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德、智、体、美的发展"是综合素质发展的内容、"基础知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提升研究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发展的保障这三方面对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培养成什么样的研究生"和"如何培养研究生"。在剖析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迹象和原因的基础之上,从八个方面就"培养成什么样的研究生"和"如何培养研究生"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械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出一种"探究式"培养模式。改变先理论学习后课题研究的一贯培养模式,提出入学后先进入实验室,在实践中累积问题,是为"探";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的放矢地选择并学习理论知识,并反哺于实践,是为"究"。通过"探"与"究"的灵活交叉,提升研究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促进理论知识在课题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提高研究生自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力为后续深造奠定基础,又可促进研究生群体的"工程化"。以两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开展试点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通过该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该群体的多元化发展注入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以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分析目前在我校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建立了包括"以学启创""以练推创""以赛促创"和"以践激创"的学练赛践四位一体化工程创新培养机制,形成了研究生的"学习—锻炼—比赛—实践"3年递进式工程实践培养体系,探索了一条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综合工程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面向"中国制造2025"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机械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前沿科技的多元化混合式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基于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生实践教学研究和基于素质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它对全面提高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青 《教育评论》2015,(2):82-84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步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转变。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单向培养模式,建立一种"交互式提升型"培养模式,才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强学术能力,弱实践应用"的现状,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依托区域优势,在对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平台、导师队伍、科研团队以及培养过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高综合素质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研究生培养经历,深入分析了培养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工科研究生的思路举措,包括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身心素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等,为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研究视角,提出基于"四位一体"理念的多面型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通过师生联合党支部、多维空间联络平台、传统文化沟通桥梁、"走出去"与"请进来"交流的方式,使研究生的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因此,研究成果对于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有相适应的专业人才为基础,"政产学研用"培养模式可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本文分析了"政产学研用"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厘清了各主体在协同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并从目标协同、资源协同、管理协同三方面构建了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机制。协同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在培养过程中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强化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导向功能,突出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保证其培养质量也因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能力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对于全面提升教育硕士的专业素质,促进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需求为导向,构建了校企协同的实践创新综合平台、"四元驱动"的培养模式和以项目为载体的培养机制,以契合"新工科"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为同层次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而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其重要一环。为此,本文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并据此研究设计涵盖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学校条件以及利益相关方满意度等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91项三级指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调查法对91项三级指标重要度进行0~5级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三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赋权。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3项二级指标与4项一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与判断,进而给出一套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面向一流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研究生德育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生会作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研究生群众性团体,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  相似文献   

15.
社会实习实践是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中"学生不理解、导师不积极、合作单位培养计划不明确、评估与评价方法不健全"等问题,立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提出了"早、合、新、凝"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校+企业+课题联合...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素养的培养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新时代下研究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党建工作入手,将党建工作理念引入到研究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来,试图寻找新时代下提升高校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新时代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党建工作的普及和有效开展,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处在由"大国"迈向"强国"过渡时期,因此,加强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刻不容缓。高校学位点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国家的重要使命。通过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可以找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基于学位点合格性评估,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持续提升硕士点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发生过程受经济发展、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国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研究生扩招等过程,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逐步从"供不应求"状况发展到当前普遍反映的"就业难"现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供需变化、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举措、个人的就业观念等都对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需要从扩大就业需求,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研究生的能力提升。文章在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实践,提出了以研究生个体"1"为中心,包含"2"类校外平台、"3"类实践元素、"4"项课程改革、"5"项保障举措的"12345"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体系,探索出一套全过程与系统化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切实提升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分析了该类专业课程的公共核心内容,开发了一套以工程创新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生综合实践平台。以实例的形式从理论验证与工程创新应用相结合的思路设计了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并从工程需求引导、理论关联分析、应用设计探索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方式。介绍了课程实施过程,并分析了实施效果。实践表明,该平台及其课程能够多方位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显著地提升他们的科研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