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于她使用“崭新的眼睛”撕裂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所虚构出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神话 ,仿真出了她眼中真实的生活。从池莉崭新眼睛关注下的女性形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爱情、婚姻等问题的真实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眼睛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闪耀着母性的智慧的光辉。柔柔的覆盖着我,伴我前行。那便是我的启蒙老师周慧敏的眼睛。我上小学那一年,老师刚做母亲,年轻而美丽;如今,她怀里的小女孩也早已做了母亲,而留在我记忆中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眼睛     
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种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论创作时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形象的描绘,就是画眼传神的突出一例。《祝福》中精心刻划了祥林嫂三个不同时期的肖象,准确地反映出祥林嫂在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而这三幅肖象之所以写的出色动人,传神授意,关键又在于作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匠心描绘。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爷家时,作者在写她的肖象中是这样写她的眼睛的:  相似文献   

5.
处于东西方文化交集的少数族裔家庭的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需要保留和传承自己族裔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子女如何做人行事。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非裔女作家的《最蓝的眼睛》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位母亲——勇兰和波莉的形象。本文拟通过这两位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家庭的母亲形象的对比,分析和阐明母亲对于子女在文化冲突中获得平衡和自身身份认同所起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与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双大而黑的眼睛。但较之母亲,我的眼睛大而不聚光,从初中起,我就开始近视。"离远点,你想钻到书里去呀?"每次,母亲见我近近地看书,总这样训斥我。然后,她会虎视眈眈地坐到我身后,陪着我,用她那双眼睛监视着我做完所有的作业。  相似文献   

7.
眼睛     
浪花里飞出的珍珠圆润透明她是碧海的眼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耀眼夺目她是蓝天的眼睛绿叶上滚动的朝露晶莹剔透她是大地的眼睛大街两旁的霓虹灯迷人多姿她是城市的眼睛手中捧着的一本书丰富多彩在探求世界的奥秘中她是我的眼睛眼睛!初二(3)班@徐妙妙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眼睛     
母亲的眼睛没有明眸善睐般的动人,也并没有离合神光般的美丽,但在那双黑黑的眼睛中充满着慈爱的眼神。慈母的那双明亮眼睛伴随着我一天天地长大。母亲的眼睛如碧波荡漾的西湖一般,荡涤了我心灵的尘埃。孩提时常常因为我的调皮让母亲落下断线般的泪珠。六岁那年,顽皮的我把隔壁张伯伯的单车胎轧坏了。母亲那慈爱的眼神变得充满了怒火,瞬间,两记重重的巴掌落到了我的屁股上,随之一声声叱喝声传入我的耳里。突然巴掌变得无力了,叱喝声也变得  相似文献   

9.
眼睛     
姜华 《家教世界》2010,(12):1-1
妈妈,我即使走遍了世界各个地方,见过了各式各样的目光,我最依恋的仍是您那双温柔、迷人的眼睛。我是您放入大海的一只小船,您的眼睛是我最安全的码头。我是您放飞蓝天的一只风筝,您的眼睛是线绳,把我牢牢牵在手中。当您用温情脉脉的眼睛凝视我的时候,我的心里涨满了爱  相似文献   

10.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对于如今的我来说.却成了近乎奢侈的愿望。终日与黑暗为伴.平时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都要靠母亲为我打理:在失去光明的日子里,母亲就成了我的眼睛,成了我生活道路上的拐杖。  相似文献   

11.
眼睛     
<正>眼睛、眼睛,到处都是眼睛……紧盯的、探究的、大胆的、深沉的……满世界都是眼睛,无孔不入。她大口喘气,从噩梦中挣扎出来。闹钟恰到好处地打鸣,把最后一缕挣扎在无名深渊里的魂拽回来,塞进她的躯壳里。该上班了。她起床洗漱,透过镜子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脸,泛青的眼底,苍白的嘴唇。勾起一抹笑,嘴角僵硬地抽搐。气色太不好了。  相似文献   

