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0,(4):23-23
《春节》 画面有特点这套邮票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稚拙感,画中人物动作初看显得笨拙生硬,却有一种不加修饰的稚拙和直接表达的质朴,很耐看;二是纯真感,画面用色不是  相似文献   

2.
我和杨晓阳先生认识,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他擅长人物画,画的像西画。但是,从整体看,线条的描写和笔墨的运用是西画所无法表现的。他偶尔也画山水和花卉。山水画几乎全用线条勾勒、皴擦而成,用少量的淡墨烘染,很少用色。在他那飞动的笔墨线条中,雄健的山岩、古木、泉石等,给人渊深宁静之感。  相似文献   

3.
贾廷峰 《收藏》2014,(5):146-147
世间万象,物情物态,山水之跌宕,四季之更迭,草木之枯荣,日月之盈亏,皆以其自然的生命轨迹而生长。世人琢磨物态,通常会在种种因素的考量下赋予其不同的情感意志,而山水之于中国人,却始终承载着一种典型的东方审美趣味,即根植于道家思想所衍生出的淡泊与逍遥。传统山水画发展至今,尽管在笔墨技法等绘画的本体语言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延伸,却仍旧囿于"传统"的惯性牵引抑或抱有"拿来主义"的惰性心理,无法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打破固有程式,对于画面情感的映射作出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危春勇 《集邮博览》2014,(12):14-16
中国邮政2 013年11月16日发行《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图1),图案选取国家博物馆等馆藏的油画作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北国风光"、"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和"心潮"为画面。对于这几幅名家画作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准毋庸置疑,笔者认为在画作的选用上尚有不尽如人意处。  相似文献   

5.
当翻开新中国邮票册时,我们会看到许多用中国画作图案的邮票,即中国画邮票。在这些邮票画面中的物体形象,有的像生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有的却不完全像,这对于一些不太熟悉中国画的集邮者来说,有时会产生一些迷惑感。  相似文献   

6.
海方的画     
沈鹏 《收藏》2007,(1):40-43
海方的画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型准确、生动、丰富多变,这主要得力于他写生的功底和生活基础坚实,二是人物的适度变形,充实了画面的生活感,也有现代感,三是大胆用色,用墨用色服从于内容,给予视觉上的直观感,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两侧,一面是刘万鸣的几幅巨制花鸟,一面是赵建成的巨制先贤人物画。刘先生墨色精微,深沉博大,与赵先生相映生辉,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正大气派。2014年第三届院展,依旧在同一地点、同一位置,刘先生画作气象之精彩,令观者叹服。刘万鸣作品以花鸟走兽为主,画中意象,情态生动、鲜活有趣,极尽传统笔墨兴味。他笔下的花鸟,常在古雅诗意的画面情境中,流露  相似文献   

8.
正齐白石作画不仅笔墨高超、痛快淋漓,构图能力也是一流的,具有鲜明的"齐家样",令人过目难忘。齐白石画作构图,有时极简,画面空空荡荡,但是画外有音;有时则极繁,密不透风,但繁而不乱。他不同时期偏爱的构图不一样。此外,画作的形制不同、题材不同,构图也不一样。研究齐白石画作的构图,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作品的创作时期。时而简,时而繁关于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中提到"五为经营位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说:"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明代李日华《明襰论画》中  相似文献   

9.
沙伟 《收藏》2016,(1):12-19
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1899~1983年),其出生即有"黑猿转世"之说。他一辈子以猿为友,终生爱猿、养猿、画猿,与猿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猿(缘)"。他摸透了猿的生态习性,经常创作以猿为主题的画作,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画猿传世杰作。因大千极善临仿宋代"画猿圣手"易元吉的作品,故又被人们誉为"今之易元吉"...  相似文献   

10.
卢东作品     
《收藏》2020,(4)
正阅卢公笔墨,妙哉直在眼前!首冲的是,用色不清冷亦不艳俗,满纸渲染旨于和谐。不忍离目,再查其内容,非传统花鸟画的描摹,瞧见了充满新意的图像构成。形式和笔法都现出画家的全新解构:花或鸟,无一不是厚积薄发之体现。思量他所以敢于重塑,定在功力之深,怎不赞叹!再次工写结合,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线造型,又施水墨晕染,墨韵却不失,非数十年足游画案边,怎可为之?不禁感慨:继承创新,神品出奇。  相似文献   

11.
孙自锦 《收藏》2013,(7):28-29
这是一幅传承有绪的山水画,为宾虹老人于20世纪30年代所绘。黄宾虹早期对渐江、戴本孝、石涛等人的作品多有研习,这些画家多系明遗民,崇尚清幽的画风,故黄宾虹这一时期的画风以"淡逸清俊"为主调,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白宾虹"时期。是图典雅写实,疏淡空灵,细而不纤,粗而不犷,营造出幽寂、深远、峻峭的山水景象。树木掩映茅舍,湖面小舟上,一高士似神游归来。笔墨秀润,清风袭人。画面右上题:"白雁南飞  相似文献   

