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颖 《新闻前哨》2013,(8):96-98
融合了手机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兼具移动通讯、网络社区和人际传播等传播特性的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成为公众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微博这个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具有自由表达、有效整合、表达通畅等主要特质以及面临无序性、碎片化、边缘化等挑战,需要政府、公众、媒体三方共同努力促进微博这个民意表达新平台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手机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碎片化增强、盈利模式不清、多媒体表达不力、吸引新用户乏力等问题,从广告、媒介素养、3G技术和精确定位等方面为手机微博的发展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随着具有快网速、低时延、高稳定性的4G网络时代到来,以及伴随影像成长的一代成为消费者的主流,国内外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得以迅速崛起。而基于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个体表达也具有碎片化的内容与传播、去中心化后的开放与自由、生活场景中的草根表达等特征,在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激发了用户表达的热情与创造力,提供了娱乐的平台,促成了公民新闻兴起的同时,泛娱乐化、碎片化、琐碎的表达也让其在"娱乐至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6):68-72
观照聚合阅读新闻端、微博、APP三大移动出版平台的现实困境,本文从平台特点、传播行为分析了微信移动出版的特点,认为其开放式轻应用平台实现了受众个体与出版机构、移动端口与母媒体资源、生产管理与服务运营之间的便捷联接。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服务>内容>形式,提升用户交流"私属感"、联动推广公众号、碎片化内容、整合风格等增强微信出版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微博舆论即公众借助微博这一传播媒介表达出的对于身边社会话题的公共意见。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在温州动车事故、药家鑫案、北京暴雨等各类公共事件上,微博在其身后3亿用户的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场域。网民通过微博得以高效地介入公共事件传播,拥有了发声权,也找到了参与感。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12,(10):55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显示,中国微博用户量已经达到3.27亿,其中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微博访问的用户达到了89.35%,微博用户正在大规模向移动端迁移。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中,19岁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经达到88.81%,总用户量约为3.27亿,微博用户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多彩的移动应用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多数用户对体验良好的应用产生了较强的粘性。2013年1月,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在手机上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网民数达到1.3亿,相比2011年增长了9.5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微博,成为移动应用快速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用户日益增长、微博及微信等移动应用蓬勃发展,学习活动也随之移动化,以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微学习应运而生.微学习正在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一场学习的革命扑面而来.与微学习相对应,微课程是当前数字课程开发的热点和方向.在混合学习和微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程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MOOC的引进、开发和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微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博:在“乌合”与组织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刚 《东南传播》2010,(9):44-46
微博是互联网应用中新兴的水平交流的技术媒介,它具有草根性、自助性和便捷性,成为网络社区新形式。通过微博平台,用户可以自由随意地发布自己的日常见闻、观点等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但微博可以成为新闻消息的来源,特别是在重大新闻发生或社会问题凸显时,它又仿佛信息中心,能够高效集聚、吸引并号召用户参与到新闻传播和舆论扩散中来。  相似文献   

10.
湛江 《出版广角》2016,(21):42-44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编辑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和交流.文章分析了编辑利用APP、微信和微博等开展学习和交流的主要方法,比较了这几种移动终端应用的优势及不同之处,旨在为编辑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和促进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用户日益增长、微博及微信等移动应用蓬勃发展,学习活动也随之移动化,以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微学习应运而生。微学习正在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一场学习的革命扑面而来。与微学习相对应,微课程是当前数字课程开发的热点和方向。在混合学习和微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程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MOOC的引进、开发和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微课程的发展。201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启动大势的一年,2014年则是  相似文献   

12.
微博开启了移动户联网的传播模式,以微博为首的网络媒体,逐渐成为社会传递信息的主流媒体。微博在进入用户的生活后,却面临着用户活跃度降低、用户流失等问题。透过探讨用户在微美食信息分享的动机、原因,期待能找出刺激用户分享、创造、转发微博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藉由剖析用户分享微美食的动机、原因,进而了解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分享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隋岩  曾鼐 《当代传播》2014,(2):69-70
百字短文是微博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本质特征,也成为微博传播的动力。140字字数限制的微博体强调"短小凝练""一针见血",凸显出社会焦点性、文采性、智慧型、娱乐化、碎片化等传播特征,创造了"人人发声"的机会,极大拓展了个人被社会认知的可能,对信息的叙述传播及受众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微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微服务理念在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微实物层出不穷的微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时间上零散化、内容上碎片化、形式上强调互动性、信息接收方式趋于移动化的特点.因此,从图书馆服务的微动力、微方式、微内容、微态度和微组织结构5个方面提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策略能更好地满足微时代背景下用户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凭借即时性、碎片化、开放性的媒体特点,迅速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客品牌,采取名人微博的营销战略,通过名人的舆论影响力及粉丝群体,在实现商业盈利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名人微博虽然能带来大量的受众,但受商业化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责任缺失、真实性不佳、娱乐化倾向等问题。因此,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结合名人微博的实例,就如何完善名人微博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对其传播性质和规律进行分析,为营造微博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或自媒体蓬勃发展愈加凸显出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特色。新媒体使用者中不乏缺失或不具备一定媒介素养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传播的内容泥沙俱下、真假难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成为散播谣言、提高个人社会知名度的工具。媒体官微在利用新媒体时,要把好关,恪守真实性原则;理性发声,避免情绪化表达;谨慎转发大V微博,才能逐渐运作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把握趋势谋划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传播手段的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近年来,广播媒体充分挖掘移动媒体的伴随性优势,发挥音频媒体特点,顺应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趋势,关注用户体验,通过车载移动、微信、微博、App、在线广播等平台,延伸和拓宽广播的传播通道,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伴随化的收听诉求,在传统媒体整体发展趋缓的情况下,广播媒体依然保持了一定幅度的调整性增长。  相似文献   

18.
微博——碎片化时代的意义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微博客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微博的形式是碎片化的:使得草根阶层不再被统治在舆论的最底层,实现了自己的话语权。表达文本的碎片化,使得管理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微博的表达内容也是碎片化的:使得大量原创信息爆发,内容更加异质化。背对脸式的交流方式削弱了意见领袖的作用。然而正是这些特点更容易导致微博客上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任常宏 《青年记者》2016,(17):115-116
微博隐性商业意见领袖概述 (一)如何识别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舆论领袖—一般受众”,①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可以理解为以个人或个人微博运营团队为发声来源,以用户影响力和用户活跃度极高为识别标志的微博使用个人或群体.②该定义强调了两点,一是用户影响力,二是用户活跃度,只有二者兼具才能成为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影响力的判断主要是微博用户粉丝的数量,新浪微博给予粉丝数量超过50万的微博用户微博认证,即大V,这是识别意见领袖较直观的硬性指标;活跃度则是看微博用户发表的微博数量和与粉丝之间的互动,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分辨.  相似文献   

20.
传媒观察     
《军事记者》2012,(11):61-61
我国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援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已经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同时,微博网站数量有上升趋势,传播功能也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