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3月26日起,华东师大中文系将举办“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与高中作文教学研修班”,研修班的主要内容是对2009年高考作文阅卷教师进行培训和选拔。上海市各区县今年拟选派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教师均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得“上海市高考作文阅卷教师资质证书”者方可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据悉,在高考前举办大规模的阅卷教师全员培训,通过考核来选拔作文阅卷教师,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设计题记,似乎正在成为时尚。请看两组数字:最新出版的某读物,精选了去年湖北10篇高考满分作文,6篇写有题记;笔者去年辽宁高考作文阅卷1094篇作文,其中12篇写有题记,超过10%!问题并不完全在于题记的比例的多少,而在于其弊病丛生,不能不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作文在当今社会受重视,与高考作文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在全部高考得分中,作文的分值最高。因此,高考作文出什么题目,如何阅卷,以什么标准阅卷评分,乃至作文阅卷教师喜欢怎样的作文,都成了每年高考时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家关注的是如何拿高分,却把中学生学好写作这一中学教学的重点问题丢弃在一边。在很多人看来,不管使用怎样的手段,重要的是拿到作文高分,  相似文献   

4.
王晓平 《学语文》2009,(5):24-25
每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常产生一些感慨。感慨于高考作文命题,感慨于网上阅卷,感慨于考生作文,感慨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导……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全国卷Ⅰ作文满分60分,占总分150分的2/5,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整个试卷分数的高低。高考作文是一把“双刃剑”——考生容易得分,但也容易失分。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对此感触颇深。怎样才能写好高考作文呢?下面我就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为例,从高考阅卷的角度谈谈感想。  相似文献   

6.
高考阅卷的间隙,大家谈起近几年语文教学的一些“怪现状”,深感忧虑:一是作文训练混乱无序.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已经影响到语文教学.有的地方甚至从小学开始就淡化文体.以致学生和教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无所适从;二是文学作品阅读被弱化.  相似文献   

7.
卢皓月 《文教资料》2010,(15):61-62
作文评价可以粗分为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而高考是最典型的总结性评价,本文阐述了建立“高考作文阅卷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在过程评价方面,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提出了公正性原则、激励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区分度原则和民主性原则,试图为作文教学提供源动力。  相似文献   

8.
2007年高考语文阅卷一结束。几乎各省市区的高分、满分作文就立马出现在全国许多报刊、网站上。同时,还有不少“争议”作文、低分作文相继“亮相”。由此,带来的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免不了要对高考作文题进行一番“艰难”的审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黄耀明 《语文天地》2010,(10):74-77
为什么高考满分作文很少?有错别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今年高考作文中。有些文采极佳,中心突出,论证详备,原可以得满分,只是因为有几个错别字而不得不扣分,殊为可惜。为什么有些作文得分很低?不少是因为有很多错别字。有的作文仅错别字一项就扣了20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据悉。错别字失分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普遍现象.学生都错在了那里?为什么会错?怎样避免?这是许多教师和学生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阅卷中,特别留意了这些问题。并向其他阅卷教师征集高频错别字.以求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来年不外乎命题和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学生难以把握。笔者特将2008年湖南材料作文阅卷感受写出来,希望对高考师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人从86年开始参加高考阅卷,近十年来,都在作文组,对全省高考作文的情况以及网上阅卷应该说都有深切感受。这里我主要从高考阅卷老师的心理状态这个角度,谈谈高考作文中如何避免丢分——高考中少丢分就是多得分——尤其应该避免丢那些不该丢的分。  相似文献   

12.
笔者已连续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十余年,认为一篇高考临场作文,要想引起阅卷老师注意并获得满意的分数,首先应在作文命题上下些功夫。兹总结四项基本原则如下: 原则一:明确  相似文献   

13.
“套话作文”是近年来高考阅卷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2007年高考作文阅卷中,浙江省的阅卷专家、学者主张把那些写文化类的作文归结为“套话作文”。参加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孙如明老师在自己写的一篇体会文章中写道:“这种‘套话作文’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及其文章中的名言名句;  相似文献   

14.
谈高考作文语言的不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文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笔者通过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亲历“会诊”作文语言的病症,深感现状令人担忧。“公共话语”泛滥成灾,“语言贫血”症屡见不鲜,“话语复制”习以为常……鉴于高考考场作文语言表达的原生态,下面以2004年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考场之作为例,谈谈高考作文语言的不足,进而反思平时语言教学的不足,分析原因且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语文科的学习和应试中,作文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高考备考中作文的有效训练便是走向成功的可靠保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从中可以找到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作文教与写的方向,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征途中信心倍增,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科阅卷结束后.听到许多关于作文阅卷状况的议论。为此,我对阅卷的过程和结果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凋研对象有阅卷领导小组成员、阅卷组长和阅卷老师.并得到多位阅卷老师的“阅卷笔记”。发现在作文题目的解说、阅卷细则的拟定、阅卷任务的执行、阅卷程序的监控、阅卷险情的处置等诸多方面的确存在严重问题为此,我以慎重的态度写出了一篇8000多字的《北京市2008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由于分值大而对考生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高考作文中,一些作文水平低的考生通过“套作”甚至抄袭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那么其结果不但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更可能误导中学作文教学。因此,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在命题时都明确有“不得套作”的要求。“防套”成为作文命题的第一要务。同时,严厉打击“套作”也成为各省份在高考作文阅卷评分中的共同举措。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有幸亲历了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其中两篇样卷作文分数的调整至今记忆犹新.笔者认为,高考样卷作文分数的调整,体现了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对今年乃至今后的高中作文教学都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故借此文试图管窥高中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作文要写出特色参加高考阅卷的语文教师都认为:高考应试作文要取得高分,关键是要写出特色来。“有特色的作文,犹如沙里的金子”。高考作文,明确提出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样式,它有其独特的特点,有独特的游戏规则,不遵循这一规则,必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结合本人从事高考作文阅卷和高中作文教学的经验,特做如下总结,但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