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编辑工作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新思想的出现和高科技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果编辑人员,仅会做做标题,改改稿件,画画版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飞速发展的新闻出版事业的要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给科技期刊的管理编辑流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本刊编辑部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基本的文字处理、稿件管理、编辑管理、排版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闻稿件于编辑期间应该具备新闻真实可靠性,这也是作为电视台新闻编辑的重要工作原则.由于新闻也能够给社会舆论带来不同程度的引导和影响,所以电视台编辑于新闻稿件的编辑中需要具备严谨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本文主要针对电视台编辑在新闻稿件处理方面的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总编室二版组近两个月的学习,在编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让我了解到编辑们选稿的原则,以及什么样的稿件被编辑看好,为什么说作者是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一、好稿始终受编辑们的欢迎实习期间,我多次听总编室编辑们提到当前闹稿荒,催着编辑部编稿件过来,后来才知,所谓的稿荒就是缺少一些能上版面中心或能给版面增色的稿件。两个月中,被社领导评为好稿的仅有30多篇,原来编辑部闹的是好稿的荒。记得编辑们教我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写让编辑看好的稿件。每天编辑们为能在版面上安排一篇好稿感到高兴。好稿始终是编辑们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5.
期刊编辑工作,不仅决定着一种期刊的形象-“外包装”、风格和神韵,而且决定着期刊向读者输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特性上看,期刊编辑肩负着把关的严肃使命,就是说,编辑对稿件握有生杀大权,既能为稿件开“绿灯”,也能开“红灯”,责任重大,笔者从办刊的实践中体会到,期刊编辑的把关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能力与稿件状态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丁春 《编辑学报》2001,13(4):190-191
从编辑的能力层次、稿件的变化层次、编辑的主体意志对象化3个方面论述编辑主体的能力与稿件的客观状态变化的相互关系。认为编辑的能力可以提高稿件的内在价值,赋予稿件完善的外在形式,实现精神产品从粗胚到精品的美学升华。  相似文献   

7.
报纸编辑部的主要业务是采、编两大门类。“采”是指记者,“编” (含通联 )是指编辑。编辑、记者、通联这三者是办好报纸不可缺少的,忽视和削弱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会给报纸出版工作带来损失。就以报纸稿件的来源而论,通讯员的来稿和用稿占有相当比重。因此,报纸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把通联工作放在报纸工作的重要位置。编、采、通这三者虽分工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联是编辑范畴,顾名思义是做通讯联络工作的,是党报与广大通讯员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报纸编辑部通过通联向广大通…  相似文献   

8.
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期间,有11个年头在理论处当编辑。理论处的几任领导叶寒青、林平、吴牧华、卢文华和许多老编辑的品格和工作精神,给我很多教益,至今难以忘怀。翻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解放军报》的《思想战线》专版,在文章作者中,可以见到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李嘉。这是理论宣传处编辑常用的一个共同笔名,与这个笔名类似的,还有李增之、黎佳、施佳等等。处领导、编辑自己撰写的文章,有时也用这类笔名。当时,《思想战线》专版刊登的稿件,许多是部队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撰写的。这些同志生活在部队,实践经验丰富,部队现实…  相似文献   

9.
编稿"五步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的编辑认为,编稿就那么回事,无技巧可言,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稿件就编.编了一会才发现稿件有问题根本就不能采用,或者是快编完了才发现前面该保留的东西给删掉了.可见,不讲究编稿技巧往往前功尽弃或事倍功半.其实,编稿与写稿一样也有技巧.笔者以为,应按以下五个步骤去编每篇稿件.  相似文献   

10.
编辑通常运用逻辑思维对稿件进行判断、加工。然而,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经验丰富的编辑,往往只看稿件的标题或只阅读稿件的一部分就能掂出稿件的份量;为什么有的编辑在审读稿件时,运用逻辑思维再三对稿件中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而不得其意,偶然受某种因素的诱发,触类旁通,顿时领悟了稿件的魅力所在,从而使一篇优秀文章脱颖而出;等等。这些都是仅靠逻辑思维不能完成的认识过程。前者就是凭编辑的直觉而进行的下意识的判断,后者则是编辑的灵感起了作用。编辑工  相似文献   

