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2005年高考(湖北卷)写作题由供料、提示和要求三部分组成。这种形式的作文,一改前几年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实际上属供料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话题作文,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较广,有诸如“所写内容在话题之内即符合要求”、“材料可用可不用”之类的要求;而根据供料作文,审题的难度加大了,考生对供料的立意把握怎样,直接影响到作文的立意如何,从而关系到作文成败。那么如何提炼好所供材料的主题呢?笔者认为,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供料的限制作用供料就像一堆矿石,在冶炼中提出我们要写文章的“主脑”,供料是提炼主题的惟一依…  相似文献   

2.
主题,就是中考作文评分表中“立意”的“意”。所谓主题是指文章使用的一个明确的主旨,并让这个主旨贯穿始终,统率所有材料。要探讨话题作文对主题的限制,就必须特别注意材料、阐述和话题。因为,对主旨的限制应该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材料上,或表现在阐述上,或表现在话题上。写这类文章,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阐述话题,弄清主题,然后再构思写作。  相似文献   

3.
光阴荏苒,2002年中考的烽火即将点燃,经过分析与预测,笔者认为,2002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其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话题作文要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尤其是中、高考)中,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一书统计,在4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中,以话题作文命题的就有28个,占了70个百分点。这么高的百分比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自由联想、想象,想写什么,就写…  相似文献   

4.
[引言]诗歌作为话题作文材料,具有独特的魅力。它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诗的意蕴美,哲理美,加深对诗的体验、领悟,也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话题材料。因此,对诗歌材料型作文加强指导,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工作。寓意类这一类型作文,类似于材料作文。写此类作文首先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品味,然后把握其主旨,从而确定写作重心。根据寓意隐显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寓意明示型在诗歌中,往往有“诗眼”句或主旨句出现,抓住“诗眼”或主旨句,就把握了写作中心。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以“距离”为话题,自拟…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高考、中考作文更趋向于写作话题作文。我觉得话题作文的好处有三:1、只要与话题有关的均可成文,既不像无命题作文不着边际,又不像命题作文限制过死,单调呆板。2、文体不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文体,能真正发挥学生各自的写作才能。3、写作范围拓宽了,视野开阔,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话题作文较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写作话题作文,学生的作文已不是以前的千篇一律了,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我觉得话题作文对作文教学来说是一大改革,也是一大进步。三点好处——“话题作文之我见…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写作学会中学作文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中联合举办北师大天津附中第二期语文论坛“话题作文反思与应对”研讨会。论坛重点围绕4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关系展开研讨。会上,北师大天津附中的吴志军老师指出,2002年“心灵的选择”考场作文中“立意”正面的、积极的、理想的“选择”占据主流,富有个性意味、批判反思精神的“立意”凤毛麟角,究其根本,命题人命题思想的窄化,评卷教师阅卷时揣摩命题人命题意图和考生迎合阅卷者的功利性目的难辞其咎。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江认为,高考话题作文最…  相似文献   

7.
在中考作文中,由于话题作文中的“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较好地切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写作中的“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的要求,给学生张扬个性,尽显才情提供了舞台。话题作文从开始亮相就受到师生的喜爱和命题者的青睐。2000年中考话题作文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2001年、2002年已呈“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2003年话题作文的比例达到了56%。但随着话题作文的连续使用,负面影响逐渐呈现,如宿构、抄袭作文时有发生,但它的优势仍不…  相似文献   

8.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恢复高考到2005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开始几年,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在我国普通高考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显著的趋向。例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皆为话题作文。诚然,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写作理念。正因为这种灵活性,话题作文使高考作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风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0.
谈起作文 ,许多同学心有余悸 ,甚至谈“文”色变。作文成了同学们高考中的“拦路虎” ,甚至是“心中永远的痛”。其实 ,写作并不是一件难言的苦差 ,只要找出写作中的症结所在 ,对症下药 ,就不愁治不好“作文病”。症状一 :怕写作文许多同学只要听说写作文 ,第一反应就是叫苦、叹气。言下之意就是“又要写作文 ,怎么办 ?”还没写作文 ,就已经从心里排斥它 ,就已经有了“我不会写作文”或“我写不好这篇作文”的想法。试想带着这样一种消极的心理 ,怎么能心平气和地收集材料、冷静理性地提炼主旨、饱满投入地抒发感情呢 ?所以消极地对待写作是…  相似文献   

