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并在前人对我国事故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实际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基于安全意识和双重责任结果明确了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本质原因。并运用该模型对两例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验证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首先介绍了事故致因理论模型的种类和各自特点,并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与海因里希法则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认为企业奖惩机制的不完善和对人的不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忽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措施,为如何正确、合理的解决安全生产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6)
通过对火灾、爆炸、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等安全生产事故特点的分析,本文将安全工程学体系中的能量因果连锁和安全系统组成事故致因理论模型。能量的意外释放致使与之接触的人受伤,不合理的人-机-环境安全系统是事故损失扩大的重要原因。利用该模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并给出了社会安全事件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和预防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对四种经典事故致因理论模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生产经营单位现状的调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生产安全事故致因模型以及管理失误识别控制体系。该模型将事故原因分为三大类:本质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该模型可用来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乃至预防工作,可以为系统安全分析、危险风险评价和安全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大下坡路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长期以来都是事故黑点区域。由于事故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作用共同导致,以至于在调查事故原因时忽略了某些内在原因,致使多方面的事故致因信息遗失。笔者简要阐述了长大下坡伤亡事故致因理论,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求得长大下坡路段伤亡事故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合及其结构重要度,从中得出长大下坡伤亡事故主要与施救不及时及人、车、路因素有关。最后,提出了长大下坡路段事伤亡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7)
运用HFACS模型对无人机事故分析,挖掘关键事故致因,并提出针对性安全建议,为无人机适航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事故致因理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随着事故致因理论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外,一定存在着某种不安全条件(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基于此,本文从事故致因轨迹交叉论基本观点出发,提出了预防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三控制三切断”的对策措施,以防止和减少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是保证预案能够取得理想应急处置效果的关键。本文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入手,选择灰色系统理论方法作为预案实施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并对灰色聚类、灰色关联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应急预案有效性评估模型,为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估应急预案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思路。开发了矿山事故应急预案评估软件系统。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和开发出的评估系统具备矿山事故应急预案评估工作的应用前景。对于应急预案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矿山企业安全信息认知及传播作用机理,明晰安全信息在矿山生产系统中的作用,以矿山安全信息内涵属性为切入点,提出划分矿山安全信息研究类型6种视角,阐述矿山安全信息认知3种模式,剖析矿山安全信息认知5个阶段,构建矿山事故安全信息认知"3-5-3"模型。基于矿山安全信息3种流向类型,描述矿山生产系统安全信息流动轨迹,总结矿山安全信息传播失真的4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矿山企业安全信息认知及传播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为预防与控制矿山事故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露天矿山边坡的安全是保证露天矿山生产作业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造成露天矿山边坡失稳的因素不外乎矿山地质条件、矿区气候以及人为扰动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多个露天矿山由于边坡失稳而发生的大小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矿山企业的生产作业和危害矿山员工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对边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造成边坡失稳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边坡治理的方法和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事故死亡人数等级为标准,统计2008-2012煤矿事故发生频次,以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事故致因主要成分,用Matlab编程技术实现算法。分析表明:煤矿事故由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构成,两者事故致因基本一致。研究结论可为煤矿事故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特点,依据事故致因理论理念,论述了该理论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以此达到施工生产的安全化和文明化。  相似文献   

14.
邢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0,(19):284-284
某电厂因ETS柜死机,造成非正常停机,通过仔细审查事故经过,全面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的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指路标志不当在整个人因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章在指路标志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驾驶员反馈模型,并具体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给出了路标规划建议。最后以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左侧十字路口为例,进行了指路标志不当引起的人因事故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根据规范要求,规划了全新的路标设计图示。  相似文献   

16.
从事故致因的角度对农村建筑用小吊机常见事故类型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除了小吊机设备质量、缺乏安全防护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人员不规范操作等不安全动作的直接原因外,导致小吊机伤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系统规范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煤矿企业工人素质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作用,采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潞安集团某煤矿作为调查对象,建立煤矿工人素质冰山模型,并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潞安集团某煤矿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与根源原因。结果表明:煤矿工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是煤矿工人发挥作用的基础要求;技能是工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制图技能、设计施工技能及安全排查等技能;煤矿工人除了具备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上进心、责任心与团队精神等。相关研究表明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煤矿工人安全意识不佳、安全知识不足与安全习惯不佳。建议从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能培训、安全资源合理配置、安全制度规范等方面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电气在瓦斯事故致因中作用,统计了近12年煤矿瓦斯事故,建立了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库,案例分析瓦斯爆炸事故明火产生直接原因.发现瓦斯单起事故死亡人数上升与电气类诱因占明火产生致因的54.29%特征,表明提高井下电气设施技术可靠性是煤矿机电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几种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基于灰色理论的模型具有现实性、准确性、实用性。变形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数据的获取,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变形产生的原因、对变形的预测预报。文章介绍变形数据处理时常用的多元回归分析、矿山地面变形预报模型、灰色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20.
矿山地质灾害给我国矿山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研究矿山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找出防治措施非常必要。本文论述了矿区存在的几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致灾原因,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忧患意识;加大立法力度,建立健全的基于国家层面的法律管控体系;建立矿山生态风险评价体制;建立灾害监测监控预警网络信息系统;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设立防治基金,完善投入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