12.
朱有仪 《收藏》2014,(12):124-131
斗尕,1942年5月生人,当代著名唐卡绘画艺人,被藏地人民誉为“神匠”。其绘制的唐卡,运笔纯熟流畅,技法精湛入微。他既谨守《佛说造像量度经》等之规制,又用色新奇自成一格,画面繁简相济,造型生动逼真、富丽堂皇且法相庄严。  相似文献   

13.
初国卿 《收藏界》2012,(1):39-42
(一)2003年晚春,在南昌初见程门1888年画的《雨过山水图》瓷板插屏。在此之前,《中国文物报》曾刊文披露此板,誉为程门最大最好的一件存世作品,堪称"中国浅绛彩瓷的压卷之作"。后来又作为程门的代表作收入上海书画出版社《景德镇瓷板画精品鉴识》一书,赵荣华先生在书中鉴赏此作时写道:"整幅画面用写意手法画就,粗中有细,处处笔墨精妙。"  相似文献   

14.
李成笔下的山水绘画宁静渺远、气象朗逸,从山石云雾到飞流绝涧用笔细筋入骨。笔墨湿润、蕴藉含蓄,烟林山峦间无不流淌着画家心中的灵气。他于1962年出生在"忠义之邦"的江苏省江阴市,性格沉稳,好古敏求,专心绘画。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江阴市书画院特聘画师,主攻山水。1974年跟启蒙老师江  相似文献   

15.
魏佩 《收藏界》2012,(6):124-124
2012年4月21日下午两点,"田钧花鸟画作品展"在西安长安南路金鼎购物七楼水源阁会所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花鸟画均为田钧新近精品之作,尤其是荷花,它可以说是最能说明田钧画作艺术特点的代表,参加开幕式的各位领导以及业界同仁们均对其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傅京生 《收藏》2006,(12):42-43
袁武先生是一位处理画面黑、白、灰“视觉交响”效果的高手,仅以他的《老子出关》和《羲之爱鹅》中的“灰调子”为例,即可见出他的匠心独运之高妙——画作中,有以泼墨法表现的大块的“灰调子”,如《老子出关》中的天上的云,《羲之爱鹅》中的芭蕉;也有以淡墨通过一笔一笔的色勒构成的“灰调子”,  相似文献   

17.
三皇炮捶拳属于内家拳,传入北京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门拳术是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沉稳刚劲,内力充实;快猛巧捷,飘忽轻灵。发力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归纳起来有四大风格特点: 一、简练朴实。大道至简至易,合于阴阳天地之道。简练朴实,舒展大方更显其高雅。外表虽是粗拳笨腿,内情却精微异特,朴实无华,刚柔相济,阴阳变化之妙,非师授加实践揣摸不可得。 二、沉稳刚劲。要求桩功实,两腿稳健有劲,机体松静自然。提携天地,天人合一,沉稳放松,有利于天地…  相似文献   

18.
五月,一个暴雨雷电交加的傍晚,受画家姜国芳之约,我驱车来到位于燕郊的姜国芳画室。进入画室,一幅创作中的巨大的邓小平肖像油画出现在眼前:伟人小平面部表情沉稳、温情、刚毅,他双臂交叉,一双略显苍老、筋脉呈现的大手让观者动情,正是老人家这双包揽人间凄苦沧桑的大手,拨乱反正,引领我们进入新时代。画面的背景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典型的中国宫廷的镂雕画栋门窗,背景色彩处理沉稳灰暗、寓意深刻,不由让人联  相似文献   

19.
客座主编     
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文书画,乐舞演娱,大都"不喜平"。原因是文若无错落对比,乏曲尽其妙,那会有索然无味的平淡。  相似文献   

20.
冯德宏 《收藏》2014,(7):94-97
20世纪初,革新传统山水画之思潮发轫于画坛。吴湖帆、郑午昌、贺天健等海上画家试图求新于四王陈规之外,进而突出南宗藩篱。其画风似古实新,时入翕然从之。宗履谷承清末陆恢衣钵,深研传统,精擅六法。相较湖帆、午昌、天健而言,虽未能卓然出新,但从"四王吴恽"而上溯董巨,乃至王摩诘(王维),以清润笔墨、浅绛设色,臻于平淡隽雅、苍秀古朴之境,尽得"用神气生动为法,不求物趣,以得天趣为高"之妙,近于吴待秋、吴子深、吴琴木、张石园等辈而有名于时。画风笔蹊介于琴木之清秀华滋、石园之苍古幽玄之间,故论其为民国海上传统画派殿军,应非过誉之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