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用“so that+从句或so as to+不定式”表示。目的状语从句由so that引出时,从句谓语通常有情态动词can/could,will/would,may/might,should等。若主、从句主语相同,so that从句也可简化为so as to dosth的形式,通常置于句  相似文献   

2.
宾语从句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宾语从句与不定式(短语)的转换,是中考中的考点之一,现将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如下:【考题引导】A:They haven’tdecided which camera they will choose. B:They haven’t decided which camera to choose. 【要点领悟】当主句谓语动词为hope, agree, wish, decide, choose等后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一致时,宾语从句可转换成不定式(短语)。如:A:The girl hopes that she can be a doctor some day. B:The girl hopes to be a doctor some day. …  相似文献   

3.
不定式的替代作用主要表现在替代从句,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从句常常可以简化为一个不定式短语,意义不变。由于不定式在表达方式上比从句要简练些,因此在只要不产生误解的情况下,许多从句都可以用不定式来替代。下面就谈不定式替代从句的几  相似文献   

4.
徐振芳 《高中生》2009,(22):21-21
介词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但有时也可以是从句、不定式、形容词甚至介词短语等,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从句用作介词宾语介词后接从句作宾语时,通常不能是that从句,遇此情况应在介词后  相似文献   

5.
考点五:动词不定式和疑问词连用1.(2002年全国卷高考题)It is said that in Australiathere is more land than the government knows____.A.it what to do with B.what to do it withC.what to do with it D.to do what with it【解析】"疑问词+不定式"结构要把疑问词置于前面,do with实际上是一个常用的短语,在短语中what作do的宾语,句中的it作介词with的宾语,相当于名词性从句,故选C。  相似文献   

6.
关于with后带主谓结构及其在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 with 后的宾语跟有介词短语,副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现在分词,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过去分词短语,不定式,不定式短语,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的,均称为 with 后带主谓结构,因为 with 后的宾语在逻辑上是后面部分的主语。这个介词短语在句中作补语时,  相似文献   

7.
介词的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但有时也可以是从句、不定式、形容词甚至介词短语等。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从句作介词宾语介词后接从句作宾语时,通常不能是that从句,遇此情况应在介词后加上thefact。能用作介词宾语的从句是指以疑问词开头的句子。如:  相似文献   

8.
余德英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4):43-44,48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句子翻译成英文有不同的译法,除了采用原因状语从句的结构,还可以采用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独立主格结构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用不定式替换宾语从句。1.当主句的谓语动词是hope,agree,wish等,且主句和从句的主语为同一人时,可用“动词 不定式(短语)”进行转换。例如:  相似文献   

10.
关臣 《华章》2011,(30)
本文基于赋码语料库,研究中国学习者书面语中形容词类联接的使用特征,通过对比中美学习者在形容词类联接使用频率上的差异,发现中国学习者在形容词类联接上的不规范的用法,为形容词类联接的习得和教学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过少使用形容词,过多使用“形容词+for短语+不定式从句”和“形容词接介词of和for”类联接类型,而过少使用“形容词+不定式从句”类联接类型.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中的“同位”不等于“复指” ,“复指”也不等于“同位” ,只有既“同位”又“复指”的短语 ,才可称为“同位短语”或“复指短语”。在短语结构类型中应定名为“同位短语”。  相似文献   

12.
"无所谓"的词汇化经历了"所谓"的词汇化和"无所谓"的词汇化两个阶段,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在重新分析作用下,"无/靡+所+V"结构中"所"和处所相关类的动词结合为词汇单位。在类推作用下,"所V"结构大量出现,并扩展到包括"所谓"等言说类在内的其它动词类型;"无所谓"之后的名词性成分变为动词或形容词短语。词汇化过程中,"无所谓"的词义产生了虚化,从表示"没有什么说的"演变为可以反映说话人主观态度的"不在乎"。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考察现代汉语新词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活力。结果显示,新词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识度较高,但使用率不高;新词语的词性、语义、构词方式、语言竞争规律等都影响其活力。总体来说,从语义上看,新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的生命力直接决定着新词语的活力;从词类来看,动词类新词语的活力大于名词类新词语;从构词方式看,派生类词语的认知度较高,而标数类新词语的认知度较低;从语言竞争机制看,如果汉语词汇系统中已有与新词语意义相同或高度相近的词汇,那么新词语的活力将会很弱。  相似文献   

14.
粤语廉江话中存在粤语中不常见的两种短语重叠式:动词短语重叠式和方位短语重叠式。前者有临界发生的状态、状态轻说和动作持续的语义,后者可表接近某处/时的语义。与基式相比较,以上重叠式在语义、句法上的差异可用认知上的有界化进行归纳和解释。廉江粤语的短语重叠式应是粤西地区粤客闽三方言接触而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英语语法中,因为V+ing+Object结构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不同,该结构被划分为动名词短语、分词结构或ing分词短语。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为指导,从意义的角度对该结构进行功能分析。文章的讨论与分析表明英语的V+ing+Object结构归为动宾结构小句,胜过划分为一般语法所划分的动名词短语、分词短语或ing分词短语。  相似文献   

17.
短语是汉语重要的造句材料,主谓短语包含的主谓关系是汉语最基本的五种句法关系之一。它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谓句,可以担任多种句子成分。根据主谓短语中谓语的词性不同,其功能类别可以分属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18.
结合例句探讨了汉语四字结构的英译。一般来说,汉语四字主谓结构译成英语时也是一个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中若动词和名词在句子中分别作谓语、宾语,则仍译为动宾结构,若动宾结构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则往往译为一个名词短语;偏正结构如果表达的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英译时常采用“形容词/名词+名词”的结构,其它情况则灵活处理。四字并列和排比结构中,经常出现同义反复的情况,这时只要部分译出即可。  相似文献   

19.
形补词组是海南村语中很有特色的词组 ,它由中心语形容词和补充成分构成 ,其组合规则是中心语形容词在补充成分名词或其他词组之前 ,呈现的语法意义是补充关系而不是修饰关系。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语言材料 ,着重分析了“形十名”这一类型的形补词组 ,同时将之与以名词为中心语 ,形容词作修饰成分的修饰词组进行比较 ,两者虽然成分相同 ,但其表述的语法意义不同 ,在句中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These studies investigated two hundred and forty-four 24- and 30-month-olds' sensitivity to generic versus nongeneric language when acquiring knowledge about novel kinds. Toddlers were administered an inductive inference task, during which they heard a generic noun phrase (e.g., "Blicks drink milk") or a nongeneric noun phrase (e.g., "This blick drinks milk") paired with an action (e.g., drinking) modeled on an object. They were then provided with the model and a nonmodel exemplar and asked to imitate the action. After hearing nongeneric phrases, 30-month-olds, but not 24-month-olds, imitated more often with the model than with the nonmodel exemplar. In contrast, after hearing generic phrases, 30-month-olds imitated equally often with both exempla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30-month-olds use the generic/nongeneric distinction to guide their inferences about novel ki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