11.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就目前来讲,“话题作文”较之其它作文命题形式是一种较好的命题形式,因为它不会像“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那样,因偶然性审题失误,湮没了考生的写作才能。但“话题作文”对“话题”本身的要求较高。我认为,一个好的“话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有自主的思考空间;第二,有个性化探索的权利;第三,有辩证的色彩;第四,有助于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从近三年的话题作文看,我认为只有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  相似文献   

12.
1.教学概述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高考作文已连续4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这样,“话题作文”就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本来,各种“写作”教材、“写作”辞典中,均没有“话题作文”一说。2000年7月,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领导小组的专家们,觉得已经连续两年考这种形式的作文,明显地不同于过去常考的“给材料作文”,却苦于没有一个“名称”,于是几个人一商量,认为叫“话题作文”为好,总共4个字,读起来方便,叫起来  相似文献   

13.
黄琼  江高波 《初中生》2006,(11):8-11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4.
话题的开放性 命题作文大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行文要紧扣题目展开;供料作文行文主旨更须与材料吻合,两者均侧重限制性,封闭性、束缚性。命题作文、供料作文羁绊了学生的写作自由,简直是让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话题作文只是提示内容的写作指向和写作范围,让所有学生自由联想,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让人人有话可说。它不限立意,不限选材,不限文体,不限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林云 《现代语文》2006,(4):117-118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重视。话题作文这一“自由”的作文形式,给许多同学以莫大的鼓舞,他们的写作之笔不再沉重如铅,而是轻灵似云。但是,话题作文也让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似乎原来具备的那些写作命题作文的本领一时全派不上用场,在作文课时常常对着话题发愣。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了“六大能力”后,在写作话题作文时基本能做到轻松自由。下面就把我谈的一点粗浅经验,以期得到同行的斧正。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开放度大,自由性强。它在写作上只是提供写作范围,从内容到形式被完全松绑,解除一切束缚,不再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写作中就可以信马由缰、而是必须遵守“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的要求。因此,在写作话题作文时仍需要扣住牢牢“话题”,不能脱离话题而另起炉灶。那么,考场作文如何才能紧扣话题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王珍 《现代语文》2010,(3):130-131
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难就难在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从小学到初中,虽然学了六七年作文,但真正能写好作文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一言以蔽之,是“一套、二呆、三乱”。“套”是指作文的内容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归纳、提炼和描写,作文的取材和内容基本上与初学写作时所写的东西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由过去的单一材料作文转向话题作文,且由单一话题或概念式话题向组合式话题发展。于是审题时紧扣话题立意选材就成了广大语文老师及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必备课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同学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抓住话题、看看要求,就可以写作了。对于所给的材料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有的看都不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和话题若即若离,或貌合神离,或打插边球。大家都知道,近几年的话题作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材料、话题及“要求”。多数同学基本上都能注意到“话题”及“要求”,这遵循了写作的基本要求。但高考“考试说明”…  相似文献   

19.
揭开面纱,200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旧貌新颜;尘埃落定,500多万考生的“心灵的选择”已判出优劣高下。面对着课程改革汹涌大潮的冲击,这震动着几百万考生心灵的“心灵的选择”不能不再度引起中语界同仁的深思:作文教学,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路……一、2002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完全可以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2002年高考作文命题是旧貌新颜,渐臻完善。命题形式上,它继续采用三个“体段”(出示“材料”、解说材料引出话题、提出要求)的供料型话题作文;命题思想上,它继续延伸着由理想回归现实的轴线(199…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是提供写作范围不提供其它内容的作文形式。它的写作范围相当宽泛,要求写作者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如我布置给学生参加“新作文杯”全国中学师生话题作文擂台赛的话题是“时间”,写作范围也就是“时间”,相当宽泛,文体也没有作任何限制。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要“大题小作”。也就是要将话题的范围缩小到话题的某一点上或某一方面。如以“时间”为话题,就可写与时间有关的人或事;也可写对时间的情或悟;还可写对时间的爱或恨,等等。二、要拟好标题。话题作文最好不要把话题当作题目,那样会太大而无法操作;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