12.
眼睛     
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侵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一天黄昏,一条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她的背影看上去很美。别的椅子上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好美的眼睛:似清泉,似蓝湖,似山溪,似月下光波……诗人的心儿颤抖了!姑娘端坐着一动不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  相似文献   

13.
老师的眼睛     
勤老师的眼睛和其他人的眼睛没有什么两样,可你仔细一看,勤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哩。有时上课我做小动作,被勤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就盯着我,好像在说:“陆则远,你怎么又做小动作了。”我赶紧不做了。有时上完唱游课,我跑到勤老师办公室去问几个问题,她总是笑嘻嘻地为我解答,她的眼睛好像在说:“你真好问!”有一次,我听见勤老师和周老师在讲上海话,我叫了起来:“老师,您怎么讲上海话?”勤老师说:“你就饶了我吧!”那时她的眼睛好像在说:“陆则远,下次我不会再讲上海话了。”还有一次,我问勤老师一个问题,把她给难住了,她的眼睛好像在说:“这个问…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眼睛     
在我的人生之书的封页上 ,印着五个大字 :母亲的眼睛。这五个字统摄了书的全部内容 ,贯穿每一个章节。童年时 ,我觉得母亲的眼睛是一面镜子 ,能照出我脸上的污迹 ,也能照亮我的心灵。母亲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 ,对子女不习惯用打骂的方式 ,总是用眼神传达出启发与警示。有一次 ,我爬到一棵老桑树上去摘那紫得诱人的桑椹 ,摔下来跌疼了屁股 ,也划破了母亲刚为我缝的新裤子。回到家 ,我看见父亲的怒容 ,就求助地望着母亲。母亲的眼睛依然像往日一样的平和、明亮。没有气恼 ,甚至连责怪的影子都看不到。只听见母亲对一脸怒气的父亲说 :“好吃是孩…  相似文献   

15.
妈妈的眼睛     
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妈妈是周围许许多多的妈妈中最最好的,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妈妈的眼睛又圆又大,单眼皮,在弯弯的眉毛下显得很美。妈妈的眼睛会说话,每次她那慈爱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就如同沐浴了阳光一般,身上暖暖的。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许多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亲自送他们去幼儿园,我的家虽然离幼儿园不是很远,但我还是不敢一个人去。早上妈妈和我一块下楼,送我到路口,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自己去上幼儿园了。”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鼓励,使我获得了自信。在妈妈鼓励的目光中,我终于自己走到了幼儿园。上了小学,每次我考了好成绩,妈妈…  相似文献   

16.
在《祝福》一文中,鲁迅先生多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她眼睛的一系列变化,揭示了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最近,孙琳小朋友每到睡午觉时总是闹情绪。无论我怎么哄劝,她就是睁着眼睛不肯睡。由于睡眠不足,孙琳的眼睛有些红肿。怎么帮助她改变不睡午觉的不良习惯呢?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下午到了小朋友最喜欢的听故事时间,我就编了个“眼睛宝宝该休息了”的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了起来:有个眼睛宝宝噘着小嘴对我说:“我的小主人一点也不爱护我,从早到晚不停地用我看书、写字、画画。到了睡午觉的时候,她也不让我休息。我好累呀,  相似文献   

18.
《眼睛》     
【选文】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偎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一天黄昏,一张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她的背景看上去很美。别的椅子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极美的眼睛:似清泉,似山溪,似月光下的光波……①姑娘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此后,诗人每天黄昏都到公园去,那姑娘总是端坐在那儿,诗人感觉到自己心里…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形象一般是值得尊崇与仰慕的,因为母亲终其一生以无比的慈爱与坚忍的毅力来抚育子女,她的牺牲奉献成就了她的功德。但是到了20世纪,张爱玲却以"罪恶母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苦难伟大的刻板形象。  相似文献   

20.
她用一双眼睛读着学生,学生用几十双眼睛也在读着她。与其说她在训导着学生,不如说她在表述着自己,学生从她的话语中,可以清清楚楚感知她。离得近,看得多,几年过去了,学生的形象都已分明,她在学生心目中也有了一个公正而完整的形象,这是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