11.
编辑有“生杀大权”,他有取舍、修饰、安排稿件的权利。因此,编辑在工作中也就存在严格与宽容的问题。如何掌握好严格与宽容的分寸,显然应以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旻浩 《今传媒》2010,(12):120-121
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近况,提出了数字化稿件给学术期刊编辑所带来的新方法,新问题,并通过实际的应用分析了数字化稿件的特点。根据数字化稿件的特点和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实际,本文对于使用IT技术方案进行投稿,审稿和退改以及编辑加工和校对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的媒体行业发展进程中,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广播电视台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增加,随之对广播电视台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提升,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对现有的新闻编辑技巧加以优化,提升新闻稿件质量,强化编辑效果。本文简要阐述了广播电视台编辑处理新闻稿件技巧应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广播电视台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技巧,以此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在规划选题、组织稿件、联系作者、加工稿件、选择稿件以及编辑管理等一系列编辑工作中的思维表现。编辑意识一旦形成,便将影响和指导编辑的行为,使之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预见性。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会给编辑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15.
编辑对约稿应注意把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社的编辑同志有时会通过给通讯员写信或打电话等形式,约写某方面内容的稿件。这种报社编辑按照宣传需要,让通讯员(或特约撰稿人)提供某一方面内容稿件的过程,就叫约稿。约稿具有可以增强新闻时效、满足报纸宣传需要的优势,但有时也潜伏着某些隐患。去年下半年,根据宣传需要,笔者曾向某单位的一名新闻干事约写了一篇关于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方面的稿件。可稿子在报纸登出后不久,有的读者就打来电话或写信给报社,说稿子与事实不符。后经查实,主要是由于这名干事在接到编辑约稿的电话后,未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凭个人感觉和所了…  相似文献   

16.
吕冰 《青年记者》2003,(4):29-29
就工作分工而言,编辑通常不直接从事新闻的采访,但编辑也是创造性劳动的参与者。编辑对稿件的选择与判断过程,对稿件的重新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决策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求新、求异、求知、求真、求美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刘玮 《新闻前哨》2002,(3):42-42
在编辑工作中,编辑的思想、理论和专业知识常起主导作用,但我以为,编辑在处理与稿件有关的各种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国外传播学通常把编辑叫做传播中的“把关人”。编辑的活动都是围绕着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更  相似文献   

18.
这二十多年来报业市场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且不说报道重心的转换、组织采访的多元,报道内容上的求新求异,只说报纸的门脸也是越变越漂亮:标题火了,照片大了,版面美了。一些报纸也形成了独特的编辑个性:有的以庄重大方见长,有的以清新典雅著称,有的则以生动活泼引人。很多报纸都把编辑个性作为报纸品牌战略的一部分来抓。 所谓编辑个性,指的是通过对稿件内容和形式的整合与包装,通过各种编辑手段,而使报纸所体现出的总体特色,它是报纸的外在包装与内在思想的统一,也是此报与彼报最显眼的区别。其实,如今报纸编辑强调突出个…  相似文献   

19.
吴凤鸣 《编辑之友》2010,(12):80-81
科普出版物编辑是科普出版物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科普出版物整体形象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每一阶段组稿、编辑稿件活动的具体策划者和组织者,是作者从事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如果说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单篇的稿件,编辑的上作对象则是科普出版物这样一种集合体.编辑工作的目标足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科普出版物.  相似文献   

20.
论编辑加工的意义韩晓明编辑加工是审稿后、发稿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使稿件臻于完善─—达到“齐、清、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如果说审稿是从大处着眼,主要是鉴别选择稿件,坚持书稿质量的根本环节的话,那么编辑加工则是解决那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