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知识产权人才战略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不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错位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大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以采用双学士学位生模式、跨专业硕士生模式、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泛珠三角区域急需培养大量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类复合型人才。文章就该区域对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关课程设置,并提出了区域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惠加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152-155,174
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是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以知识产权学科属性为依据、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我国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应重视产学研结合,在课程设计、师资组成以及社会实践等环节,应向业界开放、与业界互动。惟此,方可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人才战略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不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错位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大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以采用双学士学位生模式、跨专业硕士生模式、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专业性、复合性和实践性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各培训机构给予重视.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是主要采取集中在高校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定位不清、培养模式混乱、教材各自为政等因素,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因此,有必要从实际出发,调查主要高校各自培养相关人才的做法和实践,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献智献策.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尝试运用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我国政府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尤其是高效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进行研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一套回应型ADR制度的基本对策:即从加强与国际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调管理、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促进ADR运用的制度选择标准和制度创新措施.这对当前我国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文波 《科技风》2022,(9):160-162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实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该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新文科背景下该校搭建政校企深度融合的"八共"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亲产业"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框架、实施措施以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严重匮乏。当前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知识产权人才凤毛麟角。目前国内一些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侧重于法理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科技管理和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大学知识产权教育解决方案,以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和撰写为例,对培养知识产权复合人才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专利策划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聂俊 《科协论坛》2007,(7):185-186
"十一五"计划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了一个从未有的高度。知识产权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竞争战略、科技竞争战略的一个高层次的综合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然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与结果。现代世界竞争的焦点在于知识产权竞争,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对我国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和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样保护高校知识产权,也是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流失所制定的对策,探讨高校管理的人才激励角度进行阐述,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贯彻执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