瞳胧弥新、生命振颤欢活的鲜明的艺术形象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唱响了初唐时代青春、生命的主旋律。一、闳放洒脱、深情敏感的青春型性格从精神取向上看 ,《春江花月夜》展示出一种既深沉又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