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日前,拜读了于永正老师撰写的<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一文(<小学教学>2008年第1期),我受益颇丰."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学习","来自我的动笔习惯".这些观点的陈述看似浅易,却给了从事语文教学的我太多触动.……  相似文献   

2.
日前,拜读了于永正老师撰写的《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一文(《小学教学》2008年第1期),我受益颇丰。“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学习”,“来自我的动笔习惯”。这些观点的陈述看似浅易,却给了从事语文教学的我太多触动。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可是,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学生怕写作文,感觉无话可写。无法从学习生活中找到可写的东西,只会从作文选中搬来套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等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读了李大愚老师<为什么要"去华">(本刊2006年第12期,下称<为>)的文章,第一感受就是欣慰.有人在切切实实关心语文教学,在认认真真开展研讨,这是我一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教研的老兵所迫切渴望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改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害怕上作文课。因此,我在小学生作文教学课改中,做了许多新的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一、处处留心,观察积累素材小学生作文普遍感到头疼的事就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有的学生甚至害怕上作文课。归根结底还是盖房的"料"没准备  相似文献   

6.
董水龙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上的教学实录<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思考>,对<背影>作了"最有深度和智慧的解读".笔者读罢,实难苟同,现不揣浅陋,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写.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每年都读到建刚的书,从<作文魔法营>到<不做教书匠>,再到这本<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所得甚多.中国的小学里有很多认真的老师,有很多苦干的老师,建刚也是其中的一员.但建刚不同,依我看,建刚的那份"认真"与"苦干"是自觉自主的.他对语文教学有想法,有追求.  相似文献   

9.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文.读着这篇课文,想到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现象,我总觉得<落化生>不光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我们老师看的.  相似文献   

10.
支玉恒老师曾在<人民教育>发表了题为<洗净课堂浮华>的论文,拜读之余,感慨万千.支老师一语中的,道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弊.为何剔"弊"?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余年,颇有些念想,写将出来,供各位同行把玩.  相似文献   

11.
张庆方 《考试周刊》2014,(38):69-70
<正>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一些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一、在教学过程中应促使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  相似文献   

12.
<正>写作素材是指在阅读书籍和生活实践中收集整理、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型,稍加"雕饰",就可以建构成文章的大厦。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当前每一个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多种尝试,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源头活水"似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2010年7-8期刊登了徐群老师的随笔<一想到语文,我就心痛>.看后,深深为徐老师一颗炽烈的"爱语文"之心所感动.是啊,在现实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会有多少不自由,又会面对多少无奈与尴尬.诚可叹也!一时间,我心中涌起多少话想与徐老师当面交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觉得没有材料可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抓指导观察、积累素材入手。  相似文献   

15.
杨大恒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4期发表了<"曾"字读音一辨>,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王羲之<兰亭集序>给"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注音为zeng有误,应读céng.  相似文献   

16.
<正>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学生觉得写作难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内容可写,这样使得写作并不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是生搬硬套,导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出现词语匮乏、内容干瘪、没有真情实感的情况。这正是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话可说,更多的事可写,更多的情可抒,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的话题。笔者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如何积累写作素材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把茶客讲的故事积累整理下来,就成了《聊斋志异》的写作素材。广泛的搜集素材,才能文思泉涌,就是蒲松龄留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我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有:向生活要素材、向阅读要素材、向教材要素材。一、素材来自于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写,无物可写。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钻研探索的课题。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及经验,现将我的一些教法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重视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多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但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许多老师认同它而不使用它。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无米下炊""无话可写"正是老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难关。如何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如何让学生避免流水账式记叙,一直是我不断思索的问题。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我翻阅了大量资料,效仿了许多优秀做法,带学生走入生活,为学生创设可观察的情景……可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学生们感兴趣的作文教学方式——表演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期发表了姜馨老师的<<老子>五章>的教学实录,读罢,我们惊异于姜老师的学生良好的语文功底和人文素养,惊叹于姜老师对本课准确的定位和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我想,最重要的是,实录中所呈现的"对话"意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