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媒介,其传播效果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官民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选取"江宁公安在线"在研究观察期内的微博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利用影响力评价方法计算出其微博影响力,进而分析各项微博特征与用户行为的相关性,得出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毓琦 《新闻世界》2013,(6):255-257
2010年,全国刮起“微博问政”新风。公安微博“平安北京”作为政务微博的先行者,同时也为其他政务微博树立了一个可参照的范本。本文以“平安北京”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特点和成功经验,由点及面的阐述当前政务微博的运作方式,为各地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微博作为当今社会最新的社会传播工具,以其独有的传播特性和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微博狂潮。在各方声音和意见的交锋中,微博似乎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对一个公共政治事务自由阐发意见的舆论场。因此本文以深圳公安微网为例,希望通过具体内容分析得出市民与政府之间在需求上是否保持一致,并归纳总结出政务微薄现实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与“南京发布” 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方式之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受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转发互动,政务微博成为沟通政府与受众的桥梁之一.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宣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①  相似文献   

5.
李露 《今传媒》2014,(6):28-29
从2009年底以@微博云南为开端的政务微博初出现,到2011年迎来政务微博发展"元年",政务微博从新兴事物逐渐成为了政府日常对外宣传工作的必备窗口。但政务机构微博如何在数量众多的微博领域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形成其无可忽视的影响力和价值量,如何把握政务机构微博的定位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政务机构微博类型的划分分析政务机构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个人建议,期待政务微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静 《东南传播》2016,(2):93-95
自2009年以来,政务微博以传播消息的快速性、丰富性和贴近性等特性迅速发酵,并在信息传播、问政于民、形象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对话理论的视角来看,官微的内容发布仅是单方面的符号展示,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沟通。本文以@西安发布为例,@西安发布在2015年9月的微博影响力报告中成为陕西影响力最大的政务微博,在微博的运营上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对其信息传播、问题导向、公众参与、解决措施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西安发布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成功对其他政务微博的借鉴意义,使政务微博能够不断发展,成为真正解民忧的有效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7.
政务微博集群化主要是指以微博"发布厅"的形式聚合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微博,使其联合成群,整合资源、集体发声。本文将对"湖北微博厅"发布的微博信息量、微博评论量、转发量、政务微博内容分布情况等进行量化分析,探索出影响政务微博影响力的一些路径,力求为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在我国,政务微博所涉及的部门可涵盖公安、交通、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气象、环保、质检、工商税务、市政、司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政务微博信息公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政务微博信息公开的因素,并对其作为测评指标的影响力加以分析。根据评估体系进行测评,最后在分析测评结果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政务微博亟待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程婧 《传媒》2023,(18):45-47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应用日益发展。公安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中担负着重要职责。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公安政务新媒体完成了包括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种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取得了警务工作创新发展、构建良好警察形象、推进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成效。通过对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微博、微信、视频号传播实践发展现状和功能作用的分析,以期为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明远 《传媒》2016,(11):64-65
政务微博是我国政府工作形式的一种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需要提高政务微博的传播影响力。《2015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15万多个,政务微博的发博量达2.5亿,阅读量达1117亿。2015年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中,广东省名列第五,成绩突出。广东省政务微博“@中国广州发布”当前微博数量为36669篇,“粉丝”数量为434万,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日,新浪微联合人民网发布了《2012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2012年上半年全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情况。报告通过公布各区域政府机构微博和官员微博影响力排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政务微博在官民交流的信息渠道上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官民互动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林婷婷 《东南传播》2013,(7):106-108
在框架理论视野下,政务微博由于其文本和互动的框架导致其产生特定的框架效果,本研究着重分析政务微博的受众影响力和受众认知态度。本文通过分析受众认知等框架效果差异显著的两个机构微博和两个公务人员微博,根据受众偏好反向探索受众对政务微博的文本内容、形式和互动话题的框架偏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政府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广州公安”“莞香花开”和“广东共青团”的传播行为和特点,发现三个政务微博的发布形式兼具主动和原创,对于网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内容发布上仍以宣传为主,以解释、沟通、引导为目的的内容为数有限,对微博评论的回复率较低.笔者认为,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体对原有的官民沟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展示的是当前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一种“微关系”,政务微博是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并积极打造的一个“关系场域”.研究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需了解新媒体传播模式,政务微博运营应当利用新媒体特性畅通民众言路,积极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安微博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观察统计和抽样分析方法对中国公安微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截至2011年4月19日,已经有1 467个经过认证的公安微博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占政府官方微博比重最大,互动也最为活跃。同时,对“粉丝关注量”排名前30的公安微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公安部门十分重视微博对政务的影响,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但是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布不均、可持续性差、缺乏互联共享等。根据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根据社交媒体的特性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政务管理问题形成与群众互动良好的信息通路.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愈加重视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有效性与影响力,以满足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双重需求.运用营销学中的品牌视角审视政务微博,可探究其如何达成良好的传播目的与口碑.本文在对太原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开设的"太原消防"作为研究样本的分析中,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微博的议题构成、叙事方式、主体元素展开论述,并基于此探寻政务微博的品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在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数已突破7万个。然而,在众多政务微博中,不少存在着话语生硬、活跃度低等问题,降低了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本文从品牌信息传播主体、品牌信息、目标受众、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探索政务微博的品牌塑造及推广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7·21北京暴雨"事件舆论建构中影响力较大的政务微博的分析,总结其舆论建构中的特点,探讨政务微博在公共突发事件舆论建构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即中国政府部门或官员个人推出的微博账户,致力于公开政府信息、引导新闻舆论、倾听民众心声、树立政府形象等诸多方面。伴随政务微博的迅速集结崛起,这一新事物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文章简明报告了政务微博的发展背景,重点论述了政务微博的广泛传播对于公共决策、民主政治、道德伦理、政治社会化等四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归纳总结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短板,并